![]()
高市早苗領導的內閣即便不是“短命內閣”,也是“弱勢內閣”。至于很多國人非常關心、高市早苗執政后的日本外交、國防政策,反而是最不必擔心的。
撰文丨關不羽
10月21日,在日本眾議院首相指名選舉第一輪投票中,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獲得237票(眾議院共465個議席),超過半票獲勝,當選日本第104任首相。
一位極具戲劇性的政治人物,贏得了一場極富戲劇性的選舉。
01
非主流的逆襲
高市早苗的政治生涯,堪稱非主流逆襲的人生大戲,充滿了反轉和反差。
1961年高市早苗出生于奈良縣,父親為公司職員,母親是警察。她的家庭非常普通,親屬中也沒有任何人從政。如此純粹的草根素人出身,在崇尚精英政治、遍布世家子弟的日本政壇高層中頗為另類。
高市早苗的早年經歷也很不“精英”。學生時代曾是玩搖滾、駕機車的“鬼火少年”,相當叛逆。直到1984年大學畢業后進入有政治家搖籃之稱的日本名校松下經塾學習,才非常突兀地走上了政治精英之路。
高市早苗的政壇開局也頗為曲折,最初是以無黨派身份踏入政壇。1994年加入當時新組建的日本最大在野黨新進黨,1996年因政見不合退出,轉投自民黨,頗受重用。
高市早苗最大的“貴人”是安倍晉三。2006年高市早苗首次入閣,就是出任安倍內閣的特命擔當大臣。2011年,高市早苗更是為了支持安倍晉三出任首相,退出了所屬派閥“清和政策研究會”。
自民黨的派閥政治中,議員“跳槽”并不罕見。不過,此時的“清和政策研究會”是黨內第一大派,高市早苗明確表態反對派閥領袖町村信孝成為首相人選,支持安倍晉三,仍然算得上是政治豪賭。
事實證明,高市早苗賭對了。
2012年,安倍先是當選自民黨總裁,繼而拜相,開啟了長達8年的“安倍時代”。高市早苗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出任黨內“五職”之一的政調會會長,黨內排名第三,名副其實的黨內最高層。
隨即高市早苗出任安倍內閣的總務大臣,這是職權很廣泛的內閣要職,通常情況下內閣排名僅次于首相,是名義上的“一人之下”。而且,高市早苗在這一要職上連續任職1066日,成為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總務大臣。
2020年安倍卸任后,高市早苗開始了問鼎首相的沖刺。2021年首次參選自民黨總裁后屢敗屢戰,直到此次成功登頂。
值得一提的是,身為日本首位女首相的高市早苗并不是靠性別身份獲勝的。
高市早苗本人從來不是女性主義或女權主義的擁躉。她在性別政治議題上立場保守,堅決反對“夫婦別姓”制度、反對女性繼承天皇、呼吁“女性應回歸家庭,生育三個以上孩子”等等政見,很不受日本女權主義者待見。
所以,她不僅被日本女權領袖上野千鶴子毫不留情地批評為“男權政客的跟屁蟲”,之前還在有望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的節骨眼上,被女權組織公開聯名抵制,被戲稱為“開除女籍”。
不過,高市早苗本人的婚姻生活算不上保守。高市早苗結婚很晚,2004年才和議員山本拓閃婚并改隨夫姓。2017年兩人離婚,她改回本姓。2021年復婚,她要求山本拓改姓“高市”。
上野千鶴子當然不會放過高市早苗曲折的婚姻,批評她“用婚姻做政治籌碼,卻要求普通女性遵守‘夫唱婦隨’的傳統,本質是將性別規則異化為權力工具”,反正是結婚離婚復婚、夫姓妻姓都不對。
當然,沒有女權陣營的支持,并未影響高市早苗登頂之路,反而讓她保守主義立場的識別度更為清晰。這在形勢一片混沌的日本政壇,倒是一個加分項。高市早苗此次曲折的勝選也受益良多。
02
選戰的上半場:黨內選舉
高市早苗這次問鼎首相之路上最大的黨內對手是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小泉進次郎,這是一位“老少通吃”的勁敵。
1981年出生的小泉進次郎出身政治世家,祖父曾任防衛廳廳長,父親小泉純一郎更是有很高人氣的前首相,妥妥的“官三代”。
2007年,小泉進次郎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歸國后,擔任父親的秘書,是正統的政治世家精英路線。2019年年僅38歲首次入閣,政治生涯一路坦途。他的家世和經歷,堪稱自民黨傳統精英的典范,因此獲得了不少政治前輩的提攜。
而且,這位自民黨新生代“貴公子”的代表人物形象氣質極佳,與成為影視明星的兄長小泉孝太郎相比也不遑多讓。形象清新的年輕面孔,天然吸引年輕人,也很有女性緣。
但是,政見空洞、猶豫,是小泉進次郎的軟肋。與政見表達決絕的高市早苗相比,小泉進次郎的政見表達十分模糊,被批評為“繞來繞去”的“偶像型政治家”。
比如,在應對經濟問題上只有“給未來希望”的泛泛之談;在深受詬病的派閥政治問題上,他承諾改革卻沒有實質性措施,經常掛在嘴上的“環境問題”“低碳主義”也被認為是回避國民現實關切的時髦口號。
而高市早苗,即便是極具爭議性的立場觀點,也敢于毫不含糊地率直之言。最典型的就是對派閥政治改革問題的立場上,高市早苗態度鮮明地反對改革,居然意外贏得了黨內選舉。
派閥政治是日本自民黨政治長期的結構性問題,爭議極大。一方面黨內派閥林立,政治決策和政治資金運作缺乏透明度,飽受詬病;另一方面派閥之間的制衡又是避免政治分裂的長期機制,難以撼動。
安倍執政后期至今,自民黨內閣多次爆發派閥政治衍生的黑金丑聞,引發了一系列政治風波,也是導致自民黨在眾參兩院均失去過半數席位的主要原因。因此,黨內政治改革成為了首相選舉的重要焦點。
自民黨內外改革派閥政治的輿論呼聲都很高,也有很強的道義立場。自民黨議員群體不乏力主改革的新生代,甚至部分資深高層也有推動改革之心。可是,結果非常詭譎,因黑金丑聞輸掉議會選舉的自民黨,最終卻選出了一位反對派閥政治改革的保守派總裁。
按理說,高市早苗以保持團結為由反對激進改革的保守立場并不討喜。但是,小泉進次郎作為他們的領軍人物空有改革承諾卻沒有具體政策主張。改革派想改卻不知道怎么改,還不如“不宜輕動”的“保持團結”更有說服力。
高市早苗反對派閥政治改革的主張未必高明,甚至可能是錯的。但是,至少她有清晰的政治主張。
要知道這次日本首相選舉是自民黨在議會兩院均處于少數派的生死戰,此時需要的是知道“怎么辦”的實干領袖,而不是只知道“怎么好”的清談大師。
因此,小泉在黨內選舉第一輪領先的優勢下,以7票之差輸掉了第二輪。他含糊空洞的政策立場無法贏得中間派的支持,只能與首相寶座失之交臂。
03
選戰的下半場:議會選舉
由于自民黨并非議會多數黨,高市早苗贏得黨內選舉并非直通首相府的門票。真正的考驗是爭取議會其他政黨的同盟。她拒絕派閥改革的立場,是贏得盟友的巨大障礙。
幾乎與高市早苗贏得黨內選舉同時,與自民黨結盟二十五年的公明黨宣布退出執政聯盟。公自聯盟“裂穴”的原因正是公明黨不愿再被自民黨派閥政治的黑金丑聞拖累。
畢竟公明黨與佛教日蓮宗信仰淵源深厚,力主清廉政治,甚至曾以“廉潔黨”為正式名稱,早已對自民黨捆綁的黑金丑聞深化不滿。而高市早苗對政治改革上的保守態度正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公明黨放棄“公自聯盟”后,自民黨徹底成為議會少數黨。三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維新會、國民民主黨在眾議院合計210票,超過了自民黨的196票。只要三大在野黨聯手,再爭取一些小黨的支持,“推翻”自民黨政權是可能的。
在野黨“覬覦”首相寶座的信心大增,國民民主黨黨首玉木雄一郎甚至宣布“做好了成為首相的準備”。可見,自民黨形勢之危急。
此時,高市早苗展現了高超的政治協調能力。她鎖定了議會中擁有35席的維新會作為盟友。維新會是以大阪為大本營、有濃厚地方色彩的右翼政黨。與自民黨的價值觀相近,容易溝通。35席僅比第三大在野黨國民民主黨多8席。夠用,且“要價”肯定比148席的立憲民主黨要低得多。
在和維新會的“交易”上,高市早苗的靈活手腕可圈可點。獲得維新會的最終代價有三項:
滿足了維新會的地方政治訴求,同意給予大阪“副首都”的地位;
降低“比例議員”(通過政黨選票當議員)數量,這是有利于小黨的選舉制度讓步;
自民黨徹底廢除企業及團體捐款。
前兩條不難理解,最關鍵的是第三條,這切斷了自民黨獲取政治獻金的主渠道。盡管不是直接對派閥政治動手術,卻也動搖了派閥政治的經濟基礎。
也就是說,對黨內政治改革持保守態度的高市早苗,在“外力”支持下啟動了一項重要的黨內政治改革,并且成功獲得了組閣權。這讓那些對黨內改革更強硬保守的頑固者無話可說。
在高市早苗登頂日本首相的過程中,表現出了強硬率直的政治立場和靈活務實的政治手腕,被支持者視為“日本撒切爾夫人”,并非諛詞。
但是,高市早苗很難復刻撒切爾夫人的輝煌。非關個人能力,而是脆弱的政治形勢讓她更像是一個過渡人物。
04
結語:難免受各方掣肘
不是所有的政治過渡人物都無關緊要,但是每一個都如履薄冰,高市早苗的處境也頗為艱難。
自民黨在議會缺乏堅定的盟友,執政基礎脆弱。維新會和自民黨是“閣外合作”,即合作僅限于議會首相指名選舉,而不是加入組閣的執政聯盟。
也就是說,維新會依然是在野黨,隨時可能對自民黨“反戈一擊”。雙方能否建立公自聯盟那樣的穩定關系,還要經過一系列考驗,總之,很難一帆風順。
高市早苗的黨內支持也難言穩固。
她的主要支持力量是“舊安倍派”和“麻生派”兩大派閥,兩者存在諸多政策分歧。比如麻生派批評舊安倍派繼承的“安倍經濟學”過度依賴寬松的貨幣政策,要予以“修正”。“比安倍更安倍”的高市早苗能否和麻生派之間長期合作,存在懸念。
除了派閥政治的陳年舊坑,小泉進次郎等新生代的挑戰也始終存在。經兩輪選舉艱難勝出的高市早苗,對黨內政治的控盤能力是有限的,難免受各方的掣肘。
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是日本國民對自民黨的支持率低迷。最主要不滿是源于經濟。
如果高市早苗不能及時減輕高通脹造成的經濟痛苦,她本來就不算高的支持率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可是,日本的經濟問題哪是輕易能解決的?無論經濟形勢不佳的原因為何,失去民意支持的鍋一定是她背,這是民選政治家的宿命。
因此,高市早苗領導的內閣即便不是“短命內閣”,也是“弱勢內閣”。至于很多國人非常關心、高市早苗執政后的日本外交、國防政策,反而是最不必擔心的。
日本雖然內閣更迭頻繁,大政方針卻有很強的連續性。即便是強勢內閣也是徐徐微調,受多方掣肘的弱勢內閣又能有多大動作?
總而言之,高市早苗的首相職位來之不易,要守住更難。
*本文為冰川思想庫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