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中美之間的戰略博弈已進入關鍵階段。美方近年來不斷從經濟、軍事、金融等多個維度向中國施壓,手段層出不窮,但實際效果卻相當有限。
相比之下,中國手中的應對策略日益豐富,特別是在挑戰美元主導地位方面,近期有了實質性進展——比如在鐵礦石貿易領域,中國就邁出了關鍵一步。
今年9月底,澳大利亞鐵礦石企業必和必拓在談判中不僅報價偏高,甚至一度以“斷供”作為要挾。
面對這種情況,中國果斷作出反應,全面暫停以美元計價的鐵礦石采購。要知道,中國每年進口的鐵礦石占全球海運市場的七成以上,而澳大利亞作為全球主要鐵礦石供應國,其產量的近兩成出口到中國。
因此,中方這一決定迅速引起震動,澳方高層也很快表達了恢復對華鐵礦石出口的意愿。
沒過多久,必和必拓便作出讓步。雙方在10月初達成協議,從第四季度開始,部分鐵礦石交易將以人民幣結算,并計劃在未來逐步擴大人民幣在長期合約中的使用。
這標志著鐵礦石定價機制出現重大轉變——從以往完全依賴美元,轉向接納人民幣。這是中國在大宗商品領域推動“去美元化”的重要突破。
長期以來,盡管中國是鐵礦石的最大買家,但在定價方面卻一直缺乏話語權。這背后是一套由美元計價、參考普氏指數、并以離岸現貨為主的貿易體系在起作用。
而普氏指數的形成機制并不透明,很大程度上受到幾家大型礦企和金融機構的影響,導致中國企業在議價中處于被動。
更值得關注的是,像必和必拓這樣的礦業巨頭,其近一半股權由美國投資機構持有,澳大利亞本土資本所占比例并不高。這意味著,鐵礦石的定價權在相當程度上被華爾街所主導。
因此,此次中國推動人民幣結算,不僅是結算貨幣的變化,更是定價機制和話語權的重構。
中國今后可以更多依據國內市場形成的價格指數進行交易,逐步拿回屬于買方的定價主導權。
鐵礦石只是一個起點。中國正在原油、銅、稀土等其他關鍵資源領域同步推進類似的“人民幣結算+本土定價”策略,并借助“一帶一路”合作網絡,將這一模式拓展到更多資源輸出國。
這一系列舉措將逐步改變全球大宗商品貿易的格局,削弱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的霸權地位。
另一方面,在科技領域,中國也在積極構建自身優勢。半導體被視為現代經濟的核心,而稀土則是半導體、新能源、高端制造等產業不可或缺的材料。
美國試圖通過技術封鎖限制中國半導體發展,而中國則通過對稀土、鋰電池等關鍵資源的管控,形成有效的反制能力。
人工智能是未來科技競爭的高地,而目前真正具備AI全產業鏈能力的只有中美兩國。中國在AI技術的產業應用方面,特別是在電動汽車、智能終端等場景中,具備獨特的市場優勢和發展潛力。
此外,在芯片設計所必需的EDA軟件等領域,中國企業也實現了技術突破,逐步擺脫了長期依賴國外產品的局面。
回顧中美貿易摩擦的進程,美方早期發起的關稅戰并未達到預期效果。中國通過多元化的貿易渠道,包括轉口貿易等方式,保持了出口的穩定增長。
如今,科技領域已成為雙方競爭的主戰場。中國通過強化自主創新、掌控關鍵資源,正逐步扭轉在核心技術方面受制于人的局面。
在這場長期博弈中,中國正以系統性的策略逐步夯實自身優勢,推動全球力量格局向更加均衡、多元的方向發展。
2025年被視為關鍵轉折點,中美在半導體、能源、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甚至可能出現“史詩級脫鉤”。但中國早已提前布局,資源人民幣結算、科技自主、轉口貿易網絡等組合拳讓我們在這場全球秩序重構中占據了主動。
美國想靠霸權繼續薅全球羊毛的時代正在落幕,而中國正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推動建立更公平合理的全球貿易和貨幣體系,這場變革雖靜水流深,卻終將重塑世界經濟的權力版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