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月還房貸那天,我的心情就像掉進了冰窟。手機彈出那條扣款短信的那一刻,我幾乎都不敢呼吸。1萬4,像一塊石頭,狠狠砸在心口上。那一瞬間,我甚至能聽到自己的心在滴血。
我常常在想,當初為什么要買這套房。
那是2020年,大家都在買房,朋友圈一個個曬網簽、曬鑰匙、曬裝修。我怕再不出手就被時代甩下,于是借了親戚的錢,掏空“六個錢包”,咬牙上車。93平的小三房,總價295萬,首付95萬,貸款200萬。簽合同那天,我的手都在抖,但我心里熱得發燙——我以為,這就是“安穩生活”的開始。
可沒想到,這其實是噩夢的開場。
我工資9000,老公8500。每個月房貸一扣完,只剩三千多塊。三娃要養,吃喝拉撒、學費雜費,樣樣都得花錢。那三千塊,連喘口氣都不夠。去超市買菜,我都得掐著指頭算,孩子多拿一包餅干,我都得猶豫半天。
孩子對我說:“媽,我想吃草莓。”
我說:“等下個月發工資再買,好嗎?”
我笑著哄她,但心里酸得發苦。
我老公呢?他是那種“我上班就夠了”的人。每天回家就往沙發一躺,刷視頻、打游戲。家務活不碰,孩子的事也不管。每次我提房貸的壓力,他就一句話:“你自己要買的房,你自己扛。”
有時候,我真想沖過去掐醒他。可我知道沒用。吵也沒錢,不吵更沒錢。
身邊的人,也差不多都在這樣“喘不過氣”的生活里茍著。
我同事小李,去年剛斷供。那套房是他爸媽幫著湊的首付,他自己每個月供8000。結果公司裁員,他一夜之間沒了收入。剛開始他還想堅持,可撐了三個月就徹底斷了。房子被法拍,名聲也毀了。那天他喝多了,對我說:“姐,我這輩子都不想再看房子這兩個字了。”
還有我鄰居阿芳,她老公生意虧了,房貸壓力全落在她身上。她一邊帶娃,一邊在外面送外賣。前陣子我在電梯口碰到她,她滿臉油光、衣服都是汗味。她沖我苦笑:“能活一天算一天吧,反正房子也賣不掉。”
聽完那句話,我愣了很久。那種絕望的語氣,我太懂了。
有時候夜里我會偷偷哭。孩子睡了,老公在打呼,我就盯著天花板發呆。腦子里全是數字:房貸、學費、物業費、水電費……一堆堆的賬單像怪獸一樣纏著我,怎么甩都甩不掉。
我也想過賣掉房子,可現在賣出去要虧掉近一百萬。那一百萬,是我這些年拼死拼活攢下來的,我怎么舍得?可要繼續供,又像吊在半空——上不去,下不來。
有時候我甚至想離婚,可我有三個孩子啊。離了,我能帶他們去哪?租房、生活、學費,全是錢。我不敢賭,也賭不起。于是我只能硬撐著,一邊崩潰,一邊微笑。
朋友們都以為我“挺幸福”的。有房有娃、有工作,表面看著挺體面。可他們不知道,我每天都在焦慮和恐懼里活著。每次發工資,我都不是開心,而是害怕——怕不夠還貸,怕孩子生病,怕公司裁員,怕哪天卡里連房貸都扣不出來。
以前,我以為房子是家的象征,是安全感的來源。可現在,我覺得它更像是一座牢籠,把我困得死死的。
有人說房子是“剛需”,可我覺得對普通人來說,它更像“鋼需”——鋼鐵一樣沉,壓得人透不過氣。
那天,我和朋友聊天,她說:“我們這代人啊,被房子綁死了。”
我點點頭,沒說話。其實我想說的是——不止被房子綁死,我們還被生活、被責任、被恐懼一起綁死了。
現在我每天的目標很簡單:不拖欠房貸,不欠孩子的學費,不讓自己瘋掉。可連這三件事,都變得越來越難。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當初沒買房,會不會好一點?也許我還能多陪陪孩子,能笑得輕松點,能晚上睡個整覺。可人生哪有“如果”。
每個月還房貸那天,我都覺得自己快要窒息了。
我不是不想努力,我只是太累了。
房子沒給我安全感,反而榨干了我的希望。
有時候我在想——也許,買房不是生活的起點,而是我們普通人被生活拖進深淵的那一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