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Tess
公眾號| Tess外貿(mào)Club(Tess_2006)
我最近收到三筆匯款:
一筆90美金(樣品),來自韓國;
一筆23,000多美金(大單),來自芬蘭;
還有一筆860美金(樣品單),來自英國。
![]()
都是從國外匯出,都是發(fā)達國家,但手續(xù)費的差距,讓我有點驚到。
芬蘭那筆2.3萬多美元,扣了8.38美元;
英國那筆860美元,扣了1.93美元;
而韓國那筆才90美元,手續(xù)費卻高達8.39美元,比paypal的4.4%手續(xù)費還黑。
同樣的匯款,差距為啥能相差四倍以上?
今天我們來聊聊銀行手續(xù)費的問題,特別是跨境匯款。
看明白了,會省下下不少手續(xù)費。
一、手續(xù)費從哪兒來?
很多人以為手續(xù)費和金額掛鉤,其實不是。
跨境電匯的手續(xù)費不是按比例收的,而是按路徑收的。
你可以把一筆匯款想象成一次長途旅行,錢從客戶的賬戶出發(fā),要經(jīng)過幾層銀行才能到你賬戶。每經(jīng)過一層,就可能被砍一刀。
這三筆匯款手續(xù)費的區(qū)別,就在于它們走了不同的中間行(intermediary bank)。
二、中間行,才是決定手續(xù)費的幕后黑手
一筆國際電匯通常要經(jīng)過三層:
A、匯出行(客戶的銀行)
B 、中間行(負責美元清算的美國銀行)
C 、收款行(你的賬戶銀行,比如匯豐香港)
手續(xù)費高低,幾乎完全取決于第二層,中間行是誰。
芬蘭和英國客戶匯款時,他們走的是J.P. Morgan 、Chase這條通道,清算系統(tǒng)穩(wěn)定、費用低、路徑短。
而韓國那筆匯款,默認走的是HSBC USA 或 Bank of America,這兩家銀行幾乎是整個SWIFT體系里最黑的一類。
無論金額大小,都會按最低費率收,1刀至少8美元起跳。所以90美元那筆,扣掉8.39美元再正常不過。
三、Bank of America的隱形黑招。
不要以為最離譜的就是小額匯款被扣手續(xù)費,大家可以來看看這張匯款單。
![]()
匯款金額是13,164.25美元,手續(xù)費顯示是0美元。
看起來非常干凈對吧?
但仔細一看匯率,它寫著:1美元 = 6.8367人民幣。而當天的真實市場匯率是7.11。
這意味著,Bank of America在“兌換”環(huán)節(jié),每一美元都少給了0.27人民幣。
看起來沒多少,但這一筆就被吃掉了將近3600人民幣,差不多506美元,手續(xù)費3.84%,可怕吧?
這比任何手續(xù)費都狠。
它不寫在“fee”那一欄里,也不算“匯款成本”,而是披著匯率的外衣,合法、安靜、精確地薅走了你的錢。
四、為什么它敢這樣做?
因為美元清算權(quán)掌握在美國手里。全世界所有境外美元匯款,都必須經(jīng)過美國的清算系統(tǒng):Fedwire 或 CHIPS。
不要把CHIPS誤以為是CIPS哦!
CHIPS(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s System)是 美國私人銀行聯(lián)盟運營的美元清算系統(tǒng),由The Clearing House Payments Company L.L.C.管理,總部在紐約。
中國跨境支付系統(tǒng)是CIPS。
你可以這么看,美元不是國際貨幣,而是美國的貨幣。
你無論從芬蘭、韓國還是日本匯美元,最后都得“過美國這一關”。
而在這關里,坐鎮(zhèn)的都是私人銀行:
J.P. Morgan、Citi、BoA、HSBC USA,WELLS FARGO……他們有權(quán)決定手續(xù)費、匯率、路徑,完全是一個黑箱自治系統(tǒng)。
你、客戶、收款行都無權(quán)干涉。
他們說8美元就是8美元,
他們說6.83的匯率就是6.83。
所以,選擇中轉(zhuǎn)行,其實就是選擇被誰薅羊毛。
五、我們要怎么做,才能被薅得少一些?
我之前也被薅得很肉疼,后來我問清楚我的開戶行分別和哪些中間行合作。
然后我就讓客戶盡量選擇和我的開戶行合作的中間行匯款。
比如,匯豐香港和J.P. Morgan、花旗合作,那我就讓客戶通過這兩家匯出。
這樣路徑短、費用低、到賬快。即便出了問題,我的開戶行是可以查到到底出了哪些問題。
如果中間行和收款行沒協(xié)議,你要是收不到錢,收款行就不知道發(fā)生了啥事。
別問我是怎么知道的,這些都是我的經(jīng)驗。
很多客戶第一次聽我這樣講時都很驚訝,但事實證明,這個小動作一年能幫我省下很多手續(xù)費。
中間行帶來的幺蛾子遠不止手續(xù)費高的問題,有時候,他還不讓你的款入賬,誤事。
比如,客戶說他付了款,錢到你賬號了,但你就是收不到。
![]()
六、給外貿(mào)人的幾點建議
①發(fā)PI時寫清楚
- Please use J.P. Morgan Chase or Citibank as intermediary bank when sending USD via SWIFT.
②如果可能,要求OUR模式
讓客戶選擇 OUR (all bank charges borne by sender),否則中間行和收款行都會從你的錢里扣費。
要是客戶不同意,至少也要各自承擔各自的費用。
③小額訂單不用SWIFT
500美元以下的,用Wise / Revolut / Payoneer更劃算。
④防匯率黑洞
其實我們干什么事,不怕費用高,就怕黑箱操作,以及那些不透明的費用。
Bank of America的可怕之處就在于,它讓你以為自己沒被扣錢,但在你看不懂的那行匯率里,早就扣完了。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是黑箱,但黑箱也有潛規(guī)則,你搞清楚之后,就能少吃點虧。
今天就醬紫吧。
經(jīng)驗從哪里來,都是從吃虧中來的呀。
10.26, Tess外貿(mào)Club第二位分享嘉賓小J
嘉賓介紹:
外貿(mào)新人,現(xiàn)在每天靠AI寫開發(fā)信,已經(jīng)訓練出合適自己的GPT和Gemini,擅長使用ai工具進行提效。
容易通過聊天獲得別人的信任,可以分享一下我聊客戶的方式。
主題: AI讓我開發(fā)客戶更容易
1??AI的起點:從零開始,在最卷的燈具行業(yè)突圍
——為什么選擇AI,以及AI如何成為提升效率的唯一突破口。
2??實戰(zhàn)演示:如何用AI完成從客戶背調(diào)到開發(fā)信的全過程
——現(xiàn)場展示AI寫信的邏輯、節(jié)奏與可復制性,用結(jié)果驗證效率。
3??系統(tǒng)化嘗試:AI + n8n 的自動化探索
——如何把AI變成“能跑起來的系統(tǒng)”,以及落地過程中的技術(shù)挑戰(zhàn)。
4??人性化勝出:AI能觸達客戶,但信任靠人建立
——她在短時間內(nèi)贏得客戶信任的真實案例與經(jīng)驗總結(jié)。
5??認知升級:AI不會替代人,但會淘汰拒絕學習的人
——從個人經(jīng)驗出發(fā),對AI時代外貿(mào)人角色轉(zhuǎn)型的思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