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緯30°,浙江東部海岸線,一條特殊的“彩帶”——象山濱海環島公路(〇號公路)蜿蜒在山海之間,串聯沿線城鎮、鄉村和景區,勾勒出生態人文交織、城鄉共榮共生的“流動象山”新畫卷。
![]()
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來,象山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千萬工程”、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以“漁鄉橘影·萬象山海”發展軸引領強城、興村、融合,奮力推動共同富裕縣域先行示范,走出了一條城鄉深度融合、共同奔“富”的象山路徑。
一
——突出承載能力“強城”,以海經區大平臺引領推動產城融合發展,建強縣城“核心引擎”。
![]()
“如何抓住軌交機遇激活‘+旅游’新動能?”“‘快進慢游’怎樣實現?”……初秋的一個晚上,以“夜話:快進慢游”為主題的市民說事會在象山市民中心舉行。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與38名文旅主理人、媒體達人齊聚一堂,聚焦交通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方向,共話發展藍圖與未來愿景。
“此心安處是吾鄉。”作為城市新地標的象山市民中心,以現代城市客廳、溫馨市民之家、高效服務平臺為目標,正在鑄造“近者悅、遠者來”的“半島磁場”,助力新市民從“流入”到“融入”。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象山持續推進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拆遷,建成省級風貌樣板區6個、未來社區14個,獲評省4A級景區城,美麗城鎮建設實現全覆蓋,因地制宜構建起“縣城—中心鎮—重點村”協同聯動的發展軸網絡。“千年蓬萊”正隨著城市肌理、歷史地標、時尚商務的梳理和重塑,悄然煥發出新的生機。
![]()
城市的邊界不斷延展,發展的能量便如活水般奔涌。
縣域特色產業是這活水的源頭。以海洋經濟為引擎,依托寧波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大平臺,象山全縣域謀劃構建“五港聯動、八仙過海”生產力功能布局,金七門核電、深遠海風電母港等一批重大海洋產業項目落地推進,海洋生產總值占GDP比重超30%,吸引集聚規上企業809家、市場主體9.4萬戶,年規上工業總產值即將突破1000億元。
二
——突出宜居宜業“興村”,大力推進鄉村片區組團發展,推動鄉村“全域和美”。
如果說“強城”打通了城市鄉村要素流動的通道,那么鄉村振興則激發了鄉村的內生潛力,讓鄉村有能力“反向吸引”城市資源。
象山實施“千萬工程”的20多年實踐證明,鄉村不僅可以美麗,還可以有價值、有未來。原本少有人知的小漁村——東陳東旦村,近年來大力推進體旅融合,引進社會資本打造時尚運動海灘,發展“運動+休閑+民宿”鄉村旅游,實現了從“滄海遺珠”到“東海明珠”的華麗轉變。
在城鄉融合發展軸上,鄉村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成為資源共享的整體。
![]()
象山深入推進“重點村+周邊村”組團聯動發展,加快產業聯動、功能互補、服務集成。圍繞“時尚東海岸、潮隱西海岸、風情石浦港、斑斕西滬港”4條特色海岸線,片區化組團式打造新時代美麗鄉村示范鄉鎮14個,景區村覆蓋率超60%。如環蟹鉗港“西海岸”片區,聯動打造大花墻等4個中組團、靈巖月下等10個小聚落,整合盤活老天爺、老祖宗、老百姓“三老資源”,變“濁海泥灘”為“金山銀山”,帶動環港94個村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年均增長11.4%。
![]()
產業興帶動農民富。象山因地制宜發展“一條大黃魚、一顆紅美人、一間民宿房、一座影視城”等特色共富產業,打造產值億元級農業全產業鏈10條,等級民宿、民宿床位分別占全市40%、70%,大西洋鮭魚陸基養殖、“東海一號”深遠海養殖平臺等一批漁業新質生產力項目投產見效。
三
——突出要素流動“融合”,持續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打破城鄉“二元壁壘”。
融合,就是讓要素在城鄉間自由流淌,共同滋養一片共富沃土。
![]()
在石浦鎮湖礁灣“三個月亮”私享度假海島,沿海岸線錯落排列的白色建筑間穿梭著慕名而來的年輕人,他們舉起手機,將迷人的海灣、蒼勁的礁石、溫柔的霞光一一定格。三年前,梁哲鋒帶領團隊采用“閑置宅基地(農房)+項目流轉”模式,喚醒“沉睡”海島。如今,這個蓬勃生長的“美好生活島”不僅取得了流量與口碑的雙豐收,更蹚出了一條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徑——給村民帶來千萬元收入,為村集體增收400余萬元,創造本地就業崗位40個以上。
城鄉融合發展最核心的要素在人。 象山大力實施“青年入鄉”計劃,新布局“青年入鄉”實踐站點13個,155名農創客、1358名“新農人”“破土而出”。從外出打工,到返鄉就業,這種轉變,昭示著鄉村不再被動等待城市輸血,而是依靠自身特色資源、產業活力和人才吸引力主動發力,從“后發”走向“自強”。
![]()
多維交通網打破城鄉地理藩籬,劃出城鄉融合的生動軌跡。象山加快推進市域鐵路象山線、石浦港海底隧道工程建設,水資源平衡“512”工程提速建設,建成客貨郵村級物流服務點146個、新能源充電樁2378個。
公共服務一體化化作城鄉融合中的一股暖流,在“一老一小”身邊靜靜流淌。象山抓實抓好11大領域114項基本公共服務,96%事項實現常住人口全覆蓋,獲評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試點縣,失能老人“醫康養護”一體化工作全省示范,“頤養小院”農村互助養老模式全市推廣。
從交通路網的互聯互通,到公共服務的陽光普照,再到青年人才的星火燎原,象山正以“融合”之力鍛造城鄉共生共長的強勁引擎,澎湃鄉村振興的強勁動能。
閱讀更多:
來 源:象山縣傳媒中心
作者:孫建軍
一審:應霞艷
二審:馬振
三審:趙靜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