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海鐵路鄭州局段改造方案出爐
10月25日,改建鐵路隴海鐵路鄭州至太要段改造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在河南經濟網發布,項目環評報告即將進入報批階段,將爭取在年內開工建設。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已于2025年5月完成《改建鐵路隴海鐵路鄭州至太要段改造工程初步設計》。
根據環評報告:1、項目建設背景
改建鐵路隴海鐵路鄭州至太要段改造工程全部位于河南省,線路沿線途經鄭州、洛陽、三門峽等重要城市,自東向西銜接京廣、焦柳、浩吉等重要干線鐵路,是影響路網整體運輸能力和運營質量的關鍵區段。
隴海鐵路始建于1904年,建設年代久遠,技術標準低,沿線小曲線半徑分布多,經多年運營后,路基、橋梁、隧道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經常年整治,始終得不到根本解決,影響行車安全,增加養護維修成本,通信、信號、電氣化設備設施老化,部分設備標準不滿足現行規范要求,不滿足現代化鐵路運輸要求,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
本項目工程范圍為隴海鐵路鄭州站至省界K926+680段,全部位于河南省;既有正線全長358.48km,分布既有車站39座。本項目不含三門峽取直改線范圍(K806+401.22~K824+680,長度18.28km,單獨立項)。
本次改建絕大部分線路維持既有線路平面縱斷面,僅對病害嚴重、原位整治困難的段落進行改線。改線后,各段落基本沿既有線分布。
![]()
本項目是服務中部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的重要交通支撐;是強化國家綜合交通網主骨架大陸橋走廊的重大工程;是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組成和中歐班列運輸主通道;是西北地區東出貨物和普客運輸的主要通道。
2、主要環境影響問題及結論
受技術條件等因素限制,改建線路穿越崤函古道、鞏義窯址等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位整治路段涉及崤函古道、新安函谷關、西周鑄銅遺址等3處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1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既有鞏義站改造工程涉及孝義兵工廠舊址1處文物保護單位。
評價范圍內共有噪聲敏感目標56處、振動環境保護目標33處。
評價認為:項目建設符合《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相關審批管理規定。本項目無重大環境制約因素,環境影響可接受,環境風險可控,環境保護措施經濟技術滿足長期穩定達標及生態保護要求,從環境影響角度而言,本項目是可行的。
3、改造工程概況
隴海鐵路鄭州至太要段共改建線路4段,改建線路總長度為33.447km(雙線)。病害原位整治工程共93處,其中路基17處、橋涵60處和隧道16處。
封閉車站5座(穆溝、張茅、五原村、焦村、高柏),4座縣級客站(鞏義、偃師、新安縣、義馬)改造。
此外,還包括對防洪點、咽喉區、通信機械室等關鍵地段進行視頻監控補強。
![]()
![]()
改建工程途徑鄭州市的滎陽市、鞏義市、洛陽市的偃師市、新安縣、三門峽市的義馬市、澠池縣、陜州區、靈寶市,共涉及3個地級市、8個區(縣、縣級市)。
主要技術標準:正線為Ⅰ級鐵路,客貨共線,雙線鐵路,電力牽引。旅客列車設計速度:鄭州~洛陽間改線段160公里/小時,其余改線段120公里/小時。機車類型:動力集中型動車組、HXD系列。
本工程總占地面積301.17公頃,其中永久占地157.75公頃,臨時占地143.42公頃。
項目概算總額為51.01億元,其中環保措施投資計列18520.5萬元,環保工程投資約占總投資的3.63%。工程計劃總工期兩年半。
4、項目建設內容
![]()
![]()
(1)改線工程
鄭州至太要段共改建線路4段,改建線路總長度為33.447km(雙線)。
①穆溝至鞏義段(K616+200~K635+800):改線17.699km(雙線)。其中,橋梁長6.897km,隧道長0.76km,橋隧比43.26%,取消穆溝站、遷建鞏義東站。
![]()
![]()
②鄧灣隧道段(K736+100~K738+100):改線 1.973km(雙線)。其中,新建橋梁長度 0.112km,橋梁比 5.68%。
![]()
③觀音堂至張茅段(K780+100~K795+200):該段包括4小段改線,合計改線10.198km(雙線),其中,新建橋梁0.471km,新建隧道4.929km,橋隧比53.15%。
![]()
![]()
![]()
![]()
④閿鄉至高柏段(K888+000~K895+000):改線3.577km(雙線)。其中,新建橋梁長度1.463km,橋隧比40.90%。
![]()
(2)病害原位整治工程
共原位整治93處。其中,路基17處(路基B級病害17處),橋涵60處(橋涵AA、A1級病害30處,橋涵孔徑不足等水害隱患點23處,木樁基礎7處),隧道16處(吳莊隧道A級病害13處,蒼龍澗隧道進出口、趙村隧道進口3處洞口邊仰坡整治)。
(3)封閉車站工程
封閉車站5座(穆溝、張茅、五原村、焦村、高柏)。其中,穆溝站為穆溝至鞏義段改線取消車站。
車站封閉后,原則上僅保留正線,拆除站內道岔、到發線及相關廢棄貨場;正線道岔拆除后對正線軌道進行無縫化改建,并同步改建信號、接觸網、通信等站后配套工程。考慮盡量減少改造工程量,既有房屋、站臺予以保留。
(4)客運設施改造工程
![]()
對存在高風險安全隱患的4座縣級客站進行改造。其中,鞏義站為正線間中間站臺改造,偃師、新安縣、義馬3站增建跨線天橋,引起站臺、雨棚、接觸網、信號、通信、信息、電力等相關改造工程。
1)鞏義站
鞏義站2站臺位于I、Ⅱ道之間,寬度為5.8m,最窄處不足4m,旅客乘降安全隱患大,本次工程拆除中間站臺,I 道撥道至與Ⅱ道間距5m,拆除3道新建站臺,新設雨棚200m,地道延長。5道用于接發旅客列車,客運徑路道岔滿足1/12道岔的規范。
![]()
鞏義站新建中間站臺采用側式高站臺(550×9.75×1.25m),站臺邊緣距離正線3.1m,設防護欄桿,距到發線1.75m,新設雨棚200m;基本站臺側增設1條安全線,有效長50m。
![]()
2)偃師站
二站臺位于正線和到發線之間,且寬度僅3.9m,且無跨線設施,本次新建跨線設施拆除中間站臺,將8道北側貨運站臺改造為客運站臺,站臺尺寸改造為550×5×1.25m(為滿足天橋布設條件,局部72m長擴寬至7m),客運徑路的道岔由1/9號道岔改為1/12號道岔,新建天橋,連接8道北側站臺及基本站臺。
![]()
3)新安縣站
既有客運中間站臺位于正線和到發線之間,且寬度僅4m,且無跨線設施。本次工程拆除中間站臺、拆除3道新建550m×7.7m×1.25m高站臺(新安縣站現不辦理貨運,根據路局意見,新建站臺為高站臺),站臺距離 I 道中心線3.1m(設護欄),距離5道中心線1.75m。
5道用于接發客運列車,客運徑路17#、20,線路分別接至11#、16。拆除閑置道岔15#、19#、28。
![]()
4)義馬站
既有客運中間站臺位于正線和到發線之間,且寬度僅4m,且無跨線設施,本次新建跨線設施考慮到車站改建不影響正線,拆除中間站臺,5道、7道向南側撥道1.5m,拆除3道,新設天橋一座。5道用于接發旅客列車,客運徑路道岔滿足1/12道岔的規范。
義馬站新建中間站臺采用側式高站臺(550×6.65×1.25m),站臺邊緣距離正線3.1m,設防護欄桿,距到發線1.75m,新設雨棚200m。
![]()
(5)視頻監控補強工程
對防洪點、咽喉區、通信機械室等關鍵地段進行視頻監控補強。為擬建既有隧道口視頻配套光電纜。
![]()
寧德時代在洛陽成立新公司
10月20日,記者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發現,寧德時代(洛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10月17日成立,注冊資本20億元,法定代表人為來永杰,經營范圍包括電池制造、電池銷售、新興能源技術研發、新材料技術研發等。
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寧德時代旗下四川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
據了解,自2022年6月,寧德時代與洛陽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來,寧德時代持續加碼洛陽。
作為寧德時代在全球范圍布局的十三大生產基地之一,洛陽基地按照“燈塔工廠+零碳工廠”標準,分四期建設(一期、二期已投產),全部建成后將帶動上下游產業集聚發展,預計可實現年產值超2000億元,助力洛陽成為全球重要的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
寧德時代披露的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實現總營業收入1788.86億元,同比增長7.27%;利潤總額達到388.13億元,同比增長31.79%;實現歸母凈利潤304.85億元,同比增長33.3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