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為人民抒懷 為時代放歌——新時代中國電影發展成就展暨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數字影像展”在中國電影博物館開幕。中宣部電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長毛羽,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鄧光輝,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朱洲,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電影局局長霍志靜,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龔波,原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原中國電影博物館布展領導小組組長劉建中,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中國電影博物館黨組書記、館長黃曉偉,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薛寧,電影藝術家、著名導演肖桂云,以及來自電影機構、電影行業協會、博物館界的代表,電影藝術家,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博物館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代表,中國電影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專家委員,首都高校影視藝術專業師生,中國電影博物館戰略合作單位代表,布展單位代表,中國電影博物館志愿者和觀眾代表等近260位嘉賓和影迷參加了開幕式。
![]()
展覽啟幕
今年是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世界電影誕生130周年,此次展覽是北京市委宣傳部和中國電影博物館在中宣部電影局的指導下,為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獻上的一份厚禮。
霍志靜表示,此次展覽緊扣人民與時代兩大主題,系統梳理和呈現了新時代以來中國電影的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內容豐富、振奮人心的主題展覽,能夠讓我們站在中國電影120周年的發展節點上,更好地回望來時之路、發展之路、崛起之路,為中國電影迎接新的挑戰、展開新一輪的變革,堅定信心和決心,蓄積更大的力量。”
今年也是中國電影博物館落成20周年。黃曉偉表示,此次展覽以“為人民抒懷 為時代放歌”為主題,“在展覽形式上著力凸顯‘與時代共進’,生動體現科技成果在電影領域的創新運用,旨在引導觀眾感悟中國電影的偉大成就和中國電影人的赤誠初心,鼓舞人民在新征程上繼續自信自強、砥礪前行。”
開幕式上,中國電影博物館向支持此次展覽、捐贈珍貴藏品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原政治部副主任夏平、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大碗娛樂傳媒有限公司、壹同傳奇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等14家捐贈方代表頒發了捐贈證書,并向展覽合作方央視網、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清尚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頒發了紀念證書。
隨后,與會嘉賓代表共同為“為人民抒懷 為時代放歌——新時代中國電影發展成就展”及“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數字影像展”啟幕。
![]()
捐贈證書頒發儀式
“為人民抒懷 為時代放歌——新時代中國電影發展成就展”全面、深入、生動地記錄了進入新時代中國從電影大國穩步邁向電影強國的輝煌歷程和中國電影人以匠心耕耘時代、以光影書寫歷史的感人故事,該展覽也是中國電影博物館原有基本陳列“百年歷程 世紀輝煌——中國電影1905-2005”的延續,完整地呈現了中國電影120周年的發展歷程。
展覽從電影創作繁榮發展、電影產業提質升級、電影科技日新月異、公共服務惠及民生、光影出海交流互鑒五個章節,聚焦新時代中國電影發展成就。展區展示空間近2030平方米,展線長度460延米,涉及影片170余部,展藏品300余件,多媒體視頻361分鐘。
![]()
展覽現場
展覽藏品數量與質量并重,陳凱歌導演在《志愿軍》系列電影中的文字分鏡頭手稿,張藝謀導演簽名的《狙擊手》劇本,《紅海行動》原型、也門撤僑行動中海軍547軍艦懸掛的軍旗和總指揮官夏平下達作戰命令計時用的手表,《第二十條》中韓明在法庭上穿著的檢察官制服,《熱辣滾燙》中杜樂瑩使用的拳擊服和拳擊手套,《長安三萬里》《深海》《大圣歸來》《大魚海棠》等動畫電影的美術設計稿等新時代電影藏品都是首次與廣大觀眾見面。還有很多藏品因場地有限,將在后續展覽中進行不定期替換。
展覽中的互動設計融合最新技術,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電影級體驗。《流浪地球》設計師親自設計的“中國行星探索車”,從秦銅車馬中汲取靈感,讓星際探索與千年文明巧妙相連;舞劇電影《只此青綠》的場景還原和美術展示,讓《千里江山圖》“活”了起來;占地近百平米的沉浸式球幕視聽空間,為觀眾帶來《哪吒之魔童鬧海》《長安三萬里》《深海》《大圣歸來》等中國現代動畫電影的震撼畫面;LED虛擬拍攝棚、AI換臉變裝等近20處沉浸式互動體驗,全景展示了中國電影在科技賦能下的創新活力與文化魅力。
![]()
《只此青綠》展示區
此外,在館中央圓廳同步推出的四屏聯動“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數字展”,依托冬奧大屏,運用裸眼3D、AIGC等技術,以一張承載著中國電影120年光影夢的電影票為線索,從不同年代觀眾的第一視角出發,融入年代特色、標志性的電影場景,打開每一個時代的電影記憶,帶領觀眾沉浸式體驗中國電影一路走來的光輝歷程。
據了解,《為人民抒懷 為時代放歌——新時代中國電影發展成就展》和《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數字影像展》將常年在中國電影博物館免費向公眾開放。
![]()
展覽現場
當日下午還舉辦了《中國電影二十年發展回顧與未來愿景(2005-2025)》學術沙龍,公開發布新書《新世紀 新時代——中國電影廿年(2005-2025)》,來自清華大學、中國電影科研所、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中國電影博物館的專家學者和師生們,圍繞新時代中國電影發展的輝煌成就與實踐經驗,從思想引領、藝術創造、產業格局、科技賦能與國際交流等維度,全面探討中國電影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如何彰顯獨特價值與時代擔當。
文 /姬政鵬
編輯/俞璐銘
責編/杜思夢
CONTACT US
![]()
轉載授權 | 3117342843(微信)
![]()
![]()
投稿郵箱 | zgdybxmt@qq.com
MORE NEWS
? 中國電影報原創稿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