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福建省大學生乒乓球聯賽開賽當天,已經年過六旬、去年剛剛退休的何云玉教授在賽場找了間安靜的小屋子,我們的對話總算正式開始了。作為競賽監督的她,在開賽前一直忙得不可開交,“開賽了,裁判長的事情就多了,我這邊可以松口氣”。
![]()
▲今年的福建省大學生乒乓球聯賽上,何云玉擔任競賽監督。
退休前,何云玉曾任福建理工大學的體育部副主任,整整 40 年的從教生涯,她沒有離開過這所學校;而 50 多年的乒乓球經歷,她也把所有心血通通花在了自己的家鄉福建。
如火如荼的全省大學生聯賽已經辦了 15 年,今年 4 個組別參賽的有 60 多所高校,和其他運動項目的賽事相比,參賽規模要高出七八倍。這項賽事的起點、乃至整個福建省高校乒乓的起點,都離不開何云玉的一腔熱血。
一心只想當老師
何云玉是土生土長的福州人,她上的小學是一所乒乓球傳統校。從一年級開始學習打球的何云玉在三年級通過市級選拔賽,入選了福建省體校乒乓球隊,在那里,她每年都參加省里的青少年比賽,并多次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績。高中畢業,何云玉考取了福建體育學院的體育運動專業。大學期間,她代表學校參加的省運會和省冠軍賽等賽事,也是回回站上領獎臺。乒乓球對于何云玉來說,仿佛就是一件與生俱來要做的事。
1985 年,大學畢業的何云玉因為有著眾多的乒乓球榮譽加身,很多單位向她拋出橄欖枝,但一心想當老師的她堅定地選擇了福建理工大學(當時為福建職業技術學院)。即便后來已經在校園里工作了好幾年,仍然不斷有其他單位來“挖墻角”,但何云玉沒動過一點心思,“就是想當老師,就是喜歡孩子”的她這一干就干到了 60 歲。
剛到福建理工大學的時候,這所學校里沒有任何與乒乓球相關的設施和課程,何云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學校申請修建了一個小型的乒乓館,里面放了4 張球臺。兩年后,何云玉開設了乒乓球選修課,這個在很多大城市的高校里已經很普及的運動項目,終于在這所校園里開展了起來。何云玉用了 5 年時間,一邊在學生中間普及乒乓球項目,一邊帶著一些打得好的學生參加一些校際間的比賽。到了 1992 年,校乒乓球隊正式成立了。
![]()
創辦福建省高校乒協
在實現了在自己學校普及乒乓球運動的“小目標”后,何云玉開始有了更大的理想: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當年和何云玉一同從大學畢業的共有 4 名乒乓球專項老師,他們進入了 4所不同的高校,這也是福建省第一批“科班出身”的乒乓球老師。在這“星星之火”的帶動下,福建省很多高校都陸續開展起了乒乓球運動,師生們在自己的校園里組織比賽,有時候也在幾所高校之間辦辦友誼賽。雖然大家都對乒乓球有著極大的熱情,但福建省的高校乒乓圈仍然是“一盤散沙”。2008 年北京奧運會后,體育的熱潮加倍席卷著全國。何云玉和為數不多的幾所高校專業乒乓球老師碰頭開了好幾次會,形成了申報文件,在省高校體協審批之后,福建省高校乒乓球協會終于成立了。
福建省高校里的專業乒乓球老師少,很多學校帶乒乓球課的老師都是籃球、田徑等其他運動項目出身,他們對乒乓球規則一知半解,更談不上能對學生的乒乓球水平提高帶來太大幫助。省高校乒協成立后,何云玉和幾位專業乒乓球老師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到各大高校里輔導老師,提升他們的乒乓球專業教學、技術指導和組織比賽能力。這樣的基礎工作進行了兩年,大多數省內高校的乒乓球教學和比賽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2010 年,在何云玉的牽頭組織下,首屆福建省大學生乒乓球聯賽揭開帷幕,熱愛乒乓球的大學生們終于有了“上得了臺面”的省級正式大賽。
聯賽辦了起來,何云玉自然也希望自己學校能取得好成績。福建理工大學是在 2023 年才升級成大學的,在這之前學校經歷了多次的合并和搬遷,乒乓球的場館和設施等條件一直都不夠好。盡管當年的 4 張球臺已經增加到了 20 張,但這也僅僅能勉強滿足學生上課,對于校隊相對專業的訓練來說,遠遠達不到標準。福建理工大學沒有體育生,校隊的隊員都是憑著一腔熱愛在堅持打球。何云玉不想辜負這份熱愛,她總是開著自己家里的七座車,拉著 6 名隊員驅車 20來公里找相識朋友開的球館練球,或是聯系一些企業球隊一起打球,以賽代練,這個狀態一直持續到她退休前。隊員們也很爭氣,每年的聯賽上都在努力爭金奪銀,還曾經創下男、女團體雙雙獲得 5屆金獎的佳績。
![]()
▲2013年福建省大學生乒乓球聯賽上,何云玉(前排左一)帶領的福建理工大學隊第一次獲得男、女團體兩項金獎。
退休也離不開乒乓球
不僅僅在福建理工大學,在很多高校的體育選修課中,乒乓球課都是一開放選課就會“秒沒”,然而學生們日益增長的對學習乒乓球的渴望與福建省內高校缺乏專業乒乓球教師之間產生了巨大的矛盾。何云玉掐指算了一下,福建省七八十所高校,有專業乒乓球老師的學校連五分之一都不到,“這嚴重影響了高校乒乓球水平的提高”。作為福建高校乒乓發展的“元老”,何云玉還肩負著“考官”的職責——很多省內高校在招聘乒乓球老師的時候,都會請何云玉去幫著面試。這些年,全省已經補充進了十幾位專業的乒乓球老師,何云玉也會幫著兄弟院校推薦老師,“但這還遠遠不夠,因為需求真的很大”。
在這些并不算充裕的老師們的努力下,福建的高校乒乓發展越來越好,也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們感受到了乒乓球帶來的實惠。“我們學校會向在體育競賽打出成績的學生們有一些政策上的傾斜,比如在課程上加分等等。”作為體育部分管學生競賽的副主任,何云玉一直在積極為學生們爭取優厚的條件,學生們的訓練和參賽熱情也很高。她經常對學生們說,既然進了球隊,就要努力打出成績,以后畢業的簡歷里都能多個閃光點。
這些學生雖然沒有一個是從小打球的,他們畢業后也沒有從事乒乓球行業的,但這一技之長幫助很多人成了各自行業的風云人物。這些學生忘不了母校,更忘不了恩師和一起打過球的小伙伴,只要有哪個外地的隊友回學校來探望何云玉,福州當地的畢業生們都會聚在一起,大家總會熱熱鬧鬧地回憶回憶當年的往事,也展望展望未來。每到這時候,何云玉都會叮囑曾經的弟子們,要多多參加比賽,工作再忙也別忘了乒乓球。
當然,何云玉自己也是這樣做的。考取國際裁判 20 年,福建省里大大小小的乒乓球賽幾乎都是她在做裁判長、仲裁或競賽監督。從中小學生比賽到省運會,拿何云玉的話說,“都是跑不掉的”。她的退休,只是不再上課和帶隊訓練,但為整個福建省操辦各項比賽的任務一點都沒有減輕。“我得把這些賽事都做好,一直推動發展下去,不然連我自己學校的學生們想參賽都沒的打了。希望學生們都能有更多的機會去實現他們的熱愛,我花費的這些精力就是有意義的。”帶著這樣信念的何云玉,或許離真正的“退休”還很遠。
![]()
▲何云玉作為福建省乒乓球冠軍賽裁判長,組織現場抽簽。
![]()
進入視頻號
解鎖乒乓世界更多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