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這幾年電力發展,簡直可以用“穩中帶猛”來形容。拿2024年的數據來說,全年發電量直接破了10萬億千瓦時大關。它不光甩開美國,還把印度、俄羅斯、日本、德國、韓國這六個大國加一塊兒都比不過。
到2025年上半年,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已經沖到36.5億千瓦,同比增長18.7%,太陽能發電裝機就占了11億千瓦,這增速擱全球看,都是頭一份。
![]()
可就這么牛的發電量,為什么還得繼續狂建電廠?其實,根子在需求上。工業化進程快,城市化腳步穩,電動車、數據中心這些新玩意用電跟不要錢似的。2024年,非化石能源發電新增裝機3.8億千瓦,占總新增的87.3%,風光裝機累計14.07億千瓦,同比增長33.9%。
但光有這些還不夠,得往前看。像甘肅電投常樂電廠擴建工程,2025年9月6日5號機組就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投運。這項目是西北首個百萬千瓦級調峰火電工程,6臺機組全上線后,總裝機600萬千瓦,能穩穩接住當地風光新能源的波動。
![]()
再看其他地方,華能雨汪電廠2×1000兆瓦機組擴建工程,10月11日剛中標,這是云南首個1000兆瓦級燃煤項目,廠址在曲靖市富源縣,規劃總裝機規模不小。甘肅電投張掖電廠2×1000兆瓦燃煤機組擴建,4號機組10月15日投產,這可是河西走廊清潔能源基地的重要一環。
徐礦集團的射陽港電廠2×100萬千瓦工程,還拿了2025年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華能南山電廠氣電擴建項目5號機組,4月6日完成試運行,首臺用全球真空壓力浸漬技術的500兆瓦級全氫冷發電機組,聽著就高大上。
![]()
這些擴建不是拍腦袋決定的,而是基于實打實的規劃。國家能源局7月23日發布的1-6月數據,規上工業發電量已經5470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7月份單月發電9267億千瓦時,日均298.9億千瓦時,增速比6月還快了1.4個百分點。
江西省2025年第二批省重點建設項目里,就有尋烏抽水蓄能電站、永新抽水蓄能電站、信豐電廠擴建500千伏送出工程,這些電力項目一鍋端,目的就是補齊短板。華能岳陽電廠2×1000MW“上大壓小”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標公示也出來了,6月9到13日一周內,就有好幾個火電項目核準開工。
![]()
這擴建的勢頭,像一股虹氣,直沖云霄。不是因為缺電,而是為了讓電力這張網更密、更牢。全球其他地方呢?美國那邊,電網老化,AI數據中心搶電搶得頭破血流。中國這兒,發電量穩居第一,卻不滿足于現狀,繼續加碼,就是要當那個領頭的。
美媒《紐約時報》10月11日報道,中國推進電網升級,西電東送的特高壓網絡建得飛起,這不就是他們眼里的“能源長城”嗎?中國能建西北院總承包的常樂電廠擴建,標志著甘肅建成全國最大百萬千瓦級調峰火電廠,為西電東送貢獻力量。
![]()
當然,擴建也得講綠色。2024年風電發電量991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并網利用率95.9%。光伏、水電齊頭并進,可再生能源發電量3.46萬億千瓦時,占總發電36.81%。
西北地區首個百萬千瓦級調峰火電工程全面投產后,能更好地消納新能源,避免棄風棄光。甘肅的“大漠戈壁起高塔”,隴原綠電送八方,這話聽著接地氣,卻道出了本質:擴建不是亂來,而是為了平衡供給和需求,讓電力這事兒更靠譜。
![]()
還得說說中國電力的一大殺手锏——特高壓輸電。這玩意聽著技術范,可對老百姓來說,就是讓西部電送到東部不費勁的法寶。到2024年底,中國建成41條特高壓線路,把西北清潔能源源源不斷輸送到東部需求地。
2025年,國家電網計劃投資超6500億元,特高壓投入1251億元,比去年漲9%,重點推進藏東南—粵港澳大灣區±800千伏柔直、疆電(南疆)—川渝等項目。這網絡覆蓋全國,全球首個,碾壓美國那些老線路。
![]()
為什么特高壓這么牛?傳輸距離長,容量大,損耗低。像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6月10日投產,把新疆的沙戈荒新能源送西南。工程建設中,攻克2000萬千瓦級新能源并入弱電網難題。
藏粵直流工程9月16日啟動建設,跨越三級地理階梯,推動電力技術繼續往前走。柔性直流技術落地,會給新增線路加分不少。預計2025年開工“5直2交”特高壓線路,電網專題研究報告里寫得清清楚楚。
![]()
這穩如山的輸電網,讓擴建電廠更有底氣。西部煤炭、水電資源富集,東部用電高峰多,特高壓一橋飛架南北,資源就活了。內蒙古風電場、寧夏太陽能板陣列的電,不再窩在本地,而是直奔上海、廣東去。
2025年6月18日,產業鏈分析報告指出,特高壓技術研發創新加速,從0到1的突破,還形成了國際標準。巴西、非洲的項目,中國工程師帶著圖紙去指導,當地團隊架線測塔,這影響力不是吹的。
![]()
擴建電廠和特高壓結合,電力就穩了。2025年7月3日《中國能源數據報告》顯示,電氣化率28.8%,高于歐美。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7月11日報告,2024年新增裝機4.3億千瓦,新能源主導期來了。低碳力數據,2025年低碳發電歷史新高,燃煤56%、水力13%、風力11%。這不是空喊口號,而是實打實的布局,讓電力從源頭到終端都順溜。
最后,得說這擴建背后的長遠味。中國電力不光是為今天,更是為明天鋪路。AI、電動車、智能制造,這些高科技用電大戶,得有源源不斷的電才行。2025年電氣化年度發展報告顯示,電氣化率已超歐美,新能源五年從跟跑到領跑。
![]()
華電金上葉巴灘水電站下閘蓄水,海拔最高混凝土雙曲拱壩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沖刺階段。這“前沿科技+重大工程”的喜訊,不斷彰顯中國力量。
科技夢呢?電力是底子。數據中心用電猛,全球415太瓦時,中國東數西算穩住陣腳。特高壓+新能源,讓AI訓練不卡殼。2025年中國電氣化報告,新能源主導關鍵期,千瓦時背后是產業升級。國家能源局7月17日年度報告,裝機33.49億千瓦,新增4.29億千瓦。這齊綻放的局面,不是運氣,是規劃。
![]()
未來,中國電力領跑全球。2025年9月24日,深圳AI產業報告,基礎層美國70%新增算力,可技術層中國加速。應用層各有側重,大模型性能差距小。上觀新聞9月12日,上海實力突出。能源長城不光發電,還傳夢。歷史車輪轉,原始火堆到蒸汽機,到石油內燃,再到電力AI,中國抓住了這波。
![]()
總的來說,中國不缺電,卻建電廠,是因為眼光遠。發電冠全球,擴建勢如虹;特高壓領風騷,輸電穩如山;新能源齊綻放,科技夢成真。這三板斧,邏輯清楚,內涵深。接地氣點說,電力這事,就跟家里囤糧一樣,現在多備點,明天吃香喝辣。美媒驚呼的能源長城,就是這份自信的寫照。中國電力,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