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周日早晨,本該是游客排隊打卡《蒙娜麗莎》微笑的寧靜時刻。
![]()
結(jié)果——一陣“嗡嗡嗡”的電鋸聲劃破空氣,盧浮宮成了“大片現(xiàn)場”。
是的,你沒看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盧浮宮,被人“打劫”了!
![]()
一場7分鐘的“藝術(shù)快閃”
據(jù)《巴黎人報》報道,19日早上9點30分左右,幾名全副武裝、戴著面罩的悍匪駕著兩輛超強TMax摩托車呼嘯而來。
他們從塞納河一側(cè)的施工區(qū)進入,用工地的升降機(nacelle)直接升上了目標樓層——盧浮宮的“阿波羅長廊”(galerie d'Apollon)。
![]()
是的,就是這輛升降工具車 是不是很專業(yè)
用升降工具車進行搶劫,也刷新了所有人的認知!
![]()
然后,他們干脆利落地用電鋸切開窗戶玻璃,直奔展柜而去。
4分鐘后——人沒了,珠寶也沒了。
![]()
簡直是“巴黎速度與激情:藝術(shù)劫案篇”。
被偷的是誰的珠寶?
不是普通珠寶,而是拿破侖與皇后歐也妮的私人收藏!
據(jù)悉,劫匪共拿走九件傳世寶物:項鏈、胸針、王冠、頭飾應(yīng)有盡有。
好消息是,收藏中最有名的那顆——重達140克拉的“攝政王鉆石(Le Régent)”,還安然無恙。
![]()
警方在外面找到了一頂受損的歐也妮皇后王冠,可能是逃跑時遺落的。
(小偷:這玩意太重,騎摩托帶不動啊)
![]()
“他們干得太快了!”
法國警方和內(nèi)政部長勞倫·努涅茲(Laurent Nu?ez)證實,整個行動只用了4分鐘,堪稱“教科書式劫案”。
作案現(xiàn)場的細節(jié)堪比電影:
“他們事先踩過點,用升降機直達展廳,電鋸切窗進館,
拿走珠寶后再騎TMax飆上A6高速……
![]()
全程7分鐘,連《碟中諜》的音樂都來不及放完。”
警方已調(diào)取視頻監(jiān)控,全巴黎的攝像頭都在找這幾位“藝術(shù)愛好者”。
檢方則立案為“有組織團伙盜竊”。
巴黎網(wǎng)友:這劇情太盧浮了!
當局在現(xiàn)場展開調(diào)查,盧浮宮宣布“因特殊原因今日閉館”。
![]()
但游客們已經(jīng)炸了——
一位荷蘭游客表示:“我本來想看《自由引導(dǎo)人民》,結(jié)果自由被偷走了。”
另一位游客說:“我還沒拍完自拍,就被警察趕出來了。”
更妙的是,有個游客居然說:
“我是在ChatGPT上看到盧浮宮被搶劫的。”
看來人工智能比警笛還快!!!
盧浮宮的“百年輪回”
更戲劇的是,這次盜竊恰逢《蒙娜麗莎》竊賊去世100周年紀念月。
1911年,工人維琴佐·佩魯賈(Vincenzo Peruggia)曾把《蒙娜麗莎》從墻上摘下藏進衣服逃走。
如今,一個世紀后,盧浮宮再次被“蒙”了一回。
巴黎中心區(qū)區(qū)長感嘆:“這已經(jīng)不是《亞森·羅賓》,而是《巴黎羅賓 Hood》。”
群眾紛紛調(diào)侃:“盧浮宮每次被盜,都能拍出一部票房冠軍。”
截至發(fā)稿時,警方仍在追查珠寶的下落。
有人猜測這些珠寶可能已被熔化拆解,也有人認為會流入地下收藏市場。
無論真相如何,這場“七分鐘的藝術(shù)搶奪戰(zhàn)”已經(jīng)注定載入史冊。
Ref:
https://www.leparisien.fr/paris-75/le-musee-du-louvre-cible-dun-braquage-ce-dimanche-le-site-ferme-au-public-19-10-2025-DQII6PEIVVEDBM5KQMHDSCF6IM.php
文|米托
![]()
點「贊」「在看」為我們打call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