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一個奇怪的問題,越冒尖的人才就越容易被人批判。文學界的飯圈文化不去批判,反而指責獲得諾貝爾獎的莫言。那些對別人冷眼旁觀的人不去批判,反而指責高調慈善的陳光標,對于科學界渾水摸魚欺騙經費的人不去批判,反而來指責為科學做出重大貢獻的楊振寧,你們配嗎?
![]()
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衣食無憂來說是高度,但對于科學家來說,這是底線,一個獲得諾貝爾的人在哪個國家會為吃飯發愁呢?你們覺得人家為啥回來呢?這是落葉歸根,是對故土的留戀。戰國時期,信陵君逃到趙國,為什么魏王仍然請求年老的信陵君回來呢?因為這就是一個標志,只要有信陵君在,秦國就不敢窺伺魏國。同樣,楊振寧也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科研圈。只要有楊振寧在,他的學生們就可以回來幫助他。
你和一個學渣做同桌,同桌只會告訴你答案,甚至答案也是錯的。而你和一個學霸做同桌,他不僅告訴你答案,還告訴我解題的思路。而在科學上思路就是一個科研者最大的財富,因為思路,居里夫人可以發現擂,牛頓可以發現萬有引力。如果蘋果砸在你的頭上,你會罵罵咧咧吃掉。而這就是兩個的本質區別,而有他在,就猶如一個佇立金剛一樣為這個地方的科研遮風擋雨。試問哪個科學家沒有幾百萬呢?人家還會為了吃喝發愁嗎?
![]()
其次,楊振寧就是定海神針式的人物,他可以說是科研界的權威級人物。有他在,科研的發現就會少走一些彎路,你知道彎路是什么嗎?是無數科學家白白浪費人生最寶貴的時光,是幾億甚至幾百億的錢財打水漂。你們如果想到這些去指責楊振寧那就是壞。你們沒有想到這些就去指責楊振寧,那就是你們的無知。而且不止如此,他會把自己的學識加入到科研本身,隨便指導一下,科研就走了很多捷徑。而這些功績顯然是很多人看不到的,他們把楊振寧想成自己。
很顯然并不是,一個是影響世界進程的人物,一個是幾百億炮灰里的一粒塵埃。而楊老的功績不是任何人能夠否定的,甚至他們的功績都不在實驗室。和科研人員打著照面,順便回答科研人員一個疑惑,那就是這個科研人員幾十年的努力。
![]()
最后楊振寧是連接世界科學的紐帶,這就比如你要結婚像請世界首富唱一段?愛情買賣?,你覺得世界首富會理你嗎?那如果巴菲特去請世界首富呢?世界首富說不定不僅不要錢,還再給你唱一段《有一種愛叫做放手》。同樣科技也是一樣,你有一個疑惑,你覺得人家科研大佬會理你?會為了你那三瓜兩棗鞍馬勞頓嗎?
那如果是楊振寧請,那么他們這些晚輩說不定自費就過來了,而這就是最本質的區別!因此楊振寧就是連接世界最先進科學的紐帶,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