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8日12:18,新華社發了一張黑白照片:103歲的楊振寧先生走了。
看來,“宇稱不守恒”,任誰也不行。
網友一邊排隊悼念,一邊八卦:“翁帆嫂子繼承多少遺產?”
賈哥悲哀地說,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但熱搜可以。
1922年,安徽合肥,楊武之教授家喜得貴子,取名“振寧”,意為“揚我中華”,結果中華沒有振興,日本鬼子來了。
1937年,日軍轟炸南京,15歲的楊振寧扛著小黑板一路狂奔。別人逃難帶干糧,他帶公式,邊跑邊算,順手把“對稱性”寫進基因。
1945年,西南聯大畢業,公費留美。
1957:他靠“宇稱不守恒理論?”與李政道雙雙獲得諾獎。
1964年,楊振寧入籍美國。父親楊武之連寫數封家書,催其回國。楊先生把信紙折成紙飛機,從紐約起飛,終點是清華園,飛了41年。
2003年,原配杜致禮病逝。一年后,82歲的楊老宣布迎娶28歲的翁帆。全網炸裂:
“82娶28,這是物理還是化學?”
“翁帆是不是每天得給爺爺,啊不,給老公打激素?”
楊先生淡定回應:“我們是‘宇稱互補’,她補我的時間,我補她的閱歷。”
一句話,把狗糧塞進黑子嘴里。
回清華后,楊先生干了兩件“傻事”:
1.給本科生講《大學物理》。學生嫌他口音重,他反手把課堂搬到線上,點擊量破億!
2.創立高等研究院,到處“化緣”。有人捐樓,他搖頭:“我要的是人,不是磚。”十年間,挖來眾多學術大腕兒,把清華物理帶進世界先進行列。
2015年,他放棄美籍,恢復中國身份證。記者問:“您圖啥?”楊先生瞇眼:“落葉歸根,順便給美國看一下——什么叫宇稱不守恒。”
楊先生都有啥貢獻?
一句話:沒有他,你的手機還在用大哥大。
業內段子:如果把理論物理比作復仇者聯盟,愛因斯坦是鋼鐵俠,楊老就是奇異博士——畫個圈,把宇宙“對稱”給切了。
圍繞他的爭議很多,他干脆自己開黑自己。
-——“年輕時為什么不回國?”
楊先生晚年寫文:“我若1950年回來,最好的結局是掃廁所,還可能掃得不夠干凈。”
——“是不是和李政道鬧掰了?”
兩人同臺領獎,中間隔一個諾獎委員會,楊先生先伸手,李政道轉身,留下經典“不對稱”合影。
——“晚年回國是不是為了養老?”
憑他的收入和聲望,全世界搶著給他養老的需要排長隊。
楊先生曾說自己一生“只做了一件小事”——把宇宙的對稱性輕輕掰彎,讓人類看見更大的可能。
今天,他把自己的生命也掰彎成一道弧線,留下清晰軌跡。
有人擔心:他走了,下一個諾獎什么時候來?
別慌,楊先生早就寫好答案——
他說:
“科學不是火山爆發,是滴水穿石;不是一個人拿獎,是一代人把黑暗燒開。”
楊先生,一路走好。
我是賈話連篇,一個笑著罵人,哭著講道理的中年男人,如你喜歡這種風格,請關注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