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為避開出游人流,我選擇在清遠清城游玩,偶然聽聞當地的中山公園晚上有馬戲表演,便興致勃勃地前往。抵達時離演出開始尚早,我索性放慢腳步,在這座熟悉又陌生的公園里悠然閑逛。
![]()
![]()
作為承載了無數清遠人記憶的地標,中山公園在不同年代的人心中有不同的模樣。老一輩人或許記得它曾是熱鬧的動物公園,孔雀開發工資、猴子的嬉鬧是童年最鮮活的背景音;中年人腦海里,這里是充滿歡聲笑語的游樂場,旋轉木馬、小火車、碰碰車見證了青春的肆意;而年輕一代對它的印象,多是綠樹成蔭的休閑場所,是飯后散步、周末放松的好去處。但很少有清遠人人會細究,這座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公園,究竟有著怎樣的過往。
![]()
清遠中山公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00年前,1925年春,經時任縣長廖百芳批準,縣署后園、兩側曠地及舊典史署被打通整合,建成中山公園的前身,最初名為“清遠公園”,旨在為當年的學生提供研究自然科學的場地,也為市民開辟娛樂空間。1926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公園正式更名“中山公園”。1958年,公園遷至現址曙光東路,此后歷經十數次改造升級,從最初的簡易廣場,逐漸發展成擁有亭臺水榭、景觀設施的綜合性公園。2000年擴園后,形成八大主景;2007年大改造時,多數景觀被更換,從那些年里,動物園、溜冰場、水上游船等設施輪番登場又悄然退場,游樂場的項目換了一茬又一茬,唯獨卻唯獨保留了承載紅色記憶的核心地標。在歲月變遷中始終矗立,成為多數人未曾留意的“隱藏星辰”,照亮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
![]()
第一處、孫中山銅像:天下為公的精神象征
步入中山公園,南門中軸線處的孫中山銅像格外引人注目。銅像身著中山裝,左手叉腰,右手自然下垂,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盡顯偉人的沉穩與睿智。銅像底座鐫刻著總理遺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字樣,歷經風雨侵蝕,依舊清晰有力,時刻傳遞著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信念。
![]()
清遠與辛亥革命淵源深厚,當年數十位清遠志士追隨孫中山先生加入同盟會,其中10人擔任其貼身衛士,李文楷、陳可鈺、莫雄等英烈更是為革命事業鞠躬盡瘁。孫中山銅像不僅是對偉人的緬懷,更是對清遠革命先輩精神的傳承。如今,銅像前常年擺放著市民自發獻上的鮮花,每逢重要節日,常有家長帶著孩子前來瞻仰。白發老者會指著銅像,講述先輩們追隨孫中山先生推翻帝制、追求民主的故事,讓“天下為公”的理念在孩童心中生根發芽,成為跨越時代的精神指引。
![]()
第二處、李文楷烈士亭:黃花崗魂的永恒銘記
在公園西北角的濃蔭深處,青瓦黛柱的李文楷烈士亭靜靜佇立,飛檐翹角間透著古樸與肅穆。這座亭子始建于1937年,專為紀念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清遠籍英烈李文楷而建,原在縣府內,后遷到中山公園內,現是公園內極具歷史意義的紅色地標。
![]()
1911年4月27日,廣州起義爆發。時年25歲的李文楷,作為一名印刷工人,懷揣炸彈毅然投身戰斗。他跟隨起義隊伍沖鋒陷陣,在從側面包抄掩護黃興部隊時,不幸身中數彈。即便身負重傷,他仍強忍劇痛繼續奮勇巷戰,最終因寡不敵眾壯烈犧牲,用年輕的生命踐行了對革命的忠誠。亭內的碑文詳細記載了他的英勇事跡,字里行間滿是悲壯與豪邁,仿佛將人們帶回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讓人真切感受到革命志士“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英雄氣概。2007年公園大改造時,諸多景觀被替換,而李文楷烈士亭因承載著不可替代的紅色記憶,被鄭重保留下來,成為人們緬懷先烈、傳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場所。
![]()
![]()
第三處、革命烈士紀念碑:不朽精神的世代傳承
公園深處,綠樹環抱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巍然屹立,碑體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莊重而神圣。這座紀念碑建于1958年,碑身鐫刻著清遠兒女在不同歷史時期為國家和人民犧牲奉獻的光輝事跡,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爭,從解放戰爭到和平建設時期,無數清遠英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如今的歲月靜好。
![]()
![]()
2024年,中山公園被正式公布為清遠市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烈士紀念碑成為基地的核心教育載體。每年,清遠的在校學生都會來到這里,參加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清城區先鋒小學的少先隊員們身著校服,手持鮮花,在紀念碑前整齊列隊,重溫入隊誓詞,稚嫩而堅定的聲音在公園上空回蕩。他們聆聽烈士們的英雄故事,看著碑上一個個陌生的名字,深刻理解了“歲月靜好,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的含義。除了學生群體,常有市民自發來到紀念碑前緬懷先烈,老黨員帶著晚輩講述過去的故事,年輕人在碑前駐足沉思,紅色精神就在這一次次瞻仰與傳承中,融入清遠人的血脈。
![]()
百年時光流轉,中山公園的景致幾經變遷,曾經的動物園、游樂場已成為回憶,新的運動設施、休閑景觀不斷涌現。但孫中山銅像、李文楷烈士亭與革命烈士紀念碑這三大紅色地標,始終堅守在公園之中,見證著城市的發展,也守護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家園。它們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精神的播種機,將愛國情懷與革命精神深深植入清遠大地,激勵著后人銘記歷史、奮勇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