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北成都彭州的丹景山間,
古木蔥蘢、云棲山靜,
晨鐘杳杳漫過蒼苔石階。
當秋日微風拂過牡丹坪上,
詩意便在這片山水中悄然涌動……
楊慎的彭州情結
配音/劉恩恩
“寶樹林中碧玉涼,秋風又送木樨黃”,走進新都的楊升庵祠,一進門就能看見一尊魁梧雕塑,他就是明代四川唯一一位新科狀元——楊慎。大家好,我是劉恩恩,本周我們一起欣賞這篇十三年前的散文《楊慎的彭州情結》,聊聊他與彭州的故事。
楊慎為官清廉,剛正不阿,曾官至翰林院修撰,經院講官。因議大禮,流放云南。近現代的陳寅恪評價:“楊用修(楊慎,字用修,號升庵)為人,才高學博,有明一代,罕有其匹。”
與新都一田之隔的彭縣(今彭州市),印滿了楊慎的足跡,也留下了他的許多逸聞趣事和珍貴詩篇。相傳少年楊慎到彭縣走親戚時,去北門外的回水凼裸泳,被衙役羞辱。不服氣的楊慎徑直向在場的縣令討公道:“吾之體乃從娘母胎中產出,純潔無瑕。著衫者乃夏怕蚊蟲叮咬,冬懼嚴寒凍傷。剝其外衫者均為裸膚,難道還有兩樣?”縣令聽了在理,便想考考他。于是,指著樹上掛的衣物說:“千年古樹為衣架。”要求他對出下聯。楊慎張口答道:“萬里長江作澡盆。”小小年紀,即聰慧過人。此外,彭州還流傳著楊慎對佳聯,出錢建牛心山下的寺廟地藏庵等故事。
作為一代詩人,楊慎在彭縣歷史上最大的貢獻集中在他流傳至今的二十多篇詩作中,僅《彭州古今詩詞選》一書就收錄了七首之多。
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及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楊慎兩游丹景山。在盤陀石小酌,在金華寺撞鐘,在牡丹坪醉臥,在鴨綠橋放歌。其七言排律《游丹景山》充滿了詩情畫意,堪稱神來之筆:“苔壁蘿龕大士家,連層蘭若愿王車。招提仿佛梁同泰,景物依稀晉永嘉。鴨綠橋頭歌綠水,牡丹坪上眺丹霞……”四川當代著名書畫家趙蘊玉先生曾應當時彭縣的邀請摘錄楊慎詩中的對偶句“鴨綠江頭歌綠水,牡丹坪上眺丹霞”,鐫刻于鴨綠橋頭,供游人永久地欣賞。
此外,楊慎還借參與撰寫《全蜀藝文志》之機,訪問歸隱九隴家中的云南憲副樊九岡,寫出了《春日訪樊九岡幽居》等傳世之作。
(向上滑動可查看更多↑↑↑)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的主題曲幾乎家喻戶曉,
作者楊慎卻少有人知。

![]()
新都桂湖楊慎塑像(蓬州閑士 攝,圖片來源:四川方志圖庫)
楊慎(公元1488—1559年),字用修,號升庵。明代文學家、學者、官員,明代三才子之首,東閣大學士楊廷和之子。明武宗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狀元及第,授翰林修撰,為官清廉,政績卓著。一生著述宏富,詩文詞曲都有很高的成就,尤以詩詞、小說為最,著作收錄在《升庵集》中。
![]()
作為詩人,
楊慎多次游歷彭州,
也留下了許多動人的詩篇。
本周和彭彭跟隨楊慎的筆墨,
走進天彭牡丹、千年漢柏、摩崖石刻,
以及這山水與文脈共生的“彭派之城”。
兩游丹景山(二首)
丹景樓臺隱翠微,鐘聲杳杳出林扉。
四時谷響通僧梵,萬里天風吹客衣。
對面云山開罨畫,向人花鳥報芳菲。
蒼苔綠字留千古,未覺重來太白稀。
苔壁蘿龕大士家,連層蘭若愿王車。
招提仿佛梁同泰,景物依稀晉永嘉。
鴨綠橋頭歌綠水,牡丹坪上眺丹霞。
環峰霽雪參差見,石徑穿云窈窕斜。
棋局移時敲澗竹,壺觴昨夜醉檐花。
投林偶別聊隨喜,金薤銀鉤墨似鴉。
![]()
楊慎兩游丹景山,
細膩刻畫了當地的自然風光。
“環峰霽雪” 、 “金薤銀鉤” ……
彭州的美,
就藏在這山映丹霞、石留詩痕的丹景畫卷里,
藏在這承千年文脈、融山水靈秀的故土肌理中。
![]()
疊同前韻
春日攜壺上翠微,詩懷浩蕩入林扉。
嵐岑瀑布斜拖練,碧水連云細點衣。
梵閣篆煙常飄渺,霜天草木自芳菲。
年來喜夢江淹筆,百遍豪吟詎肯稀。
![]()
翠微、嵐岑、碧水、霜天......
這些靈動山水堆疊出的,
是楊慎眸中的彭派山水。
攜壺登臨處,詩懷與瀑布,
一同瀉入碧云。
如今我們循著墨跡,
在翠微處重逢——
那些落進瀑布的平仄,
依然在彭州的山谷間日夜奔騰。
![]()
盤陀石小酌
盤陀石剎愿王宮,幾度登依興不窮。
蘭若高僧空翠里,上方清梵遏云中。
停車小酌題崖畔,策杖長歌散曉風。
笑擬東坡留玉帶,山靈識我是豪雄。
![]()
盤陀石是丹景山頂巨石,
為丹景山最高點,
如今又名望鄉臺,
登頂后可以俯瞰湔江河谷。
詩人以“笑擬東坡留玉帶”自比,
用“山靈識我是豪雄”抒懷,
寫出了笑面人生的豁達。
來彭州,登頂丹景山,
與山水做友,忘卻不如意。
![]()
重九日聞金鶴卿、張惟信有彭門之會,疾不克陪
一別黃金萬里臺,孤城三見菊花開,
云移北闕沾恩宴,日遠南山獻壽杯。
抱病江天常闃寂,關心時序獨徘徊。
高人喜共登高會,咫尺彭門阻一陪。
![]()
錯過了與友人的彭門聚會,
楊慎深深遺憾。
對那座城和那場摯友們的歡會,
念念不忘。
如今,這座城記住了楊慎的遺憾,
讓他的詩成了“彭派之城”最美的宣傳語。
![]()
![]()
詩意的土地,
孕育詩意的生活。
在彭州,
每一處山水都有一首詩的重量,
每一寸土地都藏著一段情的深度。
這里不只有山川河水的壯麗,
更有煙火人間的溫暖。
![]()
“聽鑒彭州”欄目在喜馬拉雅上線3年啦!
快去喜馬拉雅搜索“聽鑒彭州”,聽見彭州的聲音!
本期聲音導游
劉恩恩
![]()
成都市朗誦藝術家協會會員
成都市語言藝術協會會員
本期《聽鑒彭州》由
彭州市融媒體中心&成都市朗誦藝術家協會
傾情合作推出!
稿件征集:
稿件要求:稿件主題為“彭州人寫彭州”。主要內容包括彭州的自然風景、歷史人文、經濟社會、民風民俗、美好事物等,可以是一個景點、一家好店、一份美食、一個回憶、一條路、一座山……一切有關彭州的美的事物以及在彭州生活的美好感受,都可以寫成文字向彭彭砸來!
投稿方式:請在您的稿件后附上個人簡介(姓名+年齡+籍貫+聯系方式+個人照片)發送到郵箱:2840955915@qq.com。
聲音導游征集:
報名條件:只要你喜歡朗讀、表述清晰,熱愛彭州、熱愛生活,愿意傳播心中的美好,那就不要猶豫,趕緊來報名吧!
報名方式:請將您的朗讀音頻(3分鐘以內)與個人簡歷(姓名+職業+聯系方式+個人照片),發送到郵箱:2840955915@qq.com。

第269期:
第270期:
第271期:
第272期:
第273期:
第274期:
第275期:
第276期:
第277期:
第278期:
免責聲明:
★品鑒彭州微信公眾號推文內容僅在品鑒彭州今日頭條號轉載,其他平臺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文中配圖支付相應稿費,若不同意使用,請告知刪除!
期數:3543期
文字:侯相宇 劉倩 《瞿上行》《彭州歷代詩鈔》
圖片:劉海清 張勇 喬剛 張鴻
配音:劉恩恩 吳學森
編輯:劉倩 侯相宇 編審:祁文靜
有一種成都生活,叫彭州!
![]()
![]()
![]()
![]()
![]()
![]()
![]()
“品鑒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揚天府文化,傳播城市精神!
親愛的小伙伴們,“品鑒彭州”微信面向全網征集優秀稿件啦!
主辦:彭州市委宣傳部
主編:王玉巖
副主編:楊華 祁文靜
首席編輯:劉倩
責任編輯:梁丹 龍洋
編輯:劉代萱 鄧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體中心
彭州市融媒體中心舉報電話:028一6861135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