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深圳“男生刺死同班女生案”近日開庭,殺害女同學男生及其父親在庭審現場的下跪道歉與案發后半年的冷漠形成尖銳對比,更揭開了一場看似沖動實則預謀的悲劇真相。
這場讓全網憤怒的悲劇,直到10月15日開庭那天,仍在不斷撕開更殘忍的細節:26刀的致命傷口、案發前精準搜索“14歲殺人要負什么責”、事后謊稱“見義勇為”、庭審上抱怨看守所“飯不好吃”,直到聽到“死刑訴求”才突然下跪求饒……每一個細節,都在刺痛著公眾的神經。
![]()
曾女士至今想不通,自己當初的好心,怎么就養出了一個殺害女兒的惡魔。
三年前,鐘某媽媽找到她,紅著眼眶說“孩子爸在外地打工,我每天要加班,實在沒空接孩子”,懇請曾女士接送優優時,順帶把鐘某也接上。看著對方可憐,曾女士一口答應了——這一送,就是整整三年。
每天早上,鐘某會準時等在小區門口,上車時輕聲說句“阿姨好”,下車道聲“謝謝阿姨”,看起來文靜又懂禮貌。只是他很少說話,總是獨自坐在副駕駛,看著窗外發呆,優優和另一個同學陳某某坐在后排討論功課,三年里,三個孩子幾乎沒怎么聊過天。曾女士偶爾還跟丈夫說:“鐘某這孩子挺可憐的,咱們多照顧點是應該的。”
可誰能想到,這份善意在鐘某心里,竟變成了嫉妒的燃料。他嫉妒優優成績永遠是班里前幾名,嫉妒優優爸媽總陪著她寫作業,嫉妒優優身上穿的新裙子、書包里的新文具——這些他沒有的東西,都成了他恨優優的理由。
![]()
2025年4月8日那天,一切都變了。下午5點10分,陳某某爸爸把三個孩子送到小區門口,優優背著書包走向自家樓棟,鐘某卻沒回家,轉身鉆進了旁邊的綠化帶。他從口袋里掏出一把15厘米長的黑色折疊刀,那是他幾天前特意網購的,刀刃閃著冷光。
兩分鐘后,當優優站在單元門前按密碼鎖時,鐘某突然沖了出來,一把抓住她的胳膊,惡狠狠地問:“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優優被嚇得渾身發抖,還沒來得及回答,鐘某就舉起刀,朝著她的背部、胸部狠狠捅了下去。
優優倒在地上,微弱地喊著“救命”,可鐘某非但沒跑,反而又折返回來,蹲下身對著她的脖頸補刀——一刀、兩刀……直到優優再也沒了動靜。法醫后來鑒定,優優身上的創口多達26處,最終因失血性休克死亡,距離她15歲生日,只剩一個月。
![]()
而鐘某呢?他擦了擦手上的血,跑回家對父母說:“我剛才救了個小孩,被壞人砍傷了手。”他媽媽居然信了,還在家長群里發消息:“我家孩子見義勇為受傷了,正在去醫院的路上。”直到第二天凌晨,警察找上門,鐘某還在嘴硬,直到監控視頻擺在面前——視頻里,他行兇、補刀、丟棄刀具的全過程清清楚楚,他才終于低下了頭。
10月15日,深圳中院的法庭里,曾女士穿著一身黑衣服,頭發全白了,半年時間,她瘦得只剩一把骨頭,連走路都需要人攙扶。開庭前,她攥著女兒的照片,手一直在抖:“我就想讓他給我女兒一個說法,給我一個說法。”
可鐘某的表現,徹底擊碎了她最后一點期待。
庭審剛開始,鐘某坐在被告席上,精神頭特別足。法官問他在看守所過得怎么樣,他皺著眉頭抱怨:“里面飯不好吃,床也硬,被子太薄了,一點都不如家里舒服。”他還盼著早點出去,說“想回學校上課,想跟同學一起玩”,從頭到尾,沒提過一句“對不起”,沒對優優的死流露出半點愧疚。
直到曾女士哭著說“我請求法院判處鐘某死刑,我女兒不能白死”時,鐘某才突然變了臉。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對著法官連連磕頭,哭喊著“我不想死,我錯了”,可嘴里說的“錯”,卻只是“我不該讓她閉嘴”“我以為她看不起我”。
更諷刺的是,案發半年來,鐘家從來沒主動聯系過曾女士,沒說過一句道歉,沒提過一分錢賠償。直到庭審當天,鐘某媽媽才匆匆寫了一張紙條,遞到曾女士面前,上面只有寥寥幾句話:“對不起,希望你能原諒我們。”曾女士看都沒看,就把紙條扔了回去:“我女兒的命沒了,你一句對不起就想完事?”
![]()
鐘某的律師還在為他辯解,說“鐘某在學校被霸凌,爺爺去世對他打擊很大,他也是個可憐人”,可這話剛說完,就被優優的老師和同學推翻了。老師說:“鐘某在班里很橫,經常欺負同學,沒人敢惹他,哪來的霸凌?”同學也作證:“他總說優優裝清高,還偷偷撕過優優的作業本,根本不是什么可憐人。”
律師又說“鐘某是未成年人,心智沒成熟,應該從輕處罰”。可誰都知道,鐘某的行為根本不是“心智不成熟”,而是早有預謀——案發前,他在手機上搜索“14歲殺人要負什么責任”“殺人賠多少錢”,還想過買無色無味的毒藥,只是沒買到才選了刀;作案后,他又連夜刪除了所有瀏覽記錄,試圖掩蓋罪行。他算得清清楚楚,自己是未成年人,就算殺了人,也不用判死刑。
現在,案件還沒當庭宣判,但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殺人罪要負刑事責任,但不能判處死刑,也就是說,鐘某最多只能判無期徒刑。
這個結果,讓曾女士崩潰了。她在法庭上近乎嘶吼:“誰的命不是命?我女兒那么陽光,那么優秀,她才15歲,還有好多夢想沒實現,憑什么他殺了人,就能因為‘未成年’躲過死刑?”
是啊,憑什么?
優優原本計劃中考后,跟爸媽去新疆旅游,她還在日記本上寫著“想考師范大學,以后當老師”;她喜歡畫畫,房間里貼滿了她畫的畫,有小貓、有向日葵,還有一家人的全家福;她甚至還跟媽媽說“以后要好好孝順你和爸爸”——可這些美好的未來,都被鐘某的26刀徹底碾碎了。
而鐘某呢?他就算判了無期徒刑,以后也有可能因為“表現好”減刑,說不定20多年后就能出來,重新開始生活。可優優呢?她永遠停在了15歲,永遠失去了長大的機會。
曾女士現在每天都會登錄優優的微信,跟“女兒”聊天。她會發“媽媽今天做了你愛吃的紅燒肉”,會說“媽媽想你了”,然后自己對著手機哭很久。她說:“我不敢刪她的微信,好像這樣,她就還在我身邊一樣。”
這場悲劇,也給所有家長敲響了警鐘:不要以為孩子小就不會有壞心思,那些藏在“禮貌”“文靜”背后的嫉妒和惡意,可能比成年人的壞更可怕;更不要讓“未成年”成為惡魔的保護傘,法律是為了保護好人,不是為了縱容壞人。
![]()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支持曾女士,希望能重判鐘某,也希望能修改相關法律——當未成年人犯罪手段越來越殘忍,當他們明知故犯、精心策劃犯罪時,“未成年”這三個字,就不該再成為他們逃避死刑的理由。
畢竟,優優的26刀,每一刀都扎在人心上;曾女士失去女兒的痛,不是一句“他是未成年人”就能抹平的。我們期待法律能給優優一個公道,給所有受害者家庭一個公道,更希望這樣的悲劇,永遠不要再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