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社會的職業變化。說到這個話題,大家可能第一反應,就是AI的沖擊。現在AI技術的爆發,讓這個問題關注度更高了,很多人都在擔心,自己現在的工作是不是有一天會被AI取代?這個問題,這本書也回答得很透徹。打包、裝卸、收銀這些工作確實更容易被AI取代,因為這些工作標準化、流程性很高,但還有一些工作是不太容易被AI取代的。那什么樣的工作是不容易被AI取代的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弄清楚,工作里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么。其實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一定程度上是一個人愿意承擔風險、靈活地思考,以及做出復雜決策的能力。現在很多人會抱著找個“鐵飯碗”的目的,把穩定當成一個優先級特別高的價值,希望自己找到一份永不失業的工作。但,這個愿望可能是不切實際的,未來可能會有很多的變化,現在的鐵飯碗,之后可能也會消失。如果過度追求穩定和安全,其實反而是讓自己處在了一個脆弱的狀態里。去培養始終能夠適應變化的能力,反而是更有競爭力、更安全的。
除了科技進步帶來的AI沖擊,第二個很重要的趨勢,就是更多元,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會和不同的人一起工作,比如不同文化背景、持不同價值觀的人,因為分工越來越細,可能打交道的環節也會越來越多。這就會涉及如何跟不同思維方式的人合作。比如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可能觀念就完全相反,這樣就很容易產生沖突。這是很多人成年之后可能也沒來得及補上的一課,在價值多元,沖突變多的情況下,合作還有可能嗎?合作能以怎樣的方式進行?
這個問題其實很前瞻,但答案也同樣不是能靠思考獲得的,而是在遇到沖突,試著解決沖突,同時還能把合作推進下去的嘗試中,逐漸浮現出來的。在講溝通能力時,強調的是除了有意識地關注他人的需要之外,還要表達自己的意見。現在“主體性”這個詞特別流行,因為假設你把一件事完全看成了服務別人的需求,確實會很容易覺得沒勁。
![]()
會溝通其實是合作的重要前提,如果你認同一件事在大的價值方向上是有意義的,那在這個過程中就是在以主體的方式合作。雖然大家的想法會有不同,但我不是乙方,也不是只為了他人的目標服務的,大家的想法大概率會有一個最大公約數,我們去找到它,再把事情往后推進。想要告訴大家的,就是你的想法也很重要,不要做那種很乖的好孩子。
當然做到這一點也并不容易,它要求你足夠自信。怎么樹立自信,這件事說是人生最重要的一課也不為過。作者想要告訴大家,孩子小的時候,其實都是天不怕地不怕,很有自信的。自信之所以變弱,可能是跟我們后來的處境或者經歷有關。那怎么樣去培養自信?一些很具體的建議,第一就是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評價,不用為學不好的科目和做不好的事情自卑,就算也有很多做不好的事,人生足夠長,長到有無數的變化在等著你,所以你不會因此產生多大的問題,在自己擅長的事情上多下功夫就好。第二就是不用試圖一個人做好所有的事情,學會和別人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就好。一個人把所有事情都完成,這或許可以算是一項能力,但不見得是一定要擁有的一項能力。世界上沒有無所不能的人,我們也不必成為那樣的人。
第三個趨勢是長壽。長壽意味著人們健康工作的年限可以很長。本來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只有40年,壽命延長之后,可能可以延長到80歲,和從前一直在做一種工作不同,從20歲到80歲的過程中,一個人一方面可以工作,中間還可以繼續求學,還可以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當然,這建立在大家已經認同工作是人的一種需要,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基礎上。不然想到要工作到80歲,一定已經痛苦不堪了。但反過來,你可以想,人生還長著呢,我們對工作和事業的定義完全可以更豐富一些,沒有什么是既定不變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