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zonamilitar網10月15日報道,在10月14日于川崎重工業神戶造船廠舉行的儀式上,日本海上自衛隊慶祝了第六艘“大鯨”級新型攻擊潛艇下水。這艘新型艦隊潛艇被命名為“蒼鯨”,舷號SS 518,其主要特點之一是配備了新型川崎12V 25/31柴油發動機,同時也是該機構首批設有女性專用設施艦船之一。
詳細而言,該潛艇的下水標志著這艘東京耗資逾736億日元(約合4.84億美元)建造的艦船實現了重要里程碑,預計將于2027年3月服役。值得一提的是,這艘“大鯨”級六號艦將是海上自衛隊首艘以“蒼鯨”命名的艦船,其在日語中意為“藍鯨”。
![]()
至此,該艦標志著海上自衛隊朝著組建八艘“大鯨”級潛艇艦隊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旨在強化其在印太地區的威懾能力。截至目前,該機構已于2022年3月將首艘“大鯨”號(SS 513)投入使用,隨后于2023年3月列裝“白鯨”號(SS 514),次年3月列裝“迅鯨”號(SS 515)。此外,今年3月又新增“雷鯨”號(SS 516),目前正對預計2026年入列的“長鯨”號(SS 517)進行最終測試。
回顧該級潛艇特征:每艘艇長84米,寬9.1米,排水量3,000噸。新潛艇可容納70名船員,聲納系統搭載高性能ZQQ-8型。武器系統配備18型魚雷(較此前使用的89型在推進與目標探測方面有改進)以及射程284公里的UGM-84L“魚叉”Block II反艦導彈;近期消息稱還將加裝新型12式反艦導彈。
![]()
關于前文提及的推進系統細節需著重說明:“大鯨”級目前存在兩種不同推進系統,自第三艘艇開始出現變更。具體而言,“迅鯨”號之前采用兩臺川崎12V 25/25SB柴油發動機作為主動力,從“雷鯨”號開始則更換為前述川崎12V 25/31型。此項變更是為了適配能效更高的新型通氣管發電系統,可使航速達20節。
更重要的是,“大鯨”級成為首款采用新型鋰離子電池替代傳統鉛酸電池的潛艇,電池由本土企業GS Yuasa開發。此舉意義重大,使日本成為首個在攻擊潛艇上集成此類電池的國家,預計韓國在建的KSS-III Batch-II潛艇將成為第二個采用類似方案的水下作戰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