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元宵節晚上,上海市政協舉辦了一場聯歡晚會。
程之照常登臺,唱了一段《盜御馬》的選段,還為一位好友操琴。
臺下掌聲不斷,觀眾完全沒料到這竟是他的謝幕演出。
![]()
就在下臺不久,他臉色驟變,突然倒在后臺,送醫時已無力開口。
從發病到停止呼吸,整個過程不超過二十分鐘。
他用一生站在舞臺上,最后一刻,也沒離開。
程之的一生,像一部交織著反派角色、戲劇人生與親情缺席的劇本。
![]()
只是這一回,他再也沒有機會謝幕。
對大多數觀眾來說,程之是那個在86版《西游記》中抱著袈裟喊“我的寶貝”的金池長老。
也是《雞毛信》中讓人恨得牙癢癢的歪嘴偽警。
是《紅日》、《太太萬歲》里讓人不寒而栗的軍官與小混混。
![]()
可這些只是他的角色,而不是他本人。
現實中的程之,是觀眾眼中最溫厚的老先生,同事口中最敬業的演員,社區活動里的活躍分子和相聲舞臺上的驚喜嘉賓。
更是一位為了兄長、將親生兒子“拱手相送”的弟弟。
![]()
也是一位,直到去世那一刻才聽到兒子叫他“爸爸”的父親。
程之的前半生,一直活在掌聲里。
從小在京劇世家長大,六歲拉胡琴,八歲唱電臺,十歲已是“小大花臉”。
祖父程頌萬是岳麓書院的監督,父親程君謀是京劇界赫赫有名的“老譚派”傳人。
![]()
家里人能唱、能演、能配樂,一家人自組京劇團,假期就在大花園自演自賞。
他無師自通,京胡拉得溜,京劇唱得響,那個時候連廣播臺都請他演出。
程之家里從來不缺文化氛圍,卻唯獨不希望他走文藝這條路。
程之卻偏偏不信命。
![]()
1944年,他考上復旦大學經濟系,是當時不折不扣的高材生。
家里人以為他總算是要走“正道”了,可他卻偷偷辦了退學手續。
將原名“程會春”改名程之,報名參加上海劇藝實驗劇團考核。
沒人知道他為什么要走這條路。
![]()
也許他自己也沒想太明白,只知道,那是他愿意為之付出一生的方向。
從話劇起步,到電影演出,再到上影廠臺柱,程之一口氣演了上百個角色。
真正讓他火出圈的,偏偏是一個個反派人物。
別人不愿演的角色,他搶著演、反復琢磨。
![]()
反派成了程之的標簽,也成了他的護身符。
《我這一輩子》中的局長“胡理”讓他獲得銀質獎章,《紅日》里的國民黨高官“董耀宗”一個眼神就能演出人性掙扎。
程之飾演的角色從不張牙舞爪,卻能笑里藏刀。
人前儒雅,人后陰狠,那種平靜里裹著毒的勁兒,嚇得孩子一見他就繞路走。
![]()
可舞臺下,他是個不折不扣的老好人。
1985年,程之自編自導的《名優之死》感動了全國觀眾,一位失子女教師看了擊鼓那一段,重燃了生活信念,專門寫信感謝他。
他回信,還寄去了鼓聲錄音帶,后來這位老師又寄來一面錦旗,上書四個字——觀眾愛您。
程之吧這面錦旗掛在家里最顯眼的位置,說一輩子也不拿下來。
![]()
他愛觀眾,也愛家庭。
年輕時和妻子郭葆景結婚,一生育有三個子女,還被評為五好家庭,是不折不扣的模范夫妻。
兩人從未鬧過矛盾,育兒、敬老樣樣親力親為。
但也是因為這份對家族的責任感,讓夫妻倆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決定。
![]()
1963年,程之夫婦又添一子,夫妻倆喜笑顏開,給孩子取名程前。
寓意很簡單,希望他能前程似錦。
可程之的哥哥膝下無子,眼看弟弟兒女雙全,心里滿是落寞。
程母看不過眼,做主把剛滿15天的程前過繼給大兒子程巨蓀。
![]()
程之前后掙扎了很久,作為父親,他不忍,作為兒子,他不能不從。
那年冬天,程前換了戶口本,換了父母,也從此改口叫程之“三爸”。
沒人告訴程前真相,直到他14歲時,鄰居一句玩笑,刺破了這層窗戶紙。
![]()
他跑回家,哭著問養母。
得知真相的那一刻,他像被整個世界拋棄了一樣。
從此,程前變得自卑,敏感,不愛說話。
高中畢業他沒有參加高考,便早早進入社會。
![]()
卸貨、做鉗工、被排擠、被冷落,程前一次次跌倒再爬起。
直到一次探親,他終于見到程之。
那年,程前已經二十出頭,身形高大,五官英俊,站在人群里格外出眾。
程之一眼就認出他了,像是看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
![]()
他讓兒子試試考表演,結果話劇團錄取了他。
從那以后,程前開始了自己的表演生涯。
沒過多久,他又被選中當主持人,意外轉型,竟然一步步成了央視的王牌主持。
![]()
《天涯共此時》、《正大綜藝》、《春節聯歡晚會》,處處都有他的身影。
媒體說他是“央視一哥”,與趙忠祥并列,北有老趙,南有小程,程前成了主持界的標桿。
他用十年打下的事業江山,卻始終不愿叫程之一聲“爸爸”。
程之理解,也不多說。
![]()
他悄悄給兒子買了比工資還貴的皮鞋,也從不缺席他成長的每一場表演。
直到1995年元宵節那晚,程前接到父親病逝的消息,第一時間飛到上海。
他跑進太平間,小心翼翼地靠近,跪在父親耳邊。
輕輕地,喊了一句:爸爸。
![]()
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對程之喊出這個詞。
程之無法回應。
可他眼角的一滴淚,仿佛已經聽見了這聲遲來的呼喚。
那一刻,父子之間所有的誤解、距離和錯位,都在一滴淚中化解開來。
![]()
程之前半生將兒子過繼,為的是成全哥哥、成全母親、成全家族。
程前后半生努力拼搏,是想要證明:自己并不是那個被放棄的孩子。
他們都沒有錯,卻也都失去了太多。
人生如戲,偏偏沒有重拍的機會。
![]()
程之在世時,從未聽到程前叫他爸爸,程前知道真相后,再也叫不出“爸”這個字。
一句話跨越了三十年,一滴淚洗凈了前半生。
有人說遺憾也是一種人生,可這樣的遺憾,說出口,誰都難安。
程之一生演過百余角色,大多是壞人,可現實里,他是最溫柔的父親。
![]()
程前一生站在聚光燈下,直到最后一刻,才卸下內心的包袱。
程之走后,程前在自傳《本色》里寫下這樣一句話:我這一生,從沒叫過他爸爸,可他,一直在當我的父親。
這聲“爸”,雖然遲到了32年,但這個字卻比千言萬語都真、都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