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城市進入地鐵時代,往往意味著城市交通迎來一個嶄新的階段;同時,市民的出行也獲得極大的便利,大大加強了市區之間的人口和物品流通,有利于經濟的發展;此外,地鐵往往會增加更多的就業崗位,一條 30 公里長的地鐵線路可提供 1800-2400 個長期運維崗位,5 條線路就可以解決上萬人的就業問題,這為當地解決不少社會問題。
因此,修建地鐵幾乎是每個城市達到一定的發展高度后的必然選擇。
然而有這三座城市,明明GDP已經破萬,卻遲遲未修建地鐵。
首先是唐山,這個24年GDP破萬的城市,是華北的重工業城市。然而,由于唐山地處地震活躍地帶,其修建地鐵的成本可能是其他城市的2倍還多,這也讓唐山無緣成為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
唐山
![]()
其次是煙臺,山東GDP第三強市,人均GDP也非常高。同省的濟南和青島都已經開通地鐵了,煙臺卻只能“望地鐵興嘆”。
最后是泉州,GDP曾連續22年位居福建之首,早在五年前就已經破萬億,經濟成就在地級市中高居前五;眼瞅著常州、溫州、南通等不如自己的城市紛紛都開通地鐵, 泉州的地鐵時代似乎遙遙無期。泉州市區經濟和人口不強,下屬縣市有5個百強縣,假如哪一天晉江或石獅重新劃區,泉州市區迎來擴容,那么還是有機會修建地鐵的。
泉州
![]()
當然,一個城市的發展絕不是只看高樓大廈、道路寬闊、地鐵交通等硬件條件,更多地還是在于提升老百姓福祉,充分保障老百姓的各項生存和發展的權益。
對此,你怎么看呢?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