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內容請下滑至文末查看】中美博弈的國際格局下,柬埔寨以 “中立” 為根基走出獨特發展路。從冷戰拒軍事綁定到如今平衡大國關系,這個東南亞國家打破小國淪為棋子的宿命。2024 年其與中方貿易額達 178.3 億美元,同比增 20.7%,這樣的中立智慧能否成為中小國范本?柬埔寨的中立戰略貫穿歷史,1953 年獨立后西哈努克親王頒布《中立法》(Neutrality Law),明確不參與軍事聯盟,成功避開冷戰地緣沖突。1965 年面對美國炮擊,該國以斷交強硬回應,堅守中立立場,這一原則至今寫入憲法。新時代背景下,柬埔寨將中立轉化為務實策略,與中方合作中,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創造 3.2 萬個崗位,“魚米走廊” 項目提升農業產能,柬農產品借自貿協定進入中國市場。 同時,其對他國保持開放,卻堅決拒絕軍事基地入駐等綁定條款,始終以國家利益為核心。數據顯示,該國近年 GDP 年均增速保持在 6% 左右,中立政策為經濟發展提供穩定環境。 柬埔寨的實踐證明,中小國家無需在大國博弈中選邊站隊。堅守中立底線,以互利共贏替代陣營對抗,既能維護主權尊嚴,又能獲取發展動能。這種 “不做棋子、爭做伙伴” 的智慧,為全球中小國家在復雜地緣格局中實現自主發展提供了寶貴借鑒。
信息源引自:網易新聞——《中國又一鐵哥們,將20%海岸線租給中國99年,此舉有何戰略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