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呀,我覺得可以從“中國 - 東盟共同體”這里先入手。云南呢,在這個共同體里應該能起到一個中心樞紐的關鍵作用。我一直這么認為,臺灣就像咱們中國通往太平洋東邊的那個重要大門,而云南呢,就是咱們中國通往印度洋西邊的關鍵大門。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可不是一下子就能成的,得慢慢來,從什么都沒有開始,一點點發展壯大,從少到多,最后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緊密的整體。所以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中國 - 東盟共同體”開始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云南在這個共同體里,就是那個特別重要的樞紐位置。
![]()
云南在中國的地緣政治、經濟、軍事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早在八十多年前的抗戰時期,著名的滇越鐵路、滇緬公路、史迪威公路、駝峰航線,成為決定中國抗戰勝敗生死的物資大動脈。歷史早就給了我們一個答案:云南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在中國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以前啊,云南就像是中國的一座堅固堡壘,專門用來抵御外面敵人來侵犯。到了現在呢,云南在中國全球戰略里處于很靠前的位置,它就像一條重要的紐帶,把中國和東盟緊緊連在一起。而且呀,云南還是咱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時,處在最前面的那個關鍵樞紐呢。
作為與越南、老撾、緬甸直接接壤的邊疆省份,云南在“十四五”期間以1.3萬億元貨物貿易總值的亮眼成績,成為中國—東盟經濟合作的 “黃金紐帶”。依托地緣優勢與開放布局,云南通過通道升級、貿易提質、產業協同,為東盟經濟注入穩定增長動能。
![]()
以云南作為中國-東盟的陸地通道,成為中國-東盟的 貿易大動脈。
云南以中老鐵路為核心,織密對接東盟的立體交通網。開通僅僅4年,就累計運輸貨物超6627萬噸,跨境貨物覆蓋東盟19國。云南邊境的28個口岸,與東盟國家形成了“1+3+4+N”格局,貨運通關能力從3800萬噸躍升至8000萬噸。
磨憨鐵路口岸現在成了咱們國家跟東盟貿易往來中最大的鐵路口岸,而且還拿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給的國際衛生陸港認證呢。另外啊,中越紅河界河大橋已經動工開建了,瀾滄江往湄公河那邊的航運也搞起來了,這樣一來,東盟的商品就能通過“水路和陸路一起運輸”的方式,很快地進入咱們中國的市場,物流成本平均能降下15%呢。
![]()
云南與東盟的貿易升級,激活雙向市場活力。
云南農產品出口連續領跑西部,948.2億元出口額中,蒙自石榴、普洱茶葉等借河口口岸“綠色通道”,當日即可抵達越南市場。云南還創新邊民互市模式,22萬邊民通過188個合作社參與貿易,80家落地加工企業實現東盟原料 “就地增值”。
迄今為止,云南的跨境電商海外倉從9國擴展至33國。昆明(磨憨)集散中心成為東盟熱帶水果進入中國的樞紐,推動雙邊貿易結構從資源初級交換向高附加值轉型。
![]()
云南與東盟國家的產業協同,深化了區域經濟融合。
在瑞麗和河口這些地方規劃建設沿邊的產業園,推行一種“一個企業、兩個國家、兩個工廠”的模式,像雅戈爾這樣的企業就被吸引過來在這里落地發展了,這還帶動了東盟那邊上下游相關配套產業的興起。
另外在綠色能源這塊,云南有14條跨境的電力聯網線路能穩定地輸送電力,給老撾、緬甸提供清潔能源,幫著東盟國家往綠色發展的方向轉型。
此外,以云南作為7個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與東盟125個國際聯合創新平臺聯動,在冶金、農業等領域實現技術共享,推動區域產業鏈一體化。
![]()
從政策溝通到民心相通,云南與9個東盟國家建立12對合作機制,59對友城搭建人文橋梁。
“十四五”期間,云南用開放實踐證明,邊疆省份不僅能成為區域經濟協作的發動機,更能成為“區域共同體”的樞紐。謀劃和推動“中國-東盟共同體”,應該開始啟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