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東梅是最像毛主席的毛家后人,尤其是下巴上那顆特別的痣。不過留學美國時,孔東梅直言:“除了大使李肇星,沒人知道我是毛主席后人。”
![]()
孔東梅有著怎樣的經歷?
孔東梅是李敏的女兒,毛主席的外孫女,也是和毛主席長得最像的毛家后代。但是毛主席卻從未和孔東梅見過面。
1972年,孔東梅在上海出生,李敏去北京時,給毛主席帶去了孩子的照片,毛主席為她取名“東梅”,包含了他名字里的“東”和他最愛的“梅”,可見毛主席對這個未曾蒙面的外孫女十分喜愛。
孔東梅是在外婆身邊長大的,她只在照片上見過外公。毛主席去世時,孔東梅才4歲,再加上那幾年時局特殊,連李敏都很難見毛主席一面,所以孔東梅沒有機會見外公。
![]()
1999年,孔東梅獲得出國留學的機會,她拎起皮箱飛往美國,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國際傳播與媒體研究碩士學位。
下了飛機,周圍是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陌生的語言,沒人知道她是毛主席的外孫女,她只是孔東梅。
剛到美國時,孔東梅內心是忐忑的,十分想家,這時李敏給她寄來《我的父親毛澤東》一書,這本書伴她走過了最初那段難熬的時光。
從書中孔東梅看到了很多自己不曾知曉的歷史,被里面那些真實感人的故事打動,那段紅色歷史讓她的心情久久無法平靜,她為自己的家族感到自豪。
![]()
適應了美國的環境后,孔東梅開始享受這樣的生活,她說:“除了大使李肇星,沒人知道我毛家后人的身份,我如滄海一粟,淹沒在茫茫人海中,這反而讓我能夠安靜下來,好好認識我的家族、血脈。”
在美國,孔東梅發現這里的青年都積極參加愛國活動,對歷任總統都有一定了解。
這深深觸動了孔東梅,她突然覺得,或許自己應該為家族和國家做點什么。她開始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向周圍的朋友講述偉人毛主席,講述中國的紅色文化。
回國后,孔東梅決定創業,成立北京東潤菊香書屋有限公司,研究百年毛家和紅色文化,以出版、傳媒的方式來宣傳。
從公司的名字不難看出,孔東梅在以另一種方式紀念毛主席。“東”是毛主席的名,“潤”是毛主席的字,“菊香書屋”是毛主席建國初期的寓所。
孔東梅一直很低調,她只想做個普通人,但是為了這意義重大的事業,她走到了人前。
![]()
2003年,孔東梅出版書籍《翻開我家老影集》,首次公開了自己的身份。
為了了解更完整的家族史,孔東梅走訪了很多地方,所以寫的書深受歡迎。
事業有成后,孔東梅又將目光放到慈善事業上,2015年成立東潤公益基金會。
對于孔東梅來說,“毛主席孫女”這個身份代表著責任,所以她將慈善作為事業,為此投入大量心血。
毛主席雖然不在了,但是他的精神在后代身上得到了延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