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被稱為“史上最火”的超級黃金周,全國堵成一條長龍。
有人擠在黃山索道口一等就是三小時,有人在張掖丹霞拍照拍到天黑。
朋友圈里,人人都在旅行;后臺數據里,卻是另一番光景。
酒店不滿房,民宿降價無用,旅行社的電話靜得可怕。
那些本該在假期賺到“全年利潤”的人,今年成了第一批“血虧者”。
![]()
他們來自不同地方,南方海邊的小城、西南的古鎮、西北的荒漠線。
他們曾在旺季滿心歡喜地調高價格,如今卻一夜回到解放前。
這場假期,看似熱鬧,卻讓許多老板明白一個冷冰冰的現實:
中國的旅游業,正在進入一個徹底變軌的時代。
01
李晨是廣東陽澄鎮一家景區酒店的經理。
往年國慶,他最忙的是協調清潔、增派人手、備足早餐。
今年他提前兩周上調價格,滿心以為能趕上報復性出游的紅利。
節前幾天,訂單確實暴漲,房態幾乎全被鎖定。
可到了10月1日凌晨,后臺的退單提醒開始接連跳出。
臺風帶來的陰雨一連下了六天,游客的腳步被徹底按住。
![]()
李晨守在電腦前,一天改價七八次。
早上降價吸引流量,中午改套餐推會員,晚上再拼團秒殺。
但無論怎么調,入住率始終卡在三成左右。
他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傍晚在停車場看到一排新能源車。
車里有情侶、有家庭,打開后備廂鋪上床墊,插著電源、開著投影。
他們就在雨聲里泡著掛耳咖啡、看電影、拍短視頻。
而酒店大堂空無一人,只剩前臺燈光孤零零地亮著。
他后來總結說:“天氣只是導火索,真正的問題是,人還在出游,但已經不再需要酒店。”
02
比起南方的雨,西南的張祺則輸給了人太多。
他在云南玉河古城經營一家十間房的小院。
那是幾年前他從成都辭職后來開的店,院里有石板小路和山茶樹,一直主打“慢生活”與“情調”。
為了迎接今年的長假,他花了八十多萬元重新裝修,連窗簾布料都從法國進口。
節前預訂火爆,價格也一路漲到一千五一晚。
可節后一開門,他才發現人潮并沒有變成生意。
游客的確多,但大多只是路過。
![]()
他們白天在古城拍照、打卡咖啡館,晚上卻開車離開,有的干脆睡在車里,或在湖邊露營,民宿成了背景板。
張祺說,以前民宿是“逃離城市”的象征,如今反而成了城市的延伸。
裝潢越精致,越顯得矯情。
客人追求的,不再是住得美,而是活得自在。
他苦笑著說,今年的民宿不怕沒人訂,怕的是訂了又退;不怕價格高,怕的是客人根本不在意住哪兒。
這座古城看起來依舊熱鬧,唯獨對民宿主而言,它的心跳已經慢了下來。
03
在蘭州以北三百公里的銀崖市,趙衡經營一家旅行定制社。
他做的是“青甘環線小團”,往年國慶都忙得人仰馬翻。
但今年,他的電話幾乎沒響過。
趙衡習慣早起看數據,今年第一天開門,他驚訝地發現后臺一片空白。
景區門票依舊搶手,茶卡鹽湖、莫高窟、張掖丹霞的流量全爆表。
但游客幾乎全是自駕。
![]()
新能源車的普及讓路線更自由,露營裝備的平價讓住宿變可選。
趙衡的客戶,變成了自己規劃行程的司機。
很多人開著車穿越戈壁,帶著鍋碗瓢盆和移動電源,晚上就在停車場過夜。
他曾開車經過敦煌郊外一個營地,看到上百輛車排成一條弧線,車燈亮著,像一個發光的城市。
那一刻他突然明白:這些人其實就是他過去的客戶,只是他們不再需要旅行社。
“以前我們賣路線、賣體驗、賣安心,現在大家要的,是掌控感。”
他說這話時沒有怨氣,反而像在接受一種必然。
因為他清楚,這不是生意的低谷,而是模式的終點。
04
從宏觀數據看,今年的黃金周確實前所未有,全國跨區域流動超過三億人次,公路出行占九成。
酒店集團的預訂量上升,民宿平臺的訂單增長三成,五鉆酒店甚至出現翻倍。
但數據的熱鬧掩蓋了利潤的冷寂。
過去十年,中國民宿從三萬家暴漲到三十萬家,八成長期虧損。
供給的瘋狂膨脹讓價格戰成為常態。
算法推動曝光,但同時壓低利潤;消費者比價更精細,稍貴二十元就被放棄。
游客結構也在變化,他們不再為度假感買單,而是為自由感買單。
能自己來,就不愿被安排,能少花,就絕不多付。
自駕露營的興起,讓汽車變成了新的住宿。
![]()
車宿區、露營地、服務區停車場,成了新的消費節點。
取代酒店的,不是別的酒店,而是一場從“固定”到“流動”的生活革命。
在這場遷移中,旅游行業的權力關系被徹底改寫。
酒店、民宿、旅行社,這些原本掌握話語權的中介,被悄然擠出主舞臺。
利潤轉向汽車品牌、戶外裝備、電源廠商與短視頻博主。
從“目的地經濟”到“過程經濟”,行業的重心正在轉移。
看似是游客的選擇,其實是一場系統的再分配。
黃金周依舊存在,只是換了贏家。
05
假期的最后一晚,李晨坐在空蕩的酒店大廳,張祺關掉院子的小燈,趙衡在賬本上劃掉最后一筆虧損。
他們都沉默著,仿佛同時意識到同一件事,那個靠“人多”就能賺錢的時代,結束了。
人還在路上,但旅行已經變了。
住哪里、怎么玩、怎么走,都由自己決定。
對游客來說,這是一種自由;對商家來說,卻是一種失重。
![]()
當住宿、導游、套餐這些舊結構被拆解,旅游業真正迎來了屬于消費者主導的時代。
“黃金周”仍在,只是光芒換了方向,舊的繁榮退場,新的秩序正在重建。
這一批血虧的老板,也許只是被浪潮推早了一步。
可從更長遠的時間線看,他們的虧損,恰恰是下一個行業進化的起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