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瑤瑤
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安徽安慶,一起參觀拜訪位于長江邊上的迎江寺,一起分享迎江寺的美麗風景,分享關于迎江寺和振風塔的相關歷史文化知識,分享參觀拜訪詳細的游玩攻略,希望對準備前往迎江寺參觀游玩的朋友有所幫助。(感謝朋友們關注我們,我們一起欣賞各地美景,了解地方美食和特產!)
![]()
一是安慶迎江寺情況簡介
迎江寺,坐落于安徽省安慶市沿江東路,瀕臨長江,被大家稱為“萬里長江第一塔”的振風塔便是此寺院的一個塔。據記載迎江寺始建于北宋開寶七年,剛開始時此寺名叫萬佛寺,是長江沿岸的著名古剎。寺內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殿、藏經樓等,其中振風塔以其精巧結構和“塔影橫江”的奇景而聞名于國內外。山門兩側各置重達3噸的鐵錨,寓意鎮城之船,為寺內獨特一景。
二是安慶迎江寺的主要看點
振風塔:塔高七層,可盤旋而上,每層格局不同。據說振風塔在建造之前安慶這個地方一直不出人才,當時安慶的知府叫王宗徐,就是如今寺內璧畫上的一位人物,他心想不出人才的原因可能是長江把安慶的文風給吹散了的原因,為了聚集文氣以振文風,所以把此塔取名叫做振風塔。說來也怪,自從振風塔建成以后,安慶這地方那是人才輩出,比如父子雙宰相的張英和張廷玉,還有明代的哲學家思想家方以智等許多人才,據記載從振風塔建好開始,安慶歷史上一共出了200多位進士,其中有8位狀元。
振風塔一大二高和三妙特點:一大是指振風塔它是七層八角的設計,遠看過去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圓錐體插在長江的邊上,非常的壯觀,而塔璧是雙層的,相當于外面一個塔,里面還套著一個小塔,是雙層的套裝,里面的空間很大。據傳說在抗戰時期,因為安慶即將淪陷,當時把很多的文史資料和書籍全部都藏在振風塔的第三層,而游客還照樣上去參觀,直到抗戰勝利,日寇都沒有找到這些藏書。二高指的是塔的高度,它達到了60.86米,是僅次于河北的開元寺磚塔,它是全國第二高的古磚塔,長江上的船只在十里之外就能看到此振風塔。三妙指的是登塔就像進入到了迷宮里面一樣。此塔共有臺階168級,里面最值得看的是三樣東西,一是碑刻,二是佛雕,三是壁畫。
![]()
大雄寶殿:據說“大雄”是佛教徒對于教主釋迦摩尼的尊稱,有勇士的含義,殿內有一口大鐵鐘,據說在每天凌晨和晚上各撞擊一次,叫做普同鐘。寺內每天凌晨是先敲鐘,后敲鼓,晚上是先敲鼓,后敲鐘,這個叫做晨鐘暮鼓。
鐵錨:在迎江寺大門的兩側各放置一個重達3噸重的鐵錨,據傳說安慶的地形像一條船,振風塔就像這只船上的桅桿,如果不把這條船用巨大的鐵錨固定住,安慶就會隨著長江之水飄流直下,于是在迎江寺的大門兩側各放置一個鐵錨,以此固定住整個安慶,讓這里的人們才能安居樂業的生活。
![]()
三是安慶迎江寺參觀交通指南
火車或高鐵:可以乘坐火車或者高鐵抵達安慶站后,換乘公交車7路或者10路直達“迎江寺”站。
自駕:可以導航至“安慶迎江寺”,周邊有停車場。
朋友們,以上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妥之處或者沒講到的地方,還請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感謝!(配圖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訴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