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把古典詞作比作一場千年雅集,詞牌便是入場賓客的名帖。有的名帖燙金灑翠,如《念奴嬌》《水調歌頭》,名家填來,總能引出滿座喝彩;有的名帖卻蒙塵已久,紙頁泛黃,鮮少有人敢輕易落墨——比如“憶秦娥”。
這詞牌生得極美,名字里裹著秦地的月光與古調,偏生自帶三分冷冽。自盛唐李白一首《憶秦娥·簫聲咽》一現驚鴻后,千余年過去,能填出幾分味道的寥寥無幾,經典更是屈指可數。
![]()
“憶秦娥” 的詞牌名來源藏著凄美傳說。
春秋時期秦穆公之女弄玉,精通音律,尤愛吹簫,后嫁與善吹簫的仙人蕭史為妻。秦穆公為二人筑鳳臺,夫妻二人簫聲引得鳳凰來儀,隨即乘鳳而去,只留下空寂的秦樓與無盡的悵惘。
因此 “憶秦娥” 從誕生之初,便浸染了離別、追憶、歲月流逝的悲傷蒼涼的曲調。
另外該詞牌全詞四十六字,雙調,上片五句三仄韻,下片五句四仄韻,且須用三字疊句。更棘手的是,它多押入聲韻,短促如裂帛,似急雨打芭蕉,天然帶著沉郁頓挫的聲情。
這樣的詞牌,能放大悲傷的感染力,同時也對詞人的功力要求極高,情感稍弱,便被格律壓得喘不過氣,否則就沒有那種意境。
李白的作品便將個人離愁與歷史滄桑水乳交融,意境蒼涼壯闊,將其推向了”無法超越“的巔峰。
后人如李清照、賀鑄這樣的大家也有填它,可要么失了格律的魂,要么丟了意境的骨,也只在“小我”離愁里打轉,格調不高,以至于被人遺忘。
![]()
“憶秦娥”,彷佛成了文人心里的“詞牌禁區”。
歷史的有趣,常在于“破局者”的出現。
1935年,遵義會議后的紅軍,剛掙脫“左”傾錯誤的枷鎖,便迎來了婁山關戰役。這是長征以來最慘烈的戰斗之一:寒風卷著硝煙,子彈擦著耳際,紅軍戰士在懸崖峭壁間沖鋒,終于重奪這座“一夫當關”的天險。
這一戰,打破了敵人的圍追堵截,為長征開辟了新的道路,更讓迷茫中的紅軍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其意義非凡。
戰后毛澤東站在婁山關的殘陽里,胸中翻涌的,早已不是個人的小悲喜。于是有感而發,寫下了《憶秦娥·婁山關》這首詞。
《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開篇寥寥七字便勾勒出一幅冷峻蒼茫的行軍畫面。
深秋的西風猛烈地呼嘯,遼闊的天空中,大雁的啼叫聲劃破寂靜,黎明前的寒霜之上,一輪殘月懸于天際。
![]()
“霜晨月” 的意象在古典詩詞經常出現,溫庭筠《商山早行》中,便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同是寒冷的孤月高掛的凌晨,溫庭筠表達是個人的寂寞孤單,情緒低落。在這首詞里沒有絲毫兒女情長的哀怨,而是充滿了鐵血征程的肅殺之氣。
雖然表現出了軍情危急,可流露出的不是悲哀,而是沖破險阻難關的壯烈,雄渾沉郁,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
“馬蹄聲碎,喇叭聲咽”,將聽覺轉化為可感的視覺形象,堪稱煉字的典范。
“碎” 字寫出了馬蹄聲的急促雜亂,暗示著行軍速度之快、道路之崎嶇,更藏著戰斗前夕的緊張氛圍;
“咽” 字則描繪出軍號聲的低沉沙啞,軍號聲被寒風撕扯,像在嗚咽,卻又帶著不服輸的倔強,流露出了將士們堅毅與悲壯。
![]()
下闋“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是全詞的點睛之筆,更是穿越千年的石破天驚之作。
“雄關漫道” 一語雙關:既指婁山關這座地勢險要的物理關隘,更象征著革命道路上那些看似無法逾越的艱難險阻,敵人的圍剿、內部的分歧、物資的匱乏,樁樁件件都如鐵一般沉重。
(當然也有人解釋漫道應為漫說、莫道的意思,可我個人認為這樣解釋與此詞的詩境不一致,意境也降低了很多。我覺得應是指的崎嶇山道,暗含走過的和將來的經歷,這樣更顯雄渾闊大的意境)
“真如鐵” 三個字,沒有絲毫回避與粉飾,直白地道出了困難的艱巨性,可“而今邁步從頭越” 則筆鋒一轉,從沉郁轉向豪邁,一個 “越” 字,包含了千鈞之力與萬斛豪情!
它不僅是軍隊翻越婁山關的實際動作,更是革命者翻越心理關隘的堅定信念,是打破歷史困局、主動創造未來的英雄氣概。
![]()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疊用 “從頭越” 強化了豪情壯志,隨后以壯闊的景語作結。
“蒼山如海” 描繪出群山連綿起伏如波濤洶涌的大海,象征著革命前景的壯闊,如海浪般奔涌不息充滿希望;
“殘陽如血” 則渲染出悲壯的氛圍,那夕陽的紅色,既是晚霞的色彩,更是奮斗路上的壯烈犧牲的色彩。
這兩句將眼前之景與心中之志、革命之艱與勝利之榮完美融合,意境雄渾,氣象闊大,早已超越了個人情感的藩籬,升華為對整個人類革命歷程的哲學思考。
歷來寫落日余暉的詩詞名句很多,可在”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八個字面前,無一不顯得單薄。
在我看來,這哪里是一首詞?這完全可以算的上是一部濃縮的革命史詩。
這首詞,無論是主題的升維,還是意境的再造,我認為都可以算的是”憶秦娥“這個詞牌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作品。
![]()
料想詩仙李白讀到后,也會心悅誠服,甘拜下風。
有句話評價的好,“李白寫的是歷史的重量,毛澤東寫的是創造歷史的重量。”
這,就是偉人的詩心,也是歷史的回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