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的續航力向來是用戶最關心的重點之一,尤其是當電池容量不斷突破新高,大家都會好奇:數字真的能代表一切嗎?最近,一場引起熱烈討論的續航實測,把電池容量高達7500 mAh的小米17 Pro Max和電池僅4823 mAh的iPhone 17 Pro Max等大屏旗艦手機放上同一個舞臺,直接進行高強度的續航對決。兩者在經過游戲、影音播放、上網與社交媒體使用等一連串考驗后,最終結果卻相當出乎意料。
![]()
隨著碳硅電池技術普及,國產品牌像是OPPO、vivo、小米、OnePlus都積極把更大容量的電池塞進旗艦手機中,以常理來說,這樣的容量應該能輕松擊敗三星Galaxy S25 Ultra的5000 mAh,甚至也能碾壓蘋果的iPhone 17 Pro Max,畢竟后者的電池僅4823 mAh,兩者差距足足有三分之一以上。但實測結果卻顯示,事情并沒有這么單純。
這次測試模擬了現代人最常見的手機使用情景,包含:
3小時《絕地求生》手游(最高畫質設置)
3小時在線影片播放
1.5小時Chrome/Safari 上網
1.5小時社交媒體使用
4K視頻錄像,直到電量耗盡為止
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從娛樂、社交到工作應用的全方位續航壓力測試,幾乎涵蓋了大家日常生活的主要耗電場景。
經過長時間測試后,幾款手機的續航時間如下:
小米17 Pro Max(13小時36分鐘/47.6°C):
![]()
iPhone 17 Pro Max(13小時31分鐘/43.1°C):
![]()
小米15 Pro(12小時31分鐘/47.4°C):
![]()
OnePlus 13(11小時56分鐘/43.5°C):
![]()
Google Pixel 10 Pro XL(11小時28 分鐘42.6°C):
![]()
三星Galaxy S25 Ultra(11小時20 分鐘/45°C):
![]()
如果僅看數字,確實小米17 Pro Max在榜上最高,不過仔細比對后會發現,雖然它的電池容量比iPhone 17 Pro Max大了36%以上,但實際續航時長卻只多出5分鐘。而且還有一點值得留意:iPhone 17 Pro Max在測試期間的溫度表現,比起大多數Android陣營的旗艦手機可說是相當出色。
為什么會這樣?
這樣的結果讓不少人感到驚訝,畢竟光是電池容量就差距這么大,照理說應該有明顯優勢。分析可能原因,主要有幾個:
系統優化差異:
iPhone 17 Pro Max搭載的A19 Pro芯片雖然核心數更少(6核)、主頻更低(4.26GHz),但擁有更高能效,再加上iOS系統長年累積的省電優化,讓它能把有限的電量發揮到極致。
軟硬件整合度:
蘋果向來強調自家軟硬體整合,從顯示屏到后臺任務管理,幾乎每個細節都能影響耗電。相對來說,Android 陣營即便有大電池,也可能因為系統運行方式或App后臺耗電,導致續航表現沒有如預期拉開差距。
測試誤差與變數:
這類實測有很多無法完全控制的因素,例如環境溫度、網絡狀況、屏幕亮度細微差異,都可能影響最終結果。因此這個數據并非絕對,而是提供一個參考。
![]()
雖然小米17 Pro Max未能展現出旗艦電池霸主的壓倒性優勢,但這并不代表它的表現差。相反地,它依然是續航表現數一數二的旗艦手機,只是在與iPhone 17 Pro Max 的直接對比下,顯得有點未達預期。這也說明小米在系統優化上仍有努力的空間。
對消費者來說,這也是一個提醒:選手機不能只看規格數字,特別是電池容量。最終的實際體驗,還是要依靠軟硬件調校與整體效能。
結語
這場小米17 Pro Max與iPhone 17 Pro Max的續航對決,再次印證了電池大不一定比較耐用的道理。蘋果通過芯片能效與系統優化,成功讓小容量電池達到媲美大電池手機的表現。另一方面,小米則展現了硬件突破的野心,雖然結果沒有壓倒性勝利,但仍凸顯了高密度碳硅電池對日常使用的保障。
對一般用戶來說,選擇哪一款手機不只是看誰能多撐幾分鐘,而是要考量整體體驗、系統穩定性,以及個人習慣。畢竟,一部手機能不能符合你的需求,絕對不只是電池數字這么簡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