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全網都被黃金相關的消息刷屏了。
這讓我回想起今年四月寫過的一篇文章,當時我曾向Deepseek提出過一個假設性問題:
如果全球完全回歸金本位,不考慮政治、金融、文化等復雜因素,僅從全球黃金儲量、開采難度和成本出發,用黃金價值來衡量全球經濟總量,金價大概會是多少?
它給出的推演答案是:短期看每盎司5000美元,中期在3000到8000美元區間震蕩,而長期來看,有望達到數萬美元。
![]()
這個判斷在當時給了我很大的信心,我毫不猶豫地跟進了十多萬元,并隨后跟隨國家隊的節奏進行定投。如今,金價已歷史性地突破了每盎司4000美元的大關。
在我看來,這輪黃金上漲的核心邏輯非常清晰,主要有三點:
1)這波金價上漲是歐美資金主導的,美聯儲降息,地緣政治風險(如美國政府的“停擺”危機),讓他們尋求避險,黃金是傳統選擇。
2)最根本的驅動力紫金礦業董事長已經說過了,本質上是各國的印鈔機都在冒煙,瘋狂印紙幣,當紙幣被大規模超發,其購買力自然被稀釋,而黃金作為歷史上最堅硬的價值錨定物,其價格必然對應上漲。
這一趨勢不僅體現在黃金上,價值錨定物貴金屬自然會大漲,現在連銅鋁價格都大漲起來了,可見有多嚴重。
3)全球主流資金正在為兩種截然不同的未來進行“兩手押注”:一手押注AI,另一手緊握黃金,為最壞情況做準備。
樂觀腳本:如果AI+機器人技術革命成功,帶來生產力的大爆發,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當前困擾全球的債務問題,那么AI產業鏈無疑將成為未來世界的新一代“印鈔機”,驅動經濟進入新的增長周期。
悲觀腳本:根據德意志銀行的數據分析,如果沒有AI領域的巨額投資支撐,美國經濟可能早已陷入衰退。 這意味著,如果AI帶來的生產力革命不及預期,或者最終失敗,我們很可能將重演2001-2002年那樣的局面:現有貨幣體系承受巨大壓力甚至面臨崩盤風險。
![]()
在那樣的情景下,黃金、礦產、土地等一切具有稀缺性、無法被無限復制的實體資產,都將變得極其珍貴。
有人問了,黃金大家都在賺錢,那誰在賠錢?
答案是手里沒有黃金的賠錢。不參與時代洪流向前,存款就會被稀釋,這是一個被動的過程,你覺得自己不參與,其實你已經被動參與了。
橋水基金創始人達里奧的觀點也是這樣,他建議配置黃金來應對的,正是這種貨幣貶值與財政濫發的風險。
![]()
在這里,局長不得不再提一個人,周小川行長。
當前中國黃金儲蓄2303噸,而周行長在任期間,國家黃金儲備增加了1800多噸,從這個角度看不得不佩服周行長業務水平之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