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今年的央視中秋晚會,原本滿心期待能看到一場兼具文化底蘊與藝術水準的視聽盛宴,畢竟作為國家級平臺的中秋盛會,歷來承載著觀眾對團圓氛圍、高品質節目以及傳統文化傳遞的期待。可實際觀看下來,卻滿是失望,甚至讓人忍不住生出 “央視真的缺錢了” 的疑問。
![]()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演員陣容的選擇,整場晚會仿佛成了電影演員的 “跨界歌唱大會”,一批平日里活躍在大銀幕上的電影人輪番登場獻唱。不可否認,部分電影演員或許有一定的歌唱功底,但更多人顯然并非專業歌手,唱起歌來要么氣息不穩,要么情感表達不到位,完全沒有專業歌手那種收放自如的感染力。更讓人費解的是,這些演員的表演銜接得十分生硬,既沒有統一的主題串聯,也缺乏默契的互動配合,整個舞臺看起來就像臨時拼湊起來的草臺班子,毫無整體感可言。
![]()
再看節目呈現,央視中秋晚會一直追求 “高大上” 的風格,今年也不例外,斥巨資搭建的舞臺確實足夠華麗,燈光、舞美等硬件設施堪稱頂級。可遺憾的是,這樣精良的舞臺卻沒有匹配到優質的節目內容。想要走 “高大上” 路線,卻沒能在節目立意、藝術表現上撐起場面,既沒有展現出中秋佳節應有的文化深度,也沒有呈現出國家級晚會該有的恢弘氣度;本以為退一步能 “接地氣”,貼近普通觀眾的審美與情感需求,可節目內容與觀眾的生活體驗嚴重脫節,既沒有引發情感共鳴的細節,也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親民設計,最終落得 “高不成低不就” 的尷尬境地,好好的頂級舞臺就這樣被浪費,實在讓人惋惜。
![]()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晚會中沒完沒了的廣告。正當觀眾好不容易被某個節目稍微帶入情緒時,突兀的廣告就會插播進來,瞬間打破好不容易營造的氛圍;除了直白的插播廣告,各種生硬的植入廣告更是無處不在,從主持人臺詞里刻意提及的品牌,到節目背景中若隱若現的產品 logo,甚至部分節目內容都與廣告強行綁定,讓人看得十分出戲。這樣密集的廣告投放,完全打破了中秋晚會該有的溫馨、雅致氛圍,也讓觀眾深刻感受到,或許 “掙錢才是硬道理”,而晚會的品質與觀眾的體驗,早已被排在了次要位置。
作為承載著國人中秋情感與文化期待的國家級晚會,央視中秋晚會本應是一場兼具藝術性與文化性的盛宴,可如今卻在演員選擇、節目呈現與商業植入的失衡中,逐漸失去了原本的質感,也讓觀眾的期待一次次落空,這樣的現狀,實在值得反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