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知護圈綜合自深圳晚報、蘇州市護理學會 (轉載僅作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權,請聯系小編微信號:yyxxzz520,我們將及時更正、 刪除,謝謝!)
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護士辛平的減肥故事正在成為一段勵志佳話。10個月里,這位普通醫護人員通過科學方法成功減重60斤,不僅各項體檢指標恢復正常,更帶動了整個科室生活方式的改變。近日,記者走進醫院,近距離了解這位白衣天使如何用專業知識和堅定毅力完成這場健康蛻變。
![]()
當醫護人員成為患者
2023年7月,身高1.63米的辛平站在體重秤上,180斤的數字讓她陷入了沉思。作為從業多年的醫護人員,她比誰都清楚這個數字意味著什么。辛平回憶說,那時的她工作時常感到疲憊,下班后只想躺著休息,連最基本的爬樓梯都會氣喘吁吁。這種身體狀態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更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同年9月。在參加老年專科護士培訓時,專家講解的肥胖與慢性病關系讓她深受觸動。“聽到肥胖人群的糖尿病發病率是正常體重者的數倍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不改變,下一個可能就是我了。”這種專業認知帶來的危機感,促使她下定決心開始改變。
一場身體與意志的雙重修煉
辛平的減重之路始于最基礎的生活方式調整。她首先從飲食入手,將日常的主食替換為糙米、燕麥等粗糧,嚴格控制油脂攝入,戒掉了曾經最愛的宵夜和奶茶。與此同時,她養成了每天45分鐘快走的運動習慣,三個月后,體重成功下降了30斤。
隨著基礎體能的提升,辛平開始嘗試更具挑戰性的運動方式。在筆架山綠道上,她完成了從快走到慢跑的轉變。
“2024年3月是個關鍵節點,那時我的體重下降速度明顯變慢了。”面對這個常見的平臺期,辛平沒有氣餒,而是在運動計劃中加入了抗阻訓練。每周2~3次的平板支撐和深蹲練習,每次10~20分鐘,這種有氧與無氧相結合的方式很快帶來了新的突破。到2024年5月,辛平的體重已降至60公斤以下。
從個人改變到群體影響
辛平的變化很快引起了同事們的注意。曾經因為體型自卑而回避集體活動的她,現在成了科室里的“開心果”。在她的帶動下,科室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改變飲食習慣,用雜糧飯替代白米飯,減少高油高糖食物的攝入。更令人欣喜的是,一個自發的“健康小組”在科室里形成了。同事們經常相約一起運動,分享健康食譜,互相鼓勵和監督。
回顧這段減重歷程,辛平總結了幾個關鍵點:首先是要建立正確的健康認知,了解肥胖的危害;其次要制訂科學的計劃,循序漸進地改變;最重要的是保持持之以恒的決心。“體重管理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她說。
科學減重 守“護”健康
我們,總是腳步匆匆,穿梭于病房的每個角落;我們,時常日夜顛倒,默默守護患者的健康。被譽為白衣天使的我們,時刻把患者的體重管理掛在嘴邊,卻忽略了自身的身體負荷。《中國護士健康生活方式調查》顯示:護士群體中超重和肥胖的發生率正在逐年增加。值此 “體重管理年”,讓我們放下 “健康說教者” 的姿態,從科學認知出發,探尋重構自身體重管理的有效路徑。
一、職業困局中的“致胖密碼”
生物節律大亂,代謝也跟著“罷工”
三餐不定、日夜顛倒的工作模式導致生物節律紊亂,當生物鐘被打亂,饑餓激素就像被按下了 “瘋狂輸出” 鍵,一路飆升,而瘦素則 “消極怠工”,分泌大幅減少,直接把你的食欲 “點燃”,不僅如此,不規律的用餐時間,還會讓你在食物選擇上 “誤入歧途”。高糖高脂低纖維的食物、零食、咖啡,紛紛成為你的 “心頭好”,飲食質量直線下滑。同時晝夜節律的破壞還會引起胰島素信號傳導“大打折扣”,導致糖代謝紊亂,肥胖自然找上門。
高壓之下,情緒成了“飯友”
緊張的搶救、復雜的醫患矛盾都在無形中增加了護士的工作壓力,研究顯示,護士的知覺壓力水平越高,健康行為能力越差,其中最常用的壓力釋放方法就是進食,結果就陷入了 “壓力-暴食-自責” 的惡性循環里,體重也跟著一路飆升。
運動?心有余而力不足
長期久站導致下肢靜脈曲張,久坐書寫記錄則引發核心肌群退化,形成“隱性肥胖”。輪班制工作減少了身體活動和參加體育運動的機會,另外,日均萬步的病房奔走屬于低強度活動,無法替代系統性運動。
二、科學減重“三階梯”
第一階梯:智慧飲食巧管理
營養干預可是這場減重之戰的“先鋒部隊”。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的原則,我們要多食全谷物、蔬菜、水果等“綠色軍團”,少吃咸、腌、煙熏等“重口味部隊”。根據這個原則可采用以下方法:
早餐約250mL牛奶/酸奶/低糖豆漿+1個雞蛋+1拳頭粗糧;
中餐2拳頭蔬菜+1手掌肉+1拳頭細糧;
晚餐1拳頭蔬菜+2拳頭水果,全天油脂<20g,約2調羹;
夜班加餐可選用酸奶+堅果+水果組合,既能填飽肚子,又能穩定血糖。
情緒“急救包”:壓力大時優先選擇黃瓜、圣女果等高纖維低熱量食物替代甜食。
第二階梯:高效運動大整合
碎片化運動
利用工作間隙實施靠墻靜蹲(1分鐘/組×次)、提踵訓練(20分鐘/日),提升基礎代謝率。
規律性訓練
選擇有氧運動/舞蹈體操/戶外活動/球類運動,每周3次×30分鐘,燃脂效率有效提升。
第三階梯:生物節律快修復
正念療法:睡前10分鐘播放減壓音樂,跟隨語音指導從頭頂逐漸掃描至足尖,感受注意力在身體各部位的變化,同時關注自身情緒變化,將不良情緒和身體不適“趕跑”。還可嘗試正念呼吸、正念冥想、正念內省等方法。
中醫療法:選取太陽穴、風池穴、印堂穴、神庭穴、神門穴、內關穴、三陰交穴 7 個穴位配合甜牛至、甘菊、薰衣草配制成的混合精油進行按摩(20-25分鐘/次×隔日),讓過度興奮的神經“冷靜”下來,達到寧心安神的目的。
三、未來愿景:白衣輕盈,健康領航
根據國家衛健委《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明確提出的“關注護士職業健康”。建議醫療機構:
設立“護士健康日”:提供免費體脂檢測與營養咨詢,切實落實體重管理工作。
設立體重管理門診:護士可通過個案管理師獲取個性化方案,實現全周期的體重管理。
南丁格爾曾說:“護理是一門科學,亦是一門藝術。”這份藝術,也應體現在對自身健康的雕琢中。2025年“體重管理年”,讓我們以專業為錨,以行動破局——讓每一襲白衣不僅承載生命的重量,更彰顯健康的力量。
國慶狂歡提前約!精選醫學考證課程
9月27日至10月7日,購課即享8折起優惠
內含初/中級考季卡、高級年卡等多重選擇
考點精講至沖刺串講,體系化教學助你通關
假期是備考超車的好時機,歡迎咨詢了解
想一次通關?
用考試寶典
![]()

有件事麻煩您:
微信規則有變
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將“護視”公眾號設為“星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