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風林火山》上映。
香港電影的“有生之年”系列,又少一部。
該片內地首日排片率7.2%、票房預測2505萬,僅半日之后,排片率已經下降到6.9%,預測票房也下調至2145萬。
看趨勢,破億已經無望。
一場大片之死,已是板上釘釘。
但筆者想講一句,這與香港電影所謂因審核而頹勢,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開講。
![]()
首先,電影并不難懂。
一開場,李霧童在闊大隧道中醒來的場景,已經揭示了其豪門身份。
接踵而來的銅鑼灣“無差別槍殺案”和“醫院爆炸案”,都來自李霧童及其情人劉思欣的手筆。
手段殘酷,犧牲很大,就連被警察扣押的重病父親,也只是一枚棋子,說扔就扔,李霧童轉身就拿這件事,與警方談條件。
他的目的很直接,將涉毒起家的橋言家族“洗白”。
深沉與酷烈并存。
![]()
程文星一脈的殺手組織。
表面上看起來,是獨立和雇傭性質,實質上卻近乎李家“圈養”的“護院”和“打手”,被金錢統御。
上文所講的“槍殺”和“爆炸案”,以及“搶貨”與“護衛”等多場殺戮戲,都是他們的杰作。
這群人的存在與被抹殺,都有很強烈的“宿命”概念。
出來混,遲早要還。
但他們本身,只是工具般的存在。
另有一種殘酷意味。
![]()
警方差不多就是王志達和狄文杰的故事。
王志達是黑警,一邊掃毒,一邊販毒,最后因自己的貪婪而亡。
僅被王志達視作幫手和解決麻煩的老警狄文杰,不但有著痛苦的往事,也是有能量推動和決定事件發展的幕后力量之一。
他不但送了殺手程文星一程,更槍殺了李文狄,將李霧童重傷。
臥底的麥俊賢精神異常,且被控制去制造了爆炸案,另一臥底阿焦則被王志達拿去交換利益,拋棄慘死。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警察對應了這句話。
![]()
再說說演員。
電影以群像和多線索模式展開。
除了片頭、片尾和海報的演員名字排序之外,主要出場的演員這里,其實基本上沒什么主角和配角之分。
按番位概念,金城武領銜,劉青云和梁家輝其后,后面是古天樂和高圓圓,其余角色幾乎等同客串配戲,就不多講了。
如果硬要說戲份,如果沒記錯的話,古天樂占比最重且相對集中,金城武、劉青云五五開,梁家輝和高圓圓稍少,任賢齊三場戲,杜德偉兩場戲,鮑起靜兩場戲,衛詩雅兩場戲,林俊賢露面兩次,盧海鵬一場戲,麥浚龍出場一次。
大概就這樣。
![]()
此外有個有趣之處。
整體上來講,演員的表演都還不錯,有下限保證,沒有人拉垮,也沒有人跳戲。
但結合所有演員來看,反而是偶像金城武的演法,最讓人舒服,那種自帶的豪門風范,確實突出又自然。
其他人不能說不好,但完全沒法說什么,值得單獨來贊一贊,包括老戲骨梁家輝和劉青云也一樣。
都不具備獨占性。
也就是說,你可以想象,找一些另外的、具備一定表演水準和知名度的演員上來,完全不會有任何缺失,都能應付。
這不但有趣,也頗為古怪。
不好評。
![]()
話說到這里了,電影到底怎么樣?
不難懂,但敘事晦澀。
看的時候需要去猜一猜、想一想和捋一捋,究竟是誰在布局,誰在驅動,誰在做表面文章,誰在暗處獲利。
電影的審美很高級。
人物造型、光影的運用和特效場面的制作,都頗花心思。
這些是好的一面。
而對待這個作品,麥浚龍肯定花了不少心思。
這不用懷疑。
![]()
說了好的一面,再來看看問題。
開篇拿大段字幕交代故事和人物背景,這個處理就非常糟糕。
這已讓人感覺不妙。
見過有人說,坂本龍一的電子音樂是如何一絕,但無法否認的是,音效這塊,幾乎沒能起到撥動觀眾心弦的作用,甚至有缺失。
不好說問題怎么來的,但作為觀眾,這是直觀感受。
敘事的跳躍與晦澀,讓觀影過程變得不流暢,此外也有諸多“挖坑不填”的地方,直接就推走了,故事其實沒有講完,卻也沒有留下下文的線索。
但這絕不是最糟糕的問題。
![]()
敘事的節奏和劇本的空洞是最大硬傷。
這部電影,其實有好幾處大場面和強勁的鏡頭沖擊,所以顯而易見,導演并非一味追求藝術,而是考量了商業平衡。
但平淡與空洞感,一直揮之不去。
最終成了無聊之態。
有好些地方,你甚至感覺不到劇情在推進。
結果就是,除了偶有的華章,電影燃不起來,也沉不下去,那些故作的高深與竭力的憤怒,都似乎在紙上談兵,大家真真正正,都是看戲人。
這令倦意無可抵御。
看看片尾字幕,剪輯竟然是張叔平。
當然,張叔平的強項,并非是剪這種混合了諸多商業元素的片子,而是類似王家衛的那種藝術觸感,低回、重復、強調、升華,那才是他的舒適區。
所以當然怪不了張叔平。
![]()
來到最后,講一講“審查”問題。
如開篇所講,筆者見過很多人,將香港電影近年來的頹勢,歸結于題材受限,更進一步指向了“審核”。
那就以這部《風林火山》為例,來看看“尺度”究竟如何。
毒品、殺手、血腥、暴力,這些東西不說了,毫無疑問給了相當寬泛的許可度。
電影不斷提及的概念,包括移民、黑警、“李家”、政府操控等或明或暗的東西,比如,梁家輝飾演的狄文杰就表態,“李家”向來把這里當作自家的游樂場,但政府更懂得該怎么玩。
不深說,自己斟酌。
![]()
說到底。
筆者很早之前就講過,香港電影之頹,在于幕后電影人的迭代,而新人未能鼓勇接續,致使作品質量斷崖下跌。
怪罪電影審核制度,實在是無能之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