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兩千年時光
彭州這座與水共生的城市
迎來了世界級高光時刻
![]()
![]()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
湔江堰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大會上
“湔江堰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和“水利遺產保護與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湔江堰工作站”
正式揭牌
點擊可查看視頻↑↑↑
2024年5月正式啟動申遺,從邀請國家灌排委現場核查、高分推薦,到2025年9月10日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僅一年多的時間,湔江堰就成功走向世界。截至目前,湔江堰是國內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中唯一一個雙水源互濟的灌溉工程。
![]()
![]()
劉建剛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遺產研究所總工程師
湔江堰構建了一個雙水源互濟系統,它是靠地表水湔江和地下水泉塘來互相補給的一個工程,順應了我們的水勢,還有因地制宜的一個特征,是我們古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個生態典范,更是我們蜀人善于治水的一個鮮活見證,為世界水利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湔江樣本”。
此次申報遺產體系及保存現狀包括:水利工程遺存、非水利工程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三部分,具體包括渠首樞紐、閘壩工程、泉源工程、文翁祠和古蜀王治水傳說等內容。
![]()
湔江堰始建于公元前141年,距今已有2166年。該工程位于沱江上游第二大支流——湔江,地處彭州市丹景山鎮。它巧妙利用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優勢,采用平梁分水的技術,形成“湔水九分”的水網脈絡,解決了湔江來水四季不均的狀況,實現“汛時能排、旱時可引”,充分體現了古人“灌排兼用,平分春水”的治水理念,將自然劣勢轉化為農業穩產的優勢。至今,湔江堰仍承擔著彭州、新都、廣漢等地54萬余畝糧菜基地的供水使命,撐起四川最大“菜籃子”和糧食安全戰略支點。
![]()
![]()
高占義
國際灌溉與排水委員會終身榮譽主席
湔江堰這個具有2160多年的歷史,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活化石”。湔江堰入選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它不光是中國的湔江堰,也是世界的湔江堰。
當前,彭州打造的“湔江小火車線性公園”項目,將水利工程、相關歷史遺跡與自然風光串聯,通過對遺產環境和文化的“軟性”體驗導入,成為湔江堰在今天公共生活中“活化利用”的有益探索。
![]()
期數:3526期
文字:王玉巖 付惠遠 葉韜
視頻制作:歐陽廷豐
配音:劉慶
編輯:盧珊 許睿 梁丹 責編:劉代萱 審核:祁文靜
有一種成都生活,叫彭州!
![]()
![]()
![]()
![]()
![]()
![]()
![]()
“品鑒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揚天府文化,傳播城市精神!
親愛的小伙伴們,“品鑒彭州”微信面向全網征集優秀稿件啦!
主辦:彭州市委宣傳部
主編:王玉巖
副主編:楊華 祁文靜
首席編輯:劉倩
責任編輯:梁丹 龍洋
編輯:劉代萱 鄧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體中心
彭州市融媒體中心舉報電話:028一68611355
你的每一個贊和在看,我都當成了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