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1月11日,賀龍和羅瑞卿率領中國軍事代表團結束了對朝鮮的訪問回國,他們在火車上商定,先不回北京,到哈爾濱的飛機廠去看看。
![]()
賀龍
11月14日上午,賀龍一行到哈爾濱飛機發動機制造廠視察。這個工廠的負責人13日下午接到通知后,連夜準備了一本厚厚的匯報材料,他還在總裝車間布置了一個小型實物展覽,掛滿了各種圖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掛在入口處的《前言》。
賀龍視察時,走到《前言》處停住了腳步,仔細地看了一遍,他沒有說什么,就直接走進展室,對廠黨委書記說:“請你講講目前產品的質量情況。”
書記說:“產品質量情況,我還不清楚。”
賀龍又問:“這幾年來,你們廠交付了多少臺合格的發動機?”
書記答不上來,工廠的另一位負責人回答說:“我們廠3年還沒有交付過一臺合格的發動機。”
賀龍聽后嚴肅地說:“3年了,投入那么多材料,合格的發動機還造不出來。你們知道制造發動機的材料是哪里來的嗎?這是全國人民省吃儉用、節約外匯買來的,被你們白白糟蹋了。要是人民知道你們這樣干,是不會饒恕你們的!”
![]()
賀龍(右)
賀龍邊說邊用手杖戳著地板,發出“咚咚咚”的聲響:“帝國主義仇視封鎖我們,蘇聯撤銷合同卡我們,都是看我們落后,欺負我們!你們還不爭口氣!一旦發生戰爭,怎么辦?”
展室里的氣氛立時緊張起來,賀龍徑直走到《前言》旁邊,指著上面寫的“在省、市委和部、局正確領導下,勝利地完成了國家交給的任務”這句話,對廠黨委書記說:“你把我們當成什么人了?對我們也不講實話。明明3年沒有出過一臺合格的發動機,卻寫什么‘勝利完成了國家交給的任務’。這套做法不就是浮夸嗎?”
賀龍的情緒平靜下來后,用和緩的口氣問廠黨委書記:“你當黨委書記幾年了?”
“6年了。”
“在這個廠當了6年的黨委書記,匯報時卻講不出生產和質量情況,你要好好學習啊!”
![]()
書記點點頭,愧疚地說:“我們馬上把《前言》撤下來。”
賀龍卻用手杖指著工廠大門說:“先不要撤,要有勇氣把這個《前言》放在工廠的大門口,‘示眾’3天,讓職工們看看。”
這天下午,賀龍一行來到飛機制造廠視察。賀龍在總裝車間看到有一批飛機正在檢修,便問廠黨委書記:“飛機的交付情況怎么樣?”
書記誠實地回答說:“幾年來還沒有交付一架合格的飛機。”
賀龍聽后大驚,徑直來到廠部會議室。這里已經坐滿了哈爾濱幾家軍工廠的廠長和黨委書記,賀龍對大家說:“今天把大家找來,主要是談談軍工產品的質量問題。首先請飛機制造廠的同志談談質量情況。”
![]()
賀龍(中)
制造廠的軍代表說:“這個廠制造的一架直升機,原來是準備贈送給越南胡志明主席的。但運到南寧后,因為質量有問題,沒有送出去,飛機上的零件也是蘇聯進口的。”
賀龍早就聽說這架飛機是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贈送給胡志明作專機用的,此前他只知道飛機質量不行,沒有送出去,卻不知道零件還是蘇聯產品。賀龍不禁大怒:“裝的什么零件?又去送給誰?你們也不看看對象?這種沒有志氣的做法,怎么也說不過去。我們是國際主義者,有義務支援兄弟國家,但是必須用力所能及的東西去支援。要實事求是,不要欺騙。本來這種直升機已經是比較落后的型號,你們試制了3年,交付了幾架?”
制造廠的一位負責人回答說:“還沒有交付一架合格的飛機。”
賀龍聽罷,嚴肅地用手杖指著會議室掛著的領袖像說:“你們要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國防想想,為毛主席想想,你們對得起誰呢?你們是一個大廠,國家花了這么多錢,黨把這么重的擔子交給你們,可是你們幾年生產不出合格的飛機,還這樣心安理得!現在看來,整頓產品質量問題,靠修修補補是不行了,必須下決心同過去那一套錯誤做法‘一刀兩斷’,要采取徹底的辦法,重新來過。”
![]()
賀龍(中)
1965年8月4日,賀龍再訪哈爾濱飛機制造廠和發動機廠,此時兩個廠的產品質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他終于笑了,并表揚廠領導:“過去你們3年造不出合格的飛機,也造不出合格的發動機,我批評了你們。如今,你們一個月就可以生產幾架優質飛機和若干發動機,該是鼓勵、表揚你們的時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