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在世錦賽上的慘淡出局,讓球迷們對球隊的問題展開了深度復盤。當大家把目光聚焦到教練組時,一個令人詫異的事實浮出水面:這支承載著國人期待的國家隊教練組,竟像一個臨時拼湊的 “草臺班子”—— 主教練身兼數職,多位主管教練與所負責位置 “專業不對口”,這樣的配置,或許才是球隊屢屢輸球的核心癥結。
![]()
先看教練組的分工架構:主教練趙勇同時兼任副攻組主管教練,楊昊負責主攻組,張晨分管接應組,袁靈犀指導二傳,于飛則接手自由人。表面上分工明確,可細究每個人的專業背景,漏洞卻比比皆是。趙勇男排副攻出身,楊昊是女排黃金一代主力主攻,這兩人還算 “術業有專攻”,能給對應位置的球員提供貼合實戰的指導。但另外三位教練的安排,簡直讓人摸不著頭腦,完全背離了 “專業對口” 的基本邏輯。
![]()
張晨分管接應組,堪稱 “外行指導內行” 的典型。作為運動員,張晨從未在賽場上打過接應位置,即便二傳、主攻同屬邊攻手,可左右側發力方式、身體控制力的要求天差地別。熟悉女排的球迷都知道,“反輪” 向來是球隊的大弱輪,二四號位的戰術銜接、進攻選擇截然不同,沒有親身經歷過接應位置的磨礪,如何能精準指出球員在跑位、扣球時機上的問題?缺乏專業指導的弊端會被無限放大,球隊的右翼進攻自然成了 “軟肋”。
![]()
袁靈犀指導二傳組,更像是一場 “人情錯位”。他的核心能力集中在數據分析領域,多年來以陪打教練、翻譯的身份為球隊服務,與二傳教學唯一的關聯,竟是 “前女排主力二傳魏秋月的老公”。二傳是球隊的 “戰術大腦”,需要教練精通傳球節奏把控、攔網預判、臨場應變等專業技能,可袁靈犀既沒有二傳運動員的實戰經驗,也沒有系統的二傳教練培訓經歷。為何年輕二傳始終難以穩定成長 —— 沒有專業教練的點撥,再高的天賦也難成氣候。
![]()
于飛負責自由人組,同樣是 “趕鴨子上架”。他 2022 年才進入國家隊,此前主要從事體能康復工作,在自由人技術指導領域完全是 “新兵”。自由人關乎球隊的后排防守體系,需要教練對一傳站位、防守預判、串聯細節有精準把控,可缺乏經驗的于飛,顯然無法給球員提供針對性指導。
![]()
如今世界女排潮流向男排靠攏,男排退役隊員轉型女排教練本無可厚非,可 “專業對口” 是底線。當教練組連 “讓懂行的人做專業的事” 都做不到,臨時拼湊的班子如何能搭建起穩定的戰術體系?當球員在訓練中得不到精準指導,在比賽中找不到破局方法,輸球自然成了必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