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哥筆記
作者:李成東
東哥筆記199期:
現在的印度要當南方國家的領導者,非洲何以二十年必定超過印度。
東哥為什么那么樂觀?
![]()
先看一下2024年的基本情況對比
人口:非洲近15億,印度人口14.4億
人口增長率:非洲2.3%,印度0.89%
非洲每年凈增長3450萬人口,印度增長1246萬人口。
GDP總量:非洲2.8萬億美元,印度4萬億美元
人均GDP:非洲≈1940美元,印度≈2430美元
經濟增長率:非洲3.8%,印度7%
外匯儲備:多數非洲國家缺乏外匯儲備,印度外匯儲備7047億美元
新車銷量,非洲新車銷量低于100萬輛,主要以二手車為主,缺乏本土汽車制造業。印度汽車銷量500萬+,有本土汽車制造業。
手機銷量,非洲1780萬只,印度手機銷量超過3680萬只,印度本土能夠生產手機,并實現大規模出口。
印度還在服務業出口方面遙遙領先,2024財年服務業出口超過3800億美元,每年還能收到1300億美元的僑匯收入,這是印度在第三世界遙遙領先的外匯儲備的根本所在。
印度國防支出超過700億美元,有兩艘航母,能造原子彈、航母,還能自己研發導彈、飛機和坦克,還能發射衛星。印度有自己本土的軍事制造業,非洲的軍事工業,除了南非,其它國家聊勝于無。如果不是和中國對比,印度在第三世界還是實力很強的。
![]()
接待中非論壇的11國非洲記者
![]()
非洲有哪些潛力
所以如果只是看2024年的數據,很難想象除了人口之外,非洲能在未來20年趕超印度,畢竟印度的經濟增長速度要比非洲快得多。
東哥在微博上總結過很多非洲經濟為什么落后的原因,我認為最關鍵的是非洲沒有能力把人口、礦產能源、土地變成財富。這個和改開前的中國是一樣的,除了制度約束了勞動積極性,還有就是沒有融入到世界大市場當中。
當下的非洲國家不只是缺現代化基礎設施,缺乏系統性的訓練,缺職業官僚,缺職業商人,缺訓練有素的工人,缺現代的農民。
我說非洲未來二十年超過印度,是因為非洲具備客觀更好的條件。有幾個產業非洲是顯而易見的會超過印度的。
一個是農業,非洲現有耕地約30億畝,還有30億畝以上未開發潛力,這是為啥財務自由的@黃斌 去莫桑比克種地了,聽他說光一個莫桑比克就有超過4億畝以上的潛力,部分區域土壤肥沃(如黑土地),降水豐富,光照充足,可種三季;印度現有耕地約23.9億畝,且已經開發到了極致。而且印度也比非洲缺水。現在非洲人都養不活自己人,還依賴糧食進口,這是難以想象的。
![]()
所以基于非洲人口的生意是有很多的機會,今年計劃赴港上市的“非洲尿褲一哥”樂舒適,但樂舒適的母公司森達在非洲可不止是有紙尿褲的業務。
今年7月份本來我計劃組織海豚社的會員去坦桑尼亞考察旅游,因故調整到明年一月。而有個做食品的會員老板單獨去了坦桑考察,并很快決定在當地買地建廠了,一期1萬平米。當然這只是它們走向全球化過程中的一步,未來也不只是這一個工廠。民以食為天,非洲的食品工業太落后了。
一個是能源,北非的利比亞、西非的尼日利亞、安哥拉、加納、喀麥隆,東非的坦桑尼亞、索馬里、蘇丹都有極其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完全可以媲美中東地區。要知道中東地區依賴能源產業,人均GDP搞到兩三萬美元以上。
印度除了煤炭,則是一個能源資源極其匱乏的國家,老天爺完全不眷顧印度。有一海豚社會員在索馬里拿到了好幾個石油天然氣采礦權,最令我震驚的是,他說索馬里的能源潛力比肩沙特。當然絕大多數人也不知道索馬里已經被美國解除制裁了,并且受邀重新派兵駐扎索馬里了。
一個是礦業,非洲有全世界最多的金礦和鉆石儲量,黃金海岸加納,還有南非,蘇丹的黃金儲量極其可觀。有一好友,去加納兩年時間,找到了3個富礦,黃金總儲量超百噸。剛果金的銅礦鈷礦,幾內亞的鋁土礦和鐵礦、摩洛哥的磷酸鹽、尼日爾的鈾礦,大家可以關注一下紫金礦業,依靠剛果卡莫阿銅礦和加納阿基姆金礦,今年上半年在非洲營收四五百億,凈利潤七八十億,全年向200億看齊。其他如華友鈷業,洛陽鉬業、中國有色礦業等等,還有更多水下的民營企業。前兩天和在肯尼亞的合作伙伴聊,真正發大財的還是安哥拉的中國人。某老板應該是安哥拉的首富了,能源、礦業、基建和房地產都有布局!
這就是為什么今年中國對非洲的出口大幅增長,今年上半年20%以上的增長,非常夸張,新的出口增長點集中在港口公路等基礎設施、城市化、工廠的建設,需要進口大量的中國設備,而不是普通消費品。
一個是旅游業,非洲絕對是享有吸引全球頂級游客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但基礎設施落后。埃及金字塔,大家已經很熟悉了。但非洲最牛逼的還是自然資源,比肩馬爾代夫的海島、沙灘的國家比比皆是,從最接近天堂的毛里求斯,桑給巴爾島。到南非開普敦,還有納米比亞。坦桑尼亞塞倫蓋蒂的動物大遷徙,更是獨一無二。東南亞的景觀,我們在三亞也能體驗,但是非洲的景觀,除了在非洲,確實很難找到第二個地方。我有認識太多朋友在非洲開始進軍野奢酒店市場,比如最近傳出來的傳音投資的馬賽馬拉麗思卡爾頓野奢酒店,價格上千美元,絕佳的視野。未來十年,每年中國向非洲旅行的游客,估計年增長率會超過20%以上。
![]()
![]()
中國老板轉化非洲自然資源稟賦
前幾天在微博上和@馬巖Marks 互動,中國什么都過剩,也包括老板,所以向全世界輸出老板。其中相當一部分都去了非洲。
前幾天東哥在北京接待坦桑尼亞總統辦公廳主任,談到了臨近大選,當地“驅逐”中國人的情況。就是涌入的中國人太多了,從疫情前的不到萬人,現在十幾萬了,很多是沒有拿工簽/投資簽,拿著旅游簽搞中小商業零售的。
![]()
中國在非洲有多少人,20年前大概也就是幾萬人,且絕大多數集中在南非。現在的南非中國人就有小二十萬,中國人最多的地方是尼日利亞,大概是40-60萬。整個非洲的中國人,有五六百萬,三分之一是老板。即便現在不是老板,也是在成為老板的路上。非洲的機會太多,中國人敢冒險去非洲的,也不會甘于打工。而且小老板,雇傭中國員工也極其不劃算,一年至少要二三十萬,都夠雇傭三五十個當地人了。
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經濟之所以很快的啟動,極大的受益于來自臺灣、香港,以及東南亞華人回國投資制造業,快速的對接了世界市場,把人力資源轉化為財富。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發動機,就是制造業出口。
中國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迫切需要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來改造和提升國內落后的工業基礎。因此,進口需求,特別是用于現代化建設的生產資料進口非常旺盛,1981-1989年大部分時間中國貿易是逆差的,平均每年的貿易逆差為77.1億美元。隨著中國制造業越來越強,逐步變成了貿易順差國,2025年大概率會超過1.25萬億美元。現在非洲還需要大量的進口中國商品,但未來大部分的基礎商品將有非洲本土制造。所以做非洲貿易的最佳時期已經過去了,投資非洲制造業才是最大的當下機會。
隨著中國數以百萬計的老板持續涌入非洲,將在未來二十年,快速把非洲的能源礦產、土地人口、自然資源轉化成更多就業和財富。非洲有極大的概率和機會超過印度!
另外印度的好日子也快到頭了,隨著AI和機器人崛起,這個世界不那么需要印度的“高素質”服務業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