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1月7日,由電子科技大學、康巴衛視與尼泊爾特里布文大學、喜馬拉雅電視臺聯合主辦的“第三屆環喜馬拉雅地區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在尼泊爾加德滿都開幕。
尼泊爾特里布文大學校長Deepak Aryal,電子科技大學校長胡俊,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丁煌,四川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李遠杰,尼泊爾喜馬拉雅電視臺董事Dharma Raj Bhusal等分別代表主辦方致辭。
本屆論壇主題為“周邊數字傳播與區域公共治理”,旨在匯聚區域智慧,共同探討數字時代下環喜馬拉雅地區的傳播、治理與發展挑戰。
前沿洞察:AI治理與婦女賦權成為焦點
論壇主旨演講環節緊密圍繞數字時代的核心議題。清華大學陳昌鳳教授在《人與算法:從GEO到日常的“算法想象”》中,深刻闡述了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社會認知與信息環境。印度新德里尼赫魯大學的Manukonda Rabindranath教授則分享了關于AI事實核查工具在應對信息失真方面的前沿研究。不丹的DawaPenjor先生在其關于“Gelephu正念城”的發言中,圍繞不丹獨特的精神和哲學,闡述了未來之城的建設理念。
引人注目的是,論壇深度呼應了2025年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開的全球婦女峰會的倡議精神。多位學者從傳播與發展的視角探討了婦女賦權議題。來自康巴衛視的知名主持人啟米翁姆作為與會代表,在交流中強調了媒體在展現高原女性力量、促進文化理解中的獨特作用。印度的Deepika Pant教授通過帕哈里婦女的視角,折射出整個喜馬拉雅地區在社會與環境劇變時代所面臨的挑戰與希望。
區域共鳴:多國學者共繪合作藍圖
論壇凸顯了強烈的區域合作共識。孟加拉國達卡大學的Taibur Rahman教授以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和尼泊爾為例,剖析了區域合作與發展的優勢與路徑。日本的Hiroyuki Torii先生通過其豐富的新聞攝影實踐,分享了影像在跨越喜馬拉雅地理與文化邊界中的力量。尼泊爾特里布文大學的Kundan Aryal教授則聚焦于尼中民心相通中的跨文化傳播實踐。來自巴基斯坦的Abida Ashraf教授則聚焦地區的媒體產業與媒體合作議題,倡導要加強合作共贏。來自印度的研究員普拉尚特·庫馬爾·辛格以冷戰時期喜馬拉雅地區的宣傳對抗為歷史鏡鑒,為當前地區超越零和博弈、探索合作共贏的新路徑提供啟示。
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丁煌教授指出:“2025年正值中尼建交70周年、中印建交75周年。在此歷史性時刻,我們希望通過‘數字橋梁’,深化區域學術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減貧等共同挑戰。”
特里布文大學校長Khadga K.C.教授在開幕致辭中強調了在變化的地緣政治格局中加強全球傳播的邏輯必要性。喜馬拉雅電視臺和康巴衛視作為媒體主辦方,承諾將充分發揮其傳播網絡優勢,將論壇成果轉化為促進區域理解與合作的公共知識。
為促成論壇共識的形成,泛喜馬拉雅地區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韓洪教授在提出了“七點倡議”,旨在凝聚各方智慧,推動環喜馬拉雅地區在傳播與社會發展領域的合作,并期望能成為本屆論壇的重要共識性成果。
論壇期間,與會者還將通過分論壇繼續深入研討數字敘事、媒體產業合作等議題,深入考察尼泊爾媒體行業發展,為構建環喜馬拉雅命運共同體貢獻學術智慧。此外,“神秘蜀韻·人文中國”主題書展,“環喜馬拉雅風情攝影展”作為論壇的配套活動,同步啟動。
原標題:《第三屆環喜馬拉雅地區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開幕》
欄目主編:劉暢 文字編輯:劉暢
來源:作者:文匯報駐加德滿都記者 王新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