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廣東天氣消息,24日06時,今年第18號臺風“樺加沙”(超強臺風級)的中心位于北緯21點2度,東經114點1度,也就是在廣東省陽江市東偏南方向約23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6級,達到55米每秒的風速,中心最低氣壓930百帕,八級大風范圍半徑約350公里,十級大風范圍半徑約160公里。
預計,未來24小時內“樺加沙”將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將于24日下午到夜間在臺山到徐聞之間沿海登陸。

“樺加沙”具有強度強、移速快、影響范圍廣、破壞力大等特點,尤其是廣東省剛剛遭受臺風“米娜”襲擊,部分地區土壤含水量飽和,承災能力減弱,再次遭受超強臺風襲擊,災害的風險性、危害性將大幅增加,防御形勢十分嚴峻。
然而,這樣的臺風,居然有飛機往風眼鉆?
23日,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派出一架“挑戰者605”型固定翼飛機,飛到臺風“樺加沙”中心附近空域,收集天氣數據。
為了收集更準確的臺風數據和情報,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的飛機,勇闖風眼核心,并穿過風眼瞬間拍攝到“樺加沙”內部結構,相當震撼。
![]()
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拍攝到超強臺風“樺加沙”的內部結構。因為該臺風規模大,風眼并不清晰。圖片來源: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
![]()
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拍攝到的風眼附近云團。圖片來源: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
由于本次臺風威力強大,范圍極廣,穿過暴風中心時,不足以拍攝到完整清晰的風眼,只能捕捉到風眼壁的四分之一。主管飛行服務隊的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形容,這一情況十分夸張,可以預計“樺加沙”的威力巨大。
飛機為什么要往臺風里“鉆”?
臺風、颶風,這些熱帶氣旋是地球上能量最大的天氣現象之一,也是現代氣象研究中相對的盲點。由于誕生、成長于大洋,而人類絕大部分氣象站都建立在陸地上,熱帶氣旋的數據相當缺乏。氣象衛星要么數據更新不及時,要么數據精度不夠高。
所以,把氣象儀器裝上飛機勇闖風眼,就成了氣象學家研究臺風的最直接方式。

香港天文臺x政府飛行服務隊科普臺風監測。
飛機如何穿越臺風?不會被吹跑嗎?
以臺風“樺加沙”為例,中心最大風力一度超過17級,相當于每小時220公里。這個風速的破壞力非常驚人,但是飛機并非不可承受。
對于“挑戰者605”或其他的民用固定翼飛機,巡航速度多可以超過每小時800公里。因此在巡航狀態下進入臺風,無論逆風還是順風,機翼上的空氣流速變化是在20%上下。雖然可能會導致強烈的顛簸,但是對訓練有素的機組和成員來說,可以保證安全。
![]()
ADS-B信號軌跡顯示出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飛機勇闖“樺加沙”的航跡。
為什么臺風天航班沒法起飛?
剛才說的是巡航狀態,可是在起降階段,飛機的速度也就是每小時200多公里,這時候的風速就足夠致命了。地面上停放的飛機如果沒有固定好,甚至會原地起飛。
即便對于這些專業的氣象研究飛機,穿越風眼依然是危機四伏,能見度極低、強烈的風切變、雷暴、結冰,這些極端情況都會極大地考驗機組的處置水平。
向勇士們致敬!
來源:科技日報綜合整理
-點擊 閱讀更多科學家的故事-
科技發展的背后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奉獻
閱讀“科技工作者”
了解更多科學背后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