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溯
2025年9月23日是秋分,也是第8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各地陸續進入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時刻。
今年預計又將是一個豐收年。
農機轟鳴、豐收在望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當前主產區秋糧已陸續開鐮收獲,各地已投入約1000萬臺套農機具參加“三秋”作業,收割機的轟鳴聲在廣袤的田野中響起,預計再過一周左右,秋糧將迎來大面積收獲。
在中國糧食生產第一大省黑龍江,今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2.2億畝以上。近日,當地玉米、水稻同步迎來收獲季。
黑龍江佳木斯樺南縣的167萬畝玉米進入收獲期,收割機所過之處,玉米剝皮、脫粒、秸稈粉碎等工序一次性完成,今年當地玉米畝產預計較去年提升5%以上。
不止黑龍江,各地均借助科技確保秋糧收獲,筑牢豐收基礎。長江中下游水稻開始大面積收獲,湖南2200萬畝中稻收割加緊進行,目前進度過半;西南多地水稻收割已近尾聲,重慶水稻收獲已超九成。
此前,中國夏糧生產克服了河南、陜西等局部較重旱情影響,僅次于去年的歷史第二高產年。秋糧占中國全年糧食產量的四分之三,全年豐收看秋糧。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俊表示,最近農業農村部派出18個調研組到全國各地,發現秋糧面積穩中有增,長勢正常偏好,“可以說奪取秋糧豐收有很好的基礎和條件。”
“秋糧將進入大面積收獲的季節。”韓俊說,要全力以赴做好秋糧收獲,確保顆粒歸倉,奮力奪取全年糧食豐收,實現全年糧食產量1.4萬億斤左右的目標。
全國各地歡慶豐收節
在此背景下,第8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23日在山東煙臺舉辦,各地慶祝活動也如火如荼展開。
![]()
9月23日是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民眾在寧夏銀川市賀蘭縣“豐收大集”上打卡巨型南瓜。中新社記者 楊迪 攝
2018年起,中國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每當秋分時節臨近,各地都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慶豐收活動,借此展示豐收成果、弘揚農耕文化、提升農民幸福感。
今年豐收節的主場活動包括城鄉民眾慶祝豐收聯歡、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就展示等12項重點活動。各地近期亦舉辦了多種多樣的活動歡慶豐收。
中國農民豐收節全民健身主題活動暨浙江省第五屆體育大會豐收體育嘉年華20日在臺州市仙居縣白塔鎮舉行,來自浙江、江蘇、上海、山東、福建、安徽等地的500余名農民運動員分別參與“泥塘摸魚、推小輪車、田地拔河、趕花豬”等趣味運動項目比賽,將運動活力與農耕傳統巧妙結合,參與者沉浸式感受農耕豐收。
在福建,南平市畬鄉下沙村舉行“福籽同心愛中華——2025年中華一家親·海峽兩岸各民族共慶‘中國農民豐收節’”,海峽兩岸各族同胞齊聚一堂,通過割稻、挑糧接力、稻田捉雞捉鴨等民俗活動共慶豐收。
“好收成”也要“好收入”
中國農民豐收節不僅慶豐收,更希望借此促進城鄉消費,把農民的“好收成”變成“好收入”。
作為中國農民豐收節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活動于9月5日啟動,消費季將持續到11月底,活動引導電商平臺、商超物流企業、行業協會等主體廣泛參與,開展多層次、多元化的促消費活動。據不完全統計,舉辦金秋消費季以來,已累計銷售農產品超1300億元人民幣。
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還將開展大中城市“菜籃子”產品消費促進、“數商興農慶豐收”、土特產集中推介等系列促消費活動,組織行業協會、金融機構、電商平臺等推出一批促消費措施,吸引城鄉居民廣泛參與,激發消費活力。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雷劉功表示,豐收節是活躍城鄉市場、促進居民消費的重要平臺。今年豐收節把有力有效提振城鄉消費作為重點內容,旨在進一步釋放促消費、擴內需的積極信號,持續推動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向好。
來源:國是直通車
編輯:高琰瑭
責編:魏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