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們,你們有沒有發現?當媽后最 “甜蜜的煩惱”,就是娃的 “睡覺貼貼”!
我發現當媽后最磨人的,就是每晚哄娃睡覺。我家孩子不管床多大,夜里總能精準 “導航” 到我身邊。
娃小腦袋往我胳膊底下一鉆,腿還得搭我身上。冬天還好點,夏天真的又擠又熱,我連翻身都不敢動。
那天跟閨蜜聊天,她說她家娃也這樣。跟爸爸睡就乖乖躺自己位置,跟媽媽睡就像塊小年糕,粘得死死的。
姐妹們,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體會呢?
![]()
一、為什么孩子睡著了還能精準“定位”媽媽?
我以前總想不明白:為啥孩子非要貼著媽媽睡?睡著了還能精準“定位”到媽媽的位置?
我查了資料和結合自己帶娃的體會,發現娃有這兩大本領,真實又有趣!
本領一:娃靠 “聞” 找媽媽
你有沒有發現?寶寶剛出月子那陣,你換件新衣服抱他,他可能會哭。
但穿常穿的舊睡衣抱,他立馬就安靜了。
其實寶寶有個 “嗅覺小雷達”,比我們大人靈敏多了。他們在媽媽肚子里時,就靠羊水聞媽媽的味兒。
出生后,媽媽身上母乳的香、皮膚的淡淡味道,甚至呼吸的氣息,都會變成他們的 “安心劑”。
我家娃之前感冒,夜里總醒。
我把他的小被子在我身上捂了會兒,再給他蓋,他居然睡得穩多了 。原來他是靠著我的味兒找安全感呢。
我看了研究資料,原來媽媽的味道能激活寶寶大腦里的快樂激素(比如催產素),降低緊張感。
所以哪怕睡著了,娃也能閉著眼“聞著味兒”找到你,蹭過來,一秒踏實。
本領二:娃靠 “摸” 確認媽媽在
姐妹們,你有沒有試過,娃睡到一半突然小手小腳開始摸找?一旦碰到你,就又安靜下來。
我家娃到三歲了,還有個小習慣。睡著睡著,會下意識伸小手摸我。
摸到我的胳膊,他才會翻個身,繼續睡踏實。一開始我以為他折騰,后來才懂:這是他在確認媽媽在不在,媽媽在,才睡得安穩。
你想啊,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時,被羊水緊緊裹著,多安心。
出生后,摸著媽媽的皮膚,就像回到熟悉的 “小房子” 里。有些寶寶喜歡摸媽媽的頭發,有些喜歡捏媽媽的衣角。
我閨蜜家娃更可愛,非要摸媽媽的耳朵才能睡。這些都是娃在找觸覺安全感呢。而且摸著媽媽,寶寶不容易醒,睡得也更久。
對小寶寶來說,媽媽的皮膚接觸就是安全感。尤其是6個月以后,他們觸覺更敏感,容易養成“摸媽媽才能睡”的習慣:比如摸耳朵、抓頭發、搭著胳膊……
![]()
二、娃總粘人睡,媽媽應該怎么辦?
雖說貼貼很暖心,但長期擠著睡,媽媽們也扛不住。我的經驗是:分階段、慢慢來,會輕松很多,不急著一刀切。
1歲以下小寶寶:安全第一,“分床不分房”
有了大寶的經驗,生了二寶后,我把嬰兒床靠在我床邊,床欄放下一邊。
我伸手就能碰到娃,他夜里醒了能聞到我味兒,不用總抱起來哄。
我能稍微松點勁,也不用擔心壓到他。
記住:嬰兒床里別放軟玩具、厚被子,怕悶著寶寶。
另外,哄睡時盡量別一直抱著。可以拍他的背,哼點小歌,慢慢讓他習慣 “不貼媽媽也能睡”。
3歲以上大孩子:慢慢 “撤離”,別硬來
我閨蜜家娃五歲時,還非要貼她睡。她沒急著推開,而是一步一步來:
先是在娃床邊放個小椅子,坐著陪他睡,等娃睡熟了再走;過了兩周,改成坐在臥室門口,跟娃說 “媽媽在門口陪著你”;
又過了一個月,娃居然主動說 “媽媽我自己睡,你不用陪了”。這個過程千萬別急!
如果硬把孩子推開,他會更沒安全感,反而粘得更緊。
白天多陪陪娃也很重要。
我每天放學接娃,都會跟他抱一會兒,聽他說幼兒園的小事。他白天得到足夠的陪伴,夜里對 “貼媽媽” 的需求,自然就少了。
還有,多鼓勵娃自己做事,比如讓他自己穿衣服、收拾玩具。他覺得自己能干了,也會更敢自己睡。
![]()
小書蟲媽媽育兒感悟:
我有時候夜里醒,看著娃小腦袋靠在我身邊,呼吸輕輕的。明明前一秒還在抱怨 “擠得我睡不好”,下一秒就覺得這份 “麻煩” 挺幸福的。
等娃再大點,他可能就不粘我了。想讓他貼我睡,說不定還得看他的 “臉色”。
孩子能依賴我們的日子,也就這么幾年。要是暫時調整不過來,也別太焦慮。
慢慢陪他長大,這份 “睡前貼貼”,其實也是限量版的幸福呀,你認同嗎?
你家的娃也要摸著你才睡嗎?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哄睡小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