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血管這么明顯,怎么又扎偏了?"
"能不能換個技術好的護士來?"
"要是扎不中,孩子又要多受一次罪!"
在醫院的兒科輸液室,類似的對話每天都在上演。作為兒科護士,我們比任何人都更希望"一針封神",在現實中往往受到多種復雜因素的制約。——但有些醫學真相,必須讓家長知道。
![]()
為什么“一針成功”并非總能絕對保證?
靜脈穿刺是臨床護理中最基礎也最常用的技術操作之一,看似簡單的“扎針”動作背后,實則是需要長期訓練才能掌握的復雜技能。與大眾想象不同,靜脈穿刺絕非“看準血管扎下去”那么簡單,而是一項需要綜合評估、精細操作和豐富經驗的醫療行為。
穿刺是“技術”,更是“經驗+判斷”
護士需要通過目測和觸摸來判斷血管的位置、深度、走向和彈性。這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大量的實踐經驗和精準的手感。即使判斷準確,穿刺過程中血管滑動、滾動也是常見情況。穿刺過程中不可控因素的存在——血管壁特別脆弱,針尖輕輕碰到就可能破裂;孩子突然的劇烈動作可能導致針頭移位。這些都是操作中客觀存在的風險。一次成功的穿刺是技術、經驗、孩子配合度、血管條件,甚至一點點運氣的共同結果。就像最優秀的射手也無法保證每一箭都命中靶心,但我們會用盡所有技能和心力去瞄準。
影響穿刺成功率的關鍵因素,不同人群的血管條件差異顯著:
(1) 嬰幼兒患者:
兒童的血管細小、位置表淺,加上恐懼哭鬧、肢體扭動,使穿刺難度倍增。嬰幼兒靜脈穿刺是護理操作中最具挑戰性的項目之一。
(2) 特殊疾病患兒:
脫水患兒血管充盈不足;心腦血管病患兒血管硬化、彈性差;長期化療患兒血管因藥物作用變得又硬又脆;肥胖患兒血管位置深不易觸及。這些病理變化都顯著增加了穿刺難度。
(3) 心理狀態:
患兒的緊張、恐懼會導致血管收縮,尤其是兒童見到針頭時的劇烈反應,會使本已細小的血管更加難以定位。一位護士描述道:“孩子由于疾病的不適,在此時哭了起來,使調整好準備給寶寶穿刺的寶媽再次崩潰”。我曾見到過寶媽因為是第一次經歷寶寶穿刺會哇哇大哭。這時護士不僅要安撫寶寶還要安撫媽媽。我還遇到過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家子在那啼哭的場面。
(4) 環境因素同樣不可忽視:
光線不足、室溫過低(導致血管收縮)等環境條件都會影響護士的操作精度。在急診或夜間情況下,護士可能需要在照明不足的環境中操作,這時穿刺難度就會增加。
(5)護士情緒壓力也直接影響操作質量:
當護士處于緊張、焦慮時穿刺成功率會下降,當家屬要求較高時,往往會給護士造成心理壓力,原本是一針穿刺可以成功,結果反而因增加護士壓力而導致成功率下降。
(6)不保留留置針,增加穿刺次數,破壞血管條件:建議保留留置針(72-96小時),減少反復穿刺,保護好血管。
構建理性醫療認知的社會呼吁
靜脈穿刺雖是小操作,卻折射出當前醫療環境中深層次的問題——公眾(家長)對醫學復雜性的認知不足,對醫療風險的心理準備不足。
家長請知曉:
靜脈穿刺只是治療手段之一,保障正確用藥、合理輸注比“一針成功”更重要。我們和家長有著共同的目標,我們將用專業、輕柔的方式,一次成功完成操作,讓孩子少受罪。對于穿刺困難患兒,我們會盡最大努力,且請經驗豐富護士協助完成。
在理解與信任中前行
請家長朋友理解:每一位技術嫻熟的護士都經歷過生澀的初學期;每一次成功的穿刺都依賴于您和寶寶的配合;在這個意義上,對護士“不敢保證”的理解,不僅是對專業規律的尊重,更是對孩子長遠健康投資的智慧。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言:“只有讓醫學的復雜性和醫療風險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本就承受巨大壓力的醫護人員才能輕裝上陣,全身心地服務患者”。我們知道,每一次穿刺,刺在孩子身上,也疼在父母心里。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孩子的眼淚和哭聲,同樣是扎在我們心上的針。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疾病帶來的不適,而不是彼此。
“一針成功”是我們共同的期盼,也是我們兒科護士日復一日苦練技術、積累經驗的動力源泉。我們會持續精進,力求做得更好。也懇請您多一份理解、信任和配合,讓我們心手相連,共同守護孩子少受疼痛之苦,讓每一次必要的穿刺都盡可能成為一次溫暖的、被理解和支持的經歷。?
![]()
實用貼士
穿刺前的準備:
保持冷靜:您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深呼吸,用平穩的語氣與孩子交流。
適當告知: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用玩偶演示"小管子幫助藥物打敗病菌"的概念。
選擇合適衣物:穿容易卷起袖子的寬松衣服,避免高領妨礙頭皮靜脈穿刺。
穿刺過程中的配合:
正確固定姿勢:按護士指導抱好孩子,通常需要適度約束肢體。
分散注意力:用玩具、兒歌或手機視頻吸引孩子注意。
避免突然干預:即使出于好意,突然的肢體接觸可能干擾操作。
告訴孩子"會有點不舒服,但很快就好",比說"不疼"更可信。
成功后及時表揚孩子的勇敢,建立積極記憶?。
愿孩子們都能早日康復,笑容常在!
文字|兒科門診 王雪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