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本一
編輯 |德新
2025年的初秋,巴伐利亞的微風拂過伊薩爾河畔,也吹火了慕尼黑國際車展(IAA Mobility)的熱烈氣氛。
在這場全球汽車行業的盛會上,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國力量”成為全場焦點。據統計,今年中國參展商數量激增近40%,從整車品牌到供應鏈巨頭,形成了一條完整而強大的東方戰線。
這股浪潮傳遞出一個清晰的信號:中國汽車產業出海,已從單純的整車產品出口,進化為技術、標準與生態的系統性輸出。
而在這支龐大的“中國軍團”里,輔助駕駛廠商的身影尤為醒目,比如知行科技(iMotion)帶來了輔助駕駛和具身智能兩大產品線參展。這也反映了當前國內輔助駕駛與AI發展的典型進程:以“輔助駕駛”為基石,將“具身智能”作為第二增長曲線,雙輪驅動,將中國的智能化技術帶向全球的新大陸。
![]()
慕尼黑 IAA Mobility 展會現場,圖片來源:VCG
一、輔助駕駛基本盤:從域控專家,到端到端量產先鋒
在輔助駕駛這條主航道上,知行科技的定位一直都很清晰且堅定:做最懂量產的域控制器專家。
今年的慕尼黑車展,他們帶來的基于地平線征程6(J6)系列芯片打造的“全家桶”產品。
![]()
圖片來源:企業官方
首先是對“質價比”的重新定義——iDC310行泊一體域控制器。
這款產品被冠以“全球首款小算力平臺端到端輔助駕駛量產解決方案”的頭銜,基于地平線J6B打造。在行業普遍認為端到端模型是百TOPS算力俱樂部專屬游戲的當下,通過工程優化,知行科技在小算力平臺上實現了前沿端到端算法量產部署。
iDC310以5VnR+12USS為標準傳感器配置,提供包括覆蓋AEB、LKA等主動安全功能及ACC、LCC+等L2級行車功能,對齊標桿性能及體驗的APA、RPA泊車輔助功能,兼具安全性與舒適性。
這意味著,即便是入門級車型,也能享受到大模型帶來的更擬人、更安全的行泊一體體驗。
![]()
▲ iDC310行泊一體方案,來源:企業官方
其次是高階能力的普及——iDC510城市領航輔助駕駛解決方案。
基于算力更強的地平線J6M,iDC510通過融合激光雷達與視覺感知,在128 TOPS算力平臺上成功維持系統穩定運行速率,并部署自研的端到端模型,實現了對城區復雜路況的領航輔助。這樣一來,可實現從基礎L2到高階城市NOA的全場景覆蓋。
其他還有重點面向海外市場打造的主動安全利器——iFC4.0前視一體機,同樣基于地平線J6B平臺打造。使用8MP高清攝像頭模組,以1V為基礎,支持1R-5R拓展,在地面道路、高架、高速路均可實現自動巡航和駕駛員觸發變道(需要5R支持),對車道內目標的避讓、繞行等功能有明顯性能提升。
![]()
▲ iFC4.0,來源:企業官方
值得一提的是,iDC310、iDC510 以及iFC4.0前視一體機,可同時滿足C-NCAP 2024與E-NCAP 2026-2028五星設計標準,一站式支持主機廠出海與星級需求。
這一系列產品的背后,隱藏著知行科技最核心的競爭力之一:與中國芯片龍頭地平線的深度戰略綁定。這種“芯片廠+Tier1”的強強聯合,使得知行科技能夠獲取底層芯片的深度支持,進行聯合優化與協同開發,從而在性能、成本和量產速度上取得領先優勢。
不久前,知行科技宣布再獲某頭部自主品牌基于地平線J6M方案的項目定點,并在30天內累計獲得14款車型的定點。截止8月底,知行科技在今年年內共獲得包括奇瑞、吉利等頭部自主品牌的31個項目定點,這些車型大部分都將于2025年及2026年投產。
商業上的持續成功,是市場對其技術路線和量產能力投下的最真實的信任票,也進一步夯實了其在國內域控制器領域的頭部地位。
作為率先出海的輔助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知行科技在海外本土適應性開發、量產合規、迭代升級服務等方面積累大量經驗,并已建成海外研發和生產網絡布局,為未來在海外項目落地提供有效支持。
二、具身智能新賽道:從“車腦”到“機器大腦”的降維攻擊
如果說輔助駕駛是知行科技的“現在”,那么具身智能則是他們瞄準的“未來”。
當許多企業還在觀望時,知行科技已經邁出堅實一步,將其在汽車領域積累的核心能力,精準“復制”到了機器人這一藍海。
本次展會上,知行科技子公司艾摩星機器人與地平線旗下地瓜機器人聯合打造的 iRC100機器人主控制器,成為全場另一大焦點。作為國內首款中高算力商用化機器人控制器,據說iRC100已獲得一些客戶的訂單。
![]()
▲ 艾摩星iRC100具身智能主控制器 來源:企業官方
這并非一次簡單的跨界嘗試,而是一場蓄謀已久的“降維攻擊”。
當前機器人行業的一大痛點,是主控制器普遍采用“X86+AI芯片”的分離式架構,存在數據延遲高、功耗大、協同困難等問題。而知行科技與地瓜機器人聯合推出的iRC100,基于地瓜的RDK S100P智能計算平臺打造,在單一SoC上集成了CPU、BPU與MCU,實現了“大小腦一體化”。
這種架構源于輔助駕駛域控制器的高集成度設計理念,能夠為機器人提供高實時性、低功耗、高算力的“標準機腦”。
![]()
更重要的是,知行科技正將汽車行業的“Tier 1模式”復制到機器人領域。
他們提供的iRC100是包含硬件、底層軟件、中間件和模型部署的全棧解決方案,下游機器人廠商可以根據需求“按需取用”,大大降低了研發門檻和成本。這正是具身智能產業化前夜,行業最需要的“賣鏟人”。
![]()
知行科技在慕尼黑車展的室外展區,放置了一臺自主研發的自動充電機器人產品。它已經完成全鏈路功能驗證,能夠高可靠地完成插槍、充電、拔槍全流程自動化操作。這臺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的充電機器人,主控制器正是iRC100。
![]()
▲ iMotion自動充電機器人 來源:企業官方
而之所以率先從充電場景入手,也是知行科技從主業出發,積極探索輔助駕駛與具身智能技術和場景復用可能性的結果。
從技術上來看,充電機器人能夠復用知行科技在輔助駕駛領域積累的視覺感知算法、低時延的通信中間件和高可靠的車規級硬件選型經驗;而在場景上,自動化的輔助行車和泊車功能,與充電補能場景自然銜接,由此在技術和場景上形成“行-泊-充”的完整閉環,為海外用戶帶來智能出行的中國方案。
![]()
▲ 傅利葉Fourier GR-2來源:企業官方
知行科技的布局遠不止于此。通過與通用機器人企業傅利葉簽署戰略合作,收購掌握一體化關節核心技術的小工匠機器人,并已獲得國內頭部機器人公司委托開發的背包式機器人訂單,一個圍繞“核心部件+場景應用”的具身智能生態已然成型。
從為汽車造“大腦”,到為機器人造“大腦”,知行科技正在將車規級的工程化、供應鏈管理和規模化制造能力,轉化為其在新賽道上的核心壁壘。
三、錨定全球,雙線并進
在國內市場“卷”出新高度的背景下,“出海”已成為所有中國輔助駕駛公司的必答題。早在本次慕尼黑車展之前,知行科技的出海業務就已頗具成效。
目前,知行科技已經在德國設立子公司,深入研究GSR、GDPR等歐洲本地法規,為中國車企出海提供本土化的數據合規、測試認證和售后服務。這種“陪跑”模式,讓它成為車企出海最可靠的伙伴之一。
![]()
而更具說服力的是其產品的全球競爭力。知行科技搭載瑞薩V4H芯片的iDC 500高階域控,已在某主流國產品牌的海外車型上實現量產落地。
這個案例意義重大:它證明了知行科技不僅能玩轉“國產芯”(地平線),同樣具備駕馭“國際芯”(瑞薩等)的平臺化開發能力。這種不依賴單一芯片供應商的靈活性和技術實力,是其在全球市場與采埃孚、大陸等傳統巨頭同臺競技的底氣所在。
從國內市場的多個定點,到海外市場的量產落地,知行科技正以國內、海外雙線并進的策略,穩步構建其全球化的市場版圖。
在國際化業務上,展會期間知行科技的德國研發中心也搬至車企云集的慕尼黑,以進一步提升客戶服務速度和深度。
此外,知行科技馬來西亞工廠將在年內落成投產,通過本地化生產強化對東南亞市場和客戶需求的高度響應。
四、中國機器人供應鏈,在全球市場崛起
站在2025年的時間節點回望,慕尼黑車展上的知行科技,為我們呈現了一個遠超“雙線布局”的戰略雄心。
當智能汽車這個最復雜的“輪式機器人”產業,將其十年積累的“車腦”工程化能力、供應鏈體系與量產經驗,精準地注入到具身智能這一新興領域時,將引爆整個行業的加速革命。
iRC100的誕生,不僅僅是一款核心機器人控制器,更是一個產業催化劑。它預示著機器人行業將告別過去“手工作坊式”的開發模式,迎來一個由車規級標準定義的、可大規模復制的標準化、平臺化新階段。
在這場變革中,知行科技們的角色,已經從一個輔助駕駛Tier1,進化成了未來物理世界AI基礎設施的核心構建,他們正在做的是為即將到來的、萬物皆可智能的機器人時代,鋪下最關鍵的一塊基石。
IAA的舞臺已經落幕,但關于“中國機器人核心技術走向全球”故事的序章,才剛剛翻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