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凌晨,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一間宿舍燈光驟亮。
上鋪傳來的痛苦呻吟驚醒了室友。很快,“女生宿舍內分娩,因失血過多去世”的傳言席卷網絡。直到9月16日,校方才回應:母女平安,已送醫治療。
但“平安”二字,并沒能撫平網友心中的疑問——一個大二女生,懷孕到分娩竟無人察覺?在沒有任何醫療條件的宿舍里,她又是如何熬過那場生死關的?
![]()
從網上流出的視頻來看,這位女大學生在生下孩子之后,一男子將襁褓里的嬰兒帶離宿舍。
![]()
此時,不少同學已跑出宿舍樓“吃瓜”,產婦則被抬上擔架,全身包裹得嚴嚴實實,甚至連臉都被遮擋。
![]()
正因如此,視頻一度引發大量猜測與謠言——有人懷疑她生產時出了意外,更有人聲稱她“大出血去世”。最終,學校出面澄清:母女平安,目前已在醫院接受治療,家長也已到場陪護。
![]()
大學宿舍分娩,任誰看來都像“天方夜譚”。不少網友感慨,這名女生實在是命大,要知道分娩本就伴隨風險,如果當時情況失控,后果不堪設想。更令人唏噓的是,她還只是大二學生,年僅二十歲不到,就突然成為母親。學業如何繼續?未來如何安置?這些問題擺在眼前。雖然高校沒有明令禁止學生在讀期間生育,但這種情況顯然難以被鼓勵。
最終,謠言被辟,母女平安的消息讓人松了口氣。然而,這場“虛驚”卻再次提醒我們:校園不是孤島,宿舍也不是產房。隱藏在日常背后的風險,需要被正視。
![]()
這并非孤例。2025年3月,山西晉中某高校發生女生校內產子;2024年,黑龍江某宿舍傳出“遺棄嬰兒”;2023年,安徽某女生分娩后向宿管求助……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畫面,不斷在校園里重演。
![]()
為什么這些女孩會選擇隱瞞到最后一刻?
我覺得,有以下四個原因:
1、教育缺位:性教育長期“避而不談”,學生既不懂避孕,也不知求助渠道。
2、管理盲區:宿舍管理看似嚴格,卻對學生長期身體異常毫無察覺,更缺乏應急醫療機制。
3、家庭禁忌:父母諱談“性”,孩子再恐慌也不敢開口。
4、社會偏見:未婚先孕被視為“不光彩”,讓她們害怕被指責、被退學,只能選擇沉默。
這不是個人的失敗,而是多重系統的集體失守。
我是90年代上大學的,當時,如果女生在校園里懷孕,都屬于大逆不道的行為,只有一個結果:開除。
不過現在時代不同了,大學生可以結婚,當然也可以生娃。與過去單一的指責不同,如今輿論中也有更多包容的聲音:有人強調大學生已成年,生育是個人權利;也有人認為應減少圍觀和曝光,避免二次傷害。但質疑聲依然存在——年輕父母能否承擔養育責任?如何兼顧學業與家庭?這些問題都值得正視。
事件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女生臨近分娩,卻自己和男友都未察覺。這背后,是對性與生殖知識的嚴重缺失。
在北歐,非婚生子比例甚至超過已婚,社會給予充分支持,政府提供福利保障,輿論少有指責與歧視。相比之下,我們的教育與制度更顯滯后。大學生本應是專注學業、追求夢想的年紀,卻有人不得不在宿舍里承受生命的極限考驗。
當一個女孩在宿舍里孤身迎接分娩的疼痛,我們不該只指責“她太不懂事”。
真正需要追問的是:我們給過她多少選擇的余地?給過她多少勇氣去求助?
青春,不該在沉默中賭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