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發布公告,披露了北京忠誠腫瘤醫院與北京扶正腫瘤醫院兩家三級腫瘤專科醫院的停業信息。據悉,這兩家醫院均帶有社會辦醫背景,停業期限均長達一年。
其中,北京忠誠腫瘤醫院的停業時段為 2025 年 3 月 5 日至 2026 年 3 月 4 日;北京扶正腫瘤醫院的停業時段則為 2025 年 2 月 17 日至 2026 年 2 月 16 日。
![]()
![]()
圖源:北京市衛健委官網
公開信息顯示,北京忠誠腫瘤醫院始建于 2017 年,是中珠醫療布局的首家三級腫瘤專科醫院,項目總投資 4 億元,計劃首期開放 400 張病床,業務核心聚焦神經系統腫瘤及周邊器官組織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臨床科研工作。值得關注的是,此前有媒體報道稱,該院是國內為數不多以 “院士” 命名的腫瘤專科醫院,其名稱源自已故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忠誠 —— 作為我國神經外科領域的泰斗級專家,王忠誠院士是中國神經外科事業的開拓者之一,為行業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
據中珠醫療官網介紹,為整合國內優質醫療技術資源、推動自身躋身國內一流醫療服務機構行列,2017 年 11 月,公司將業務版圖拓展至北京,聯合一位神經外科專家共同籌建北京忠誠腫瘤醫院。2022 年 10 月,該院成功取得北京市衛健委核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但開業進程卻遲遲未能推進。《中國經營報》2023 年的報道指出,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是導致醫院無法開業的重要原因之一。
報道詳細提到,北京忠誠腫瘤醫院的母公司與房屋出租方簽訂了《房屋租賃合同書》,但法院在案件審理期間查明,醫院建設所用房屋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據此,法院判定雙方簽訂的租賃合同無效,要求醫院母公司騰退房屋并歸還給出租方。根據中珠醫療發布的 2024 年半年報,此案一審、二審均維持原判,2024 年 4 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出具《民事裁定書》,駁回了該公司的再審申請。
據悉,中珠俊天(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忠誠腫瘤醫院的母公司,同時也是中珠醫療控股的子公司。中珠醫療前身為湖北潛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家眼科用藥生產基地,公司于 2001 年在 A 股上市,曾被譽為 “國內眼科用藥第一股”。在醫院投資布局上,除北京忠誠腫瘤醫院外,中珠醫療還擁有廣西玉林市桂南醫院(二甲綜合醫院)與六安開發區醫院(二級綜合醫院)兩家醫療機構。
![]()
另一家公告停業的北京扶正腫瘤醫院,最早成立于 2014 年,前身為北京海吉星亦莊工業園腫瘤醫院,2016 年正式更名為北京扶正腫瘤醫院,2021 年 9 月開始運營。據 “北京市經濟開發區” 網站 2021 年的報道,與常規醫療機構不同,北京扶正腫瘤醫院定位為臨床研究型三級腫瘤專科醫院,除提供腫瘤疾病綜合治療、多學科診療(MDT)服務外,還致力于為經開區生物醫藥企業解決研發及市場化過程中的臨床瓶頸問題。據醫院官方微信公眾號介紹,我國著名臨床腫瘤學家孫燕院士曾擔任該院名譽院長。
此次停業并非北京扶正腫瘤醫院首次暫停運營。“北京市經濟開發區” 網站 2024 年發布的公告顯示,該院已于 2023 年 5 月停止經營,其排污許可證于 2024 年 3 月 5 日被經開區行政審批局注銷。2024 年 10 月,北京市衛健委收到該院提交的《關于停業整改的申請》,直至此次官方公告 “繼續停業”。此外,“醫學界” 通過天眼查查詢發現,北京扶正腫瘤醫院作為被告涉及的法律案件達 113 件,案件金額累計超 18 億元。
在醫療行業內,腫瘤專科長期被視為醫院投資的熱門賽道。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私立腫瘤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從 2016 年的 189 億元增長至 2022 年的 530 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 18.7%,預計 2026 年這一規模將攀升至 1092 億元。
然而,民營腫瘤醫院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諸多挑戰,不少機構陷入經營困境。例如,此前備受行業關注的重慶全域腫瘤醫院,總投資高達 30 億元,但僅在開業兩年七個月后便宣告破產,成為民營腫瘤醫療賽道發展壓力的典型案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