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迎來建院190周年,并隆重舉行學術論壇。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創建于1835年,是我國第一家西醫醫院,中國西醫學、西醫教育的發源地和民主革命策源地。孫中山先生曾以“逸仙”之名在此學醫并從事革命運動。
醫院屢創中國西醫史上多個第一,如:第一例眼疾手術、卵巢切除術、膀胱取石術、乙醚麻醉術、病理解剖術,第一張X光片,第一本中國醫學雜志,第一間西醫學堂,第一位中國醫學留學生等。
![]()
根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發展報告》,近年來醫院錨定“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醫院”發展目標,堅持以臨床需求為導向、以科研創新為驅動、以人才培養為支撐,在科技創新、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公共衛生服務等方面勇擔重任、開拓進取,取得顯著成就。
據介紹,目前醫院共有17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醫院承擔國家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入圍廣東省高水平重點建設醫院;成立精準腫瘤治療中心、多學科協作診療會診中心、國內首個公立乳腺腫瘤醫院;具備肝臟、腎臟、心臟、肺臟四大人體器官移植執業資質;開展全球首例全腹腔鏡全肝移植術、腔鏡下術中導航保乳乳腺癌手術、陣發性房顫納秒脈沖電場消融(nsPFA)手術等世界先進、全國開創性的領先技術。
近年來,醫院整體研究水平顯著提升。一是進一步完善全鏈條創新研發平臺,2024年獲批廣東省醫學領域唯一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成為國內首批干細胞與體細胞臨床研究“雙備案”機構。二是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和標志性成果。“腫瘤生態學說”引起國內外同行的高度關注和認可。三是科研成果轉化駛入快車道。醫院獲授權專利數量、國際專利數量居廣東省前列,成功推動國產手術機器人、新冠肺炎AI輔助診斷系統、便攜式人工智能超聲骨密度儀等創新產品的研發。
據醫院黨委書記楊建林介紹,醫院充分發揮“國家隊”高水平醫院的示范引領作用,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促進區域衛生健康均衡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花都院區的啟用填補了廣州北部和空港經濟區的高水平醫療空白;海珠灣院區一期工程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參建各方加速建設進程,力促項目早日完成;深汕院區作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已成為醫院服務粵東及周邊百姓健康的橋頭堡。
四大慢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技術總師、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向醫院建院190周年表示熱烈祝賀,充分肯定了醫院作為我國最早的西醫院,始終與民族命運同頻共振、與時代發展同向而行,更在新時代以來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篤定前行,為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出積極貢獻。站在新起點,他希望醫院持續深化醫教研協同創新,堅持創新驅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醫院,為健康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高松表示,醫院為中國近現代醫學的發展與醫學人才的培養,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近年來更是在醫療服務、科研與人才培養等領域成果顯著。站在新起點,希望醫院把自身發展融入國家戰略全局,在新征程上賡續百年榮光、再譜時代華章。
活動上,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與匈牙利塞梅維什大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就人才交流、科研合作開展深入合作。塞梅維什大學是匈牙利和中東歐地區醫學和健康科學領域領先的高等教育機構,擁有250多年的歷史,在歐洲醫療行業與科研領域享有崇高聲譽。目前,雙方已明確開展“急性胰腺炎并心臟損傷長期觀察性研究”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合作。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王詩琪 通訊員 房詩婷、黃睿、劉文琴
通訊員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