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戰爭是人類眾多自我傷害中僅次于專制統治的那一種,這兩者傷害的都是普通人。
看看俄烏戰爭——除了少數高級軍官,傷亡的109萬人都是普通士兵和基層軍官,都是來自于普通家庭的普通人。
下面這個視頻截圖中被解除武裝的年輕人,是近期烏軍在多布羅皮利亞包圍圈內抓獲的俄軍戰俘。
![]()
他們全都來自俄羅斯邊遠貧窮地區的底層家庭,從未享受過該國在20多年高油價時代得到的紅利,很多人住在低矮的土坯房子里,家里沒有冰箱、洗衣機和抽水馬桶。
他們走上戰場的唯一原因,就是200萬盧布的一次性補貼、每月20萬盧布的高薪和1000萬盧布的陣亡撫恤金。
但如果陣亡、“失蹤”或被俘,月薪和陣亡撫恤金實際上很難拿到,因為俄聯邦將這兩項支出轉移給了地方政府,而地方上早就沒有錢來支付了。
他們的任務是騎著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沖過烏方用炮火和無人機打造了數公里寬的“死亡地帶”,要么在沖鋒中被打死,要么沖到烏軍身亡被打死或被俘。
和在“死亡地帶”上被炸死的人相比,他們被俘是幸運的,但和死傷者相比,被俘的少之又少。
烏克蘭人同樣慘痛,逾千萬人流離失所,有家(國)難回。盡管其傷亡數約為俄的1/3,但在生命面前,數字從來都是蒼白空洞的。
再看看哈以戰爭。曾經被稱為“中東新加坡”的加沙如今成了一片廢墟,200多萬加沙人面臨著顛沛流離和恐懼。
所有這些人,無論是否介入戰爭,無論他是主動還是被動地介入戰爭,他們都不是戰爭的發動者,都可以視為戰爭的受害者。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深深地知道,日子可以富一點,也可以窮一點,但如果沒有和平,根本就沒有日子。
最近,張雪峰因為聲稱槍一響就捐5000萬而火爆全網。
![]()
我本來不知道張雪峰何許人也,知道他是因為一個視頻。
視頻是今年7月份在網上熱傳的,其中有人問他:一年賺1億多,資產都轉移到哪里去了?他回答說自己對資產沒有興趣,一不買房二不買車,名下連一塊磚都沒有。
我發現他巧妙地利用對方的措辭偷換了概念——對方實際上問他的錢都放在哪里,但錯誤地使用了“資產”這個概念。讓他順利地避免回答錢在哪里的問題。
張雪峰的錢在哪里呢?
有人推測,他每年分紅不低于4000萬。因此個人財富應該有好幾個“小目標”。
作為有錢人,張雪峰肯定希望和平。無論他的錢在哪里,只有在和平時代,他的錢才是安全的。
所謂槍一響就捐5000萬的想法太簡單了。他應該比任何人普通人都明白,槍一響,他的錢就由不得他做主了。
他的年齡和肥碩的身板,注定他可能不只拿出所有的錢那么簡單。
我沒有深入了解張雪峰的生意,我的理解是指導高考生如何填報志愿——不一定準確,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個生意的性質,我曾在微博上這樣描述過——
一個社會,有100個人和100份口糧,其中5個人拿了95份,其余95個人爭奪5份口糧。
他的生意就是收費指導那95個人中的一部分人,如何搶到有限的口糧。
如果沒有張雪峰的指導,這5份口糧也會被其中一部分人搶到;有了他,5份口糧易主了。
張雪峰的生意,并沒有創造哪怕1份口糧,對社會的發展也沒有任何價值。但他卻因此賺到了普通人幾十輩子也賺不到財富。
當然,那是他的本事,我并不想因此去指責他。
但他有了財富卻高呼戰爭,才是人們痛斥他的原因。
![]()
譴責他的人很多,但在我看來,這些譴責的話都沒有說到點子上。
因為張雪峰的內心里,肯定是不希望發生戰爭的。當然也不是想學夾頭博流量做愛國生意。
他只是因為錢太多了沒有安全感,用這種方式往自己頭上帖標簽,想通過這種方式保護自己的財富。
僅此而已。
但這種行為的卻會導致極其惡劣的后果。因為這會讓人以為,渴望戰爭是大多數人的真實心態;并且客觀上在傻缺們的心頭燃起好戰的熊熊烈火。
事實上,無數這類網紅和磚家在宣揚戰爭時說的都是違心的話,目的只是為了眼前的私利。
但終有一天,回旋鏢會插到他們的腦們上。
也算求錘得錘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