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在供銷社時期大家購買商品都需要憑票購買,而在這其中香煙絕對稱得上是供銷社流通商品中的“主心骨”,能夠撐起一個供銷社的“半邊天”。
![]()
不少人都會用糧票、油票等去換煙票,尤其是一些老煙民,煙票不夠時總會想各種辦法去淘換,而在那個時期香煙也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最好見證者。
![]()
在過去經濟實力都還十分落后,香煙的價格也是層出不窮,現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你還能記得五十多年前抽過的老香煙嗎?
![]()
煙票的正式發行時間是在1958年,部分地區對于購買香煙開始實行了管控,兩年后就全國范圍進行了推廣,煙票也成為了煙民購買香煙的“必須憑證”。
不同的票對應著不同的香煙,不僅如此那時候的煙票都是有時間限制的,這張照片就是基層供銷社所提供的煙票,上面標注著有效日期。
![]()
在那時想要買煙絕不是你有錢就能隨心所欲的,沒有煙票一切都是空談,在60年代高級技工每月也只能分到一條煙的票據。
不同的崗位能夠分到的煙票也是不同的,并且那時供銷社的香煙極少會以整條出售,都是按單盒來進行出售和計算。
![]()
這張照片就是上虞縣瀝海供銷社的煙票,和上圖中的煙票有著明顯的差別,這也是因為地區的不同所以煙票的展現形式也都不相同。
部分地區是以職工、個人來進行發放煙票,而有的地區則是以家庭為單位發放,所以那時就經常會出現一些老煙民向不抽煙的家庭置換煙票。
![]()
而他們一般置換的票據都是糖票、布票或是肉票等,不僅如此還有一些人會用煙票去向農民換購雞蛋,這也算是那時比較常見的“貨幣流通”行為。
有的地區煙票都是當月有效,有的則是會標注清楚有效時間,但無論是哪個地區所有的煙票都是蓋章以后才能生效,這也減少了部分“投機倒把”分子鉆空子的機會。
![]()
隨著時代的發展香煙也會進行調整和改進,無論是包裝還是價格在不同時期都會有所不同,這張照片就是過去卷煙的部分價格調整表。
上面也有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香煙名稱,例如新前門、飛馬等,隨著發展這些香煙的價格也在跟隨著市場消費和售賣情況進行調整。
![]()
其中飛馬牌香煙的調整力度是比較大的,從50年時期開始每年都有不同的價格,最初售價在一角八分,到1957年時價格就已經上調到了兩角九分。
雖說在現如今人們看來這樣的價格并不算昂貴,但這僅僅只是一包的價格,如果折算成整條香煙單是飛馬牌在1957年的售價一條煙就接近于三塊錢。
然而在那時普通的農戶一個月最多也就才六到九元的收入,普通職工一個月也才十幾塊錢,由此可見,即便是飛馬牌價格也已經不算便宜了,更別說更加昂貴的中華牌。
![]()
照片中就是曾經供銷社的“王牌產品”飛馬牌香煙,比起“大生產牌”香煙它的價位相對來說更高一些,口感也比其他口糧煙更加順滑。
在過去“大前門”被稱為是車間主任才能抽上的“奢侈品”,“飛馬牌”則是大眾常購的“硬通貨”。
![]()
這款香煙從1949年7月開始就被上海卷煙廠接手開始了大規模的生產與發行,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它的前身實際上是新四軍第2師供給部所屬的新群煙草公司生產的“軍供香煙”。
就連煙標也是為了貼合當時的場景,策馬奔騰寓意著新四軍能夠越戰越強,新四軍也憑借這款香煙的口碑交換了布匹與彈藥,解決了抗戰中的物資短缺問題。
![]()
在最初供銷社提供的香煙中大多都是“無過濾嘴”的香煙,因此在老一輩心中對“不帶把”的香煙是有著特殊情感的。
照片中的“贛州橋”牌香煙是由贛州卷煙廠發行的,也是那是極具地標特色的一款香煙,價格非常親民,一包售價在8分到1角1分不等。
![]()
口感屬于老煙民非常喜歡的濃厚型,尤其是莊稼人就非常鐘愛它那濃烈卻沒有香精味道的口感,以前這款香煙甚至被稱作是“贛州人的專屬香煙”。
![]()
說起“紅梅”牌香煙相比許多煙民都非常熟悉,它是紅塔集團的“王牌產品”之一,也是過去全國香煙銷量排行榜前十的“暢銷產品”。
根據統計在截止到2000年它的產量就達到了100.5萬箱,是20世紀國內煙草中唯一一個銷量超過百萬的香煙品牌。
而它之所以能夠暢銷除了口感順滑沒有苦味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它的價格絕對親民,在80年代紅梅香煙一包的售價也才9毛左右。
![]()
大鐘香煙由廣州卷煙廠發行,從發行后就一直深受煙民們的喜歡,雖然中途因為煙絲調整上調過價格,但是售價也始終控制在口糧煙型上。
在70年代時期大鐘香煙一包的售價在1毛錢左右,過年期間會有價格的浮動,但整體來說一包香煙的價格都沒有超過1毛4分,所以也一直都是煙民們的首選。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這款香煙也被慢慢替代,有許多口感更好的香煙出現在市面上,雖說發行時間短,但大鐘香煙卻也成為了煙民心中的珍貴回憶。
![]()
紅桔牌香煙如果不看它的名字只看煙標,還以為是兩個“大南瓜”,雖說它的名字叫做紅桔,但是香煙中卻并沒有添加任何水果。
它的口感比較清新,進嘴之后沒有濃烈的煙感,吐出的煙霧也并不嗆人并且消散得比較快,所以當時不僅男性喜歡,不少女性也非常喜歡這款香煙。
紅桔在發行之初的售價為1角3分,作為口糧煙型它的價格比較適中,因此也成為了大眾常購的香煙之一。
![]()
由國營臨清卷煙廠出品的“紅菊”牌香煙也是早期一批需要憑票購買的香煙之一,它的最初售價在1毛5分。
雖說價格并不貴,但是因為需要憑票購買,加之紅菊的口感比較綿密,不少下地干活的老煙民都不太喜歡,所以購買的人相對較少,后來也慢慢被時代所淘汰。
![]()
初次看到這個煙標就不得不令人想起在1959年發行的一部名為《五朵金花》的電影,當時是也是為了向國慶十周年獻禮。
雖說電影發行的時間比較早,但是這款同樣名稱的香煙卻是在1983年才正式向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并被允許生產與發行。
![]()
因為電影的知名度加上這款香煙的受眾群體就是職工人群,所以它的最初定價也比較昂貴,在80年代單包的售價就在2角6分到3角4分不等。
不同的區域價格也會不同,在這款香煙發行之后還曾有過一場“鬧劇”,有人控告其煙標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權,不過因為整個發行和申請流程都合法合規,最終法院宣判卷煙廠的生產是合法的,未曾侵犯任何人著作權。
![]()
“西湖”牌香煙是杭州卷煙廠發行的一款極具代表性的香煙,雖說也是老煙民的常選但煙廠卻并沒有因此減少對這款香煙的宣傳力度。
甚至整個煙標都采用了西湖的美景,湖光塔影讓人能夠瞬間感受到西湖的詩情畫意,特殊煙標也為這款香煙增加了人們購買的“欲望”。
![]()
有不少外地游客也會購買這款香煙回去送朋友,因此它的定價其實并不便宜,單包的售價在70年代就已經達到了2毛6分到3毛5分不等。
比起同樣擁有地標建筑煙身的大雁塔、朝陽橋等香煙,西湖牌的售價會相對更高一些,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在2007年就已經停產了,目前市面上已經找不到原版的西湖香煙了。
![]()
“三五”的罐裝牌香煙從民國時期開始就已經正式發行了,在那時它的價格就讓不少平民望而卻步,早期的煙絲都是由英國進口而來,雖說價格昂貴但卻深受文學大師們的喜歡。
其中我們熟悉的魯迅先生就非常喜歡這款香煙,但也因為價格昂貴平日里抽得還是比較少,它的香煙口感非常醇厚,抽完后指尖也會留有淡淡的香氣。
這款香煙憑借它的特殊煙感即便是價格昂貴也從民國時期堅持到了供銷社時期,不過它的價格還是一如既往的昂貴,在90年代中期單包三五香煙售價就在8元到10元不等,屬于高消費香煙之一。
![]()
經濟牌香煙可謂是“煙如其名”,在最初發行之初它的售價就非常便宜,70年代時期售價在8分錢一包。
雖說也需要煙票但是因為價格便宜加上口感非常濃厚,所以不少莊稼人都非常喜歡,畢竟那時莊稼人一個月的收入并不高,這款香煙就很好的解決了他們對香煙的需求。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80年代中期8分錢一包的香煙已經屬于非常低價的香煙了,不少人為了面子都會選擇1角左右的口糧煙,這款香煙也就慢慢消失在了大眾的視野里。
![]()
“游泳”牌香煙發行時間是在1957年,作為湖北地區的代表型香煙之一,它的售價并不便宜,在70年代一包游泳牌香煙售價就已經達到了2毛6分錢。
經過時代的發展和香煙品牌的更新,在90年代時期香煙的售價就漲到了1元錢,因此也被不少人稱之為“干部煙”,價格貴,口感細滑是它的主要特色。
![]()
現如今曾經大眾熟知的香煙都已經慢慢淡出了我們的視野,當我們再次回看時腦海中還會浮現出曾經“吞云吐霧”的畫面。
雖說抽的是香煙,但無法忘卻的卻是專屬于那個時代的記憶“共振”,在你的記憶深處還有哪些印象深刻、難以忘懷的經典老煙呢?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