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靜音世界”到“有聲天地”,從“望而卻步”到“新聲啟航”。一位48歲女性的重生故事,見證國家政策的溫暖力量,聆聽生命中最動人的回響。
一、命運轉折 集采帶來希望
“耳蝸要二十多萬,我根本不敢想。”這是48歲的王女士(化名)曾經的無奈。去年,她突發性耳聾,輾轉多家醫院治療,但聽力始終沒有恢復。耳朵徹底失聰后,她常常焦慮、失眠,生活被按下了“靜音鍵”。
家庭的重擔更讓她心力交瘁:丈夫因尿毒癥每周透析兩次,家境拮據,夫妻二人相依為命。為了不給家里增加負擔,她一度打算就此忍受。但國家人工耳蝸集采政策的落地,讓她重新燃起希望。
“現在國家政策好,費用降下來,還能報銷,不然我根本不敢想。”王女士說。
最終,她還是把希望托付給了鄭州民生耳鼻喉醫院。回憶起當時的決定,王女士說:“接到通知那天,不到一個小時我就趕來住院了,就認定在這兒做。醫生有經驗,護士照顧得仔細,心里很踏實。”
![]()
在省內知名耳科專家團隊的會診下,對她進行了單側人工耳蝸植入。術后第五天,她順利出院,心里懸了許久的大石頭終于落下。
二、聽見新聲 開機之旅啟程!
9月9日,在這個寓意長久的日子,王女士迎來了人工耳蝸開機時刻。
在耳蝸工作人員的專業調試下,處理器與植入體逐步匹配。當第一串電子脈沖傳入大腦時,她睜大眼睛,激動地喊道:“聽見了!真的是聲音!”
這一刻,她的眼中閃爍著淚光:“感謝國家的好政策,讓我做得起手術;感謝民生醫院的專家,讓我重獲新聲。我終于,重新聽見了世界!”
![]()
三、政策普惠 普通家庭也能“聽見”!
人工耳蝸集采政策的實施,讓這一曾經動輒二三十萬元的高端手術,從“望而卻步”變成了“看得見、做得起”。
費用大幅下降:單側植入總費用從原先二三十萬元,降至7萬元以內;
醫保報銷可疊加:集采政策+醫保報銷的雙重支持下,患者自付費用可降至1–3萬元;
普惠更多人群:3歲前是兒童語言發育的關鍵期,使因經濟原因而錯失治療機會的聽障兒童能夠盡早接受植入,不再錯過語言發育黃金期。像王女士這樣因費用長期觀望的患者,如今也能抓住機會重獲新聲。
![]()
人工耳蝸適用于哪些人群:
① 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包括語前聾和語后聾);
② 佩戴助聽器無效或效果不理想。
四、聽見未來 重啟人生
開機只是新生活的起點,接下來王女士將通過多次系統調試和康復訓練,逐步適應豐富多彩的有聲世界。對她而言,這不僅是聽覺的恢復,更是生活信心的重要重建。
從“不敢想”到“聽得見”,國家政策的溫暖與專科醫療的守護,讓這個普通家庭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
據統計,我國約有2700萬聽障人群,其中兒童超過80萬,每年新增的聽障兒童約2-3萬。集采政策的落地,為無數像王女士這樣的患者家庭點亮了“新聲”的希望。
鄭州民生耳鼻喉醫院將繼續以專業技術與人文關懷,幫助更多聽障患者從“靜默”到“新聲”,讓“聽見”的希望照亮每一個家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