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影《藍紅白三部曲之藍》
你還記得《頭腦特工隊》中藍色的“憂憂”嗎?當代表悲傷的情緒小人出來的時候,一切都變了——比起快樂一類的積極情緒,悲傷這樣的“壞情緒”總是躲在回憶深處,在心靈間回蕩得更久。
但正像“憂憂”成了電影中小女孩萊莉解開心結的關鍵,悲傷也告訴了我們更多關于自身存在的事。無論是因大環境的下墜感到迷茫,還是因瑣碎小事覺得煩悶,我們不得不在一次次對悲傷的理解中學著與它共存。詩人馬戲團找到了一種方法——把它寫成詩。
繼上次的,今天單讀分享馬戲團的另外七首詩歌《名字》《疼痛》《失眠》《魚缸》《眩暈》《社會新聞》《夏日午后》。在她的詩里,痛苦不是壞情緒,而是自我存在的證明。
![]()
![]()
趁你入睡時,
拿走你的名字
作者:馬戲團
名字
趁你入睡時
拿走你的名字
一個用舊的名字,受傷的名字
醒來,你不是任何人
找不到一雙合腳的鞋
恥辱與回憶,都幫你拿走了
現在,你可以為自己命名
疼痛
身體里的釘子
早就預埋好了
只是在等著
一個錘子的落下
失眠
經歷與虛空的對抗后,暴怒粉碎成灰
一種平靜從身體里坐起,所有東西
都從身上掉落了,終于很輕。
這些哀怨與呻吟,早就不要聽了,
人們關上耳朵,你也覺得疲勞。
又一個天亮,你從褶皺里張開
嘗出了一塊巧克力餅干的滋味。
還不算壞,你說。
![]()
電影《迷失東京》
魚缸
坐在時間里我無所適從
想象你是魚缸而我是魚
透過你,看得到世界
但看不見自己
為什么不是相反的關系
由我來籠罩你
我不知道
但生活沒有永遠的靜物
我們作為背景的一員
也將迎來一次變革
此刻,重力在空中與我搶奪你
眩暈
搖晃它,直到這顆腦袋
能夠適應眩暈
為何要克服本能?
這恐懼的本能,向死的本能
害怕墜落又渴望墜落的本能
從出生時就涂滿你的全身
那些遺忘恐懼的人
指著任意一個亮燈的窗
就說那是家
睡進任何一個凹陷的枕
就說那是夢
電梯停穩后
去把鑰匙插進廢墟的縫隙里
指針撥動,房間下墜
去搖醒床上的那個陌生人
暴力切換他正在播放的幻想
接著,把你的眩暈涂滿他的全身
社會新聞
新聞里總有人在跌落
自愿的,意外的
在這隨時都會下墜的世界
死亡,是唯一也是最后一件
可以掌控的事
![]()
電影《鯖魚罐頭》
夏天午后
午后的蟬鳴,是永恒的入口
一個孩子從滑梯溜下
一張還沒有學會害怕的臉
從眼前閃過
老人的臉也很平靜
在舞蹈中微微抽動
半個多世紀的喜怒
人也只需這副軀體,便可容納
腳步后退,側身轉動
每個夏天的無聊似乎都是一樣的
從童年到現在,我對此感到安心
公園的布景像記憶的盆栽
在我又一次試圖踏入時
雷雨切斷了時間的河
編輯:同星、菜市場
加入 2025 單讀全年訂閱
感受存在的復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