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很多消費者期待了許久的全新問界M7終于迎來了正式預售,28.8萬元的起售價格(預售)其實還是比想象中要貴的,但憑借著強勁的產品力以及高關注度,該車仍是在僅僅發售6小時內接到了130000萬臺的小訂訂單。
![]()
毫無疑問,即便小訂訂單里含有“水分”,但全新問界M7其實已經鎖定了今年下半年的“爆款”車型。而根據小編所在當地的門店訂單情況,有幾組數據還是比較有意思的。
![]()
首先,全新問界M7此次仍舊有五座版和六座版兩種座椅布局可選,根據店內統計,五座版本的占比超過了65%,遠超六座版車型。
![]()
這一現象其實不難理解,全新問界M7雖然有超過5米的車長和3030mm的軸距,但參考問界M8六座版車型的第三排體驗,全新問界M7六座版本的第三排空間其實更多的只能作為應急使用,而且零重力座椅也并非標配,所以大部分消費者選擇了更為實用的五座版本。
再者,Max版本成為了此次小訂的主力車型,這里就涉及到智能輔助駕駛的分配了,低配Pro版車型雖然搭載了艙內激光雷達,但仍只能實現高速路段智能輔助駕駛,想要體驗“滿血版”華為智能輔助駕駛,只能選擇Max版本,而且Max增程版車型還搭載了53度電池,CLTC純電續航來到了315km,更符合大部分家庭的用車需求。
![]()
最后,全新問界M7此次不止是有增程版本,還推出了純電版車型,本以為大部分消費者仍然會選擇增程版本,但根據實際的訂單反饋來看,純電、增程版本幾乎是五五開,而且訂單量最高的反倒是Max長續航純電五座后驅版本,占比高達26%,超過了Max增程五座四驅版。
說實話,全新問界M7因為方正的造型,在高速行駛時風阻系數要比轎車來的大,對于純電續航的達成率會帶來一定的影響,此外,參考問界M8增程版銷量遠高于純電版本,所以很多人會誤以為增程版本仍會是銷量主力,所以純電版車型占比近半,還是出乎了許多人的預料。
這里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個問題,當下混動(電混)車型發展的趨勢漸漸向大電池、小油箱轉變,比如智己、阿維塔、別克等品牌都推出了相應的車型,甚至智己LS6增程版本的純電續航超過了400km,如今全新問界M7的訂單情況似乎在向外界傳達這樣的訊息:大電池、小油箱只是過度,純電才是歸宿!
![]()
為什么這么說呢?
一、如今各大車企在中高端車型上都用上了800V高壓平臺,充電速度相比之前呈幾何倍增長,電池電量由20%充至80%也就只需15分鐘左右,加上補能設施的完善,不夸張的說,即便是長途旅行(非節假日),純電車的使用體驗已經不比增程版車型差上多少,而這背后卻是實實在在的經濟賬。
二、無論搭載的是插電式混合動力還是增程式混動,隨著車型尺寸越來越大以及電池組容量越做越大,車身自重也會跟隨著進一步的增加,從物理特性上來講,更大的自重必然需要更多的能量來推動,帶來的結果便是油耗值很難控制在理想范圍。
![]()
三、增程式混動車型因為多出了發動機,其系統相比純電車更為復雜,拋開會帶來潛在的質量問題不談,增程版車型需要每一萬公里對增程器進行日常保養,而純電版車型的保養間隔則是2萬公里,使用起來更為簡便。
另外,增程版車型的保養費用也是純電版車型的兩至三倍,所以,除了能耗方面的差距外,養護方面純電版車型同樣更省。
![]()
所以,分析了全新問界M7的小訂情況,或許我們大概能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那便是大電池、小油箱折騰不出太多風浪,純電版車型的占比只會越來越高!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