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世界旅行版圖上,瑞士一直是個閃著金光的名字。
將時間嵌入齒輪的百年匠心鐘表、明碼標價為奢侈品的自然景色、米其林標準的工藝巧克力——這些昂貴的標簽,讓旅行者還未啟程就先掂量起荷包。但有趣的是,就在這片以“貴”聞名的土地上,青年旅舍卻像山間的雪絨花,倔強而蓬勃地生長著。
從獨具匠心的中世紀古堡到寸土寸金景區里的青年旅館,瑞士人用一貫的精準,把“窮游”也打磨成了另一種奢侈——不是金錢的揮霍,而是自由的極致。在這里,你可能偶遇一場浪漫的古堡婚禮,在公共廚房體驗地道當地美食,開窗就與馬特洪峰的晨光撞個滿懷。而你的旅伴,或許剛剛結束一場徒步,正抱著吉他彈唱民謠。
這里,讓每一個流浪的靈魂,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寶藏。
![]()
從瑞士東北部格勞賓登州南下去意大利的火車上,我總會對著車窗外遠山上的一座座古堡和廢墟浮想聯翩。
這條后萊茵河谷,在古代曾是歐洲北部地區與南部意大利之間的交通要道,一個又一個的王公貴族,在這條河谷兩側的山坡上修建了自己的要塞和城堡。如今,它們多數變成了廢墟,默默無聞地隱身在大山中,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遺忘。
![]()
今天我要去尋找的是這些古堡中的一座。它是幸運的,八十多年前,當這座埃恩法斯古堡奄奄一息,將要坍塌變成廢墟之際,一幫年輕人用青春的汗水為它注入了新的生命。從那個時候起,新生的埃恩法斯古堡便專門向年輕人張開了懷抱,成為了一間青年旅舍。
我在山腳下的一個村子下了車,村里輕悄悄的不見一個人影。我私下尋找,在離車站不遠的山腳下發現了一塊小木牌,上面有世界通用的青年旅館的標志——一座小房子和一棵斜著的松樹。牌子指向一條雜草叢生的小路。我沿著小道往山上走了半個多小時后,踏上了一道很陡的長滿青苔的石階,一陣似有似無的音樂聲把我引到了古堡山門前。
![]()
可是山門緊閉,連門上的鎖都生了銹,很久沒人動過的樣子。我從來都沒見過如此簡單的古堡。它完全不同于歐洲的旅游景點那些宏大高貴的城堡,透著中世紀的原汁原味,與世隔絕甚至有些陰森。
一座四方形的碉樓,連著一座高墻小窗的三層石樓,墻體是用未經打磨的裸石砌成的,斑駁破碎長滿青苔,似乎很久沒人來過了。四周太靜了,我心里開始發毛。要不是從旁邊的一個小門走出來一個中年男人,我甚至想轉身逃走。
![]()
他說自己是這間青年旅社的管理員,隨即帶著我看了旅舍的客房。房間很簡陋,每個房間里只有三張上下床和一個中世紀風格的實木老衣櫥。但窗明幾凈,完全沒有古堡外觀給我的那種陰森和壓迫感。
一個相當大的廚房在底層的大門邊,里面的格局讓我想到了在電影里看到過的,中世紀貴族城堡里的廚房里的情景。又厚又重的木頭操作臺,墻上很大的面包烤爐,帶壁畫和拱窗的墻壁。代替穿圍裙忙碌著的女仆的,是兩個正在吃三明治的年輕人。廚房的地上堆著土豆、胡羅卜和洋蔥,臺子上放了很多面包、水果和飲料。管理員說,這幾天有個青年俱樂部在包租旅舍搞活動,吃喝和清潔整理都由他們自己負責。
![]()
當年,就是三十幾個年輕人在野草和樹叢里重新開出道路,把這座多年失修幾近廢墟的古堡一點點清理出來,然后肩扛手抬搬來木料和石頭,修補屋頂和山墻,建成了這間旅舍。青年們驕傲地稱它是“青年古堡”。
青年城堡為年輕人提供了一處遠離喧鬧的現代生活,在寧靜的山林中放松身心的環境。
![]()
我在安頓好以后,帶著好奇在有些幽暗的古堡里四處轉悠。轉過東一處西一處狹窄的甬道,參觀了位于上層的公共衛生間和洗漱間,和頂層的寬敞的活動室。
一切都很簡陋,與一座廢墟上重建的青年旅舍的身份十分貼切。但里面休息和活動的場所齊全。我看到有的年輕人躺在頂樓的帳篷里聊天,有的在幽暗寂靜的碉樓底層帶著耳機聽音樂,有的安安靜靜地在碉樓頂部搭建的平臺上煉瑜伽,在不大的院落里的大樹下,也有人在練習太極。我趴在古堡院子的城墻殘垣上往下看,綠色的的田野環抱著山下的村莊。樹林里傳來啾啾的鳥鳴。一個女孩正坐在一塊大石頭上靜靜地冥想。我明白了“青年古堡”的真諦,人們來到這座中世紀的古堡,不是為了體驗古代貴族奢華的生活,而是遠離塵世修行。
![]()
![]()
我來到施特勞斯古堡時,天上正下著小雨,陰沉沉的天色正好渲染出中世紀肅穆的氣氛。
施特勞斯古堡是一座十分宏偉的要塞式古堡,它雄踞在瑞士中部高地的一座小山包頂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八個世紀的風風雨雨并沒有讓它荒蕪破敗成為廢墟,是因為幾百年來它一直變幻著各種角色被使用。貴族的城堡,軍事要塞,中世紀的審判所和監獄,地方權力的辦公場所,不論角色如何轉變,施特勞斯古堡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拒普羅大眾于自己厚重的大門之外。
直到2000年它才第一次向公眾打開了大門,成為了普通人觀光度假,舉行各種慶典的場所。尤其讓我感興趣的是,古堡里還藏著一個新建的青年旅館。
![]()
當我跨過這個要塞護城河上的吊橋,走進高大威嚴的城堡大門時,完全不能把眼前經典的中世紀城堡的景象和氣氛與今天的目的地聯系起來,我來這里是為了落宿一個用現代藝術設計出的青年旅館。
在前臺登記后,管理員一邊遞給我房卡,一邊眨眨眼對我說:“祝你飛翔愉快!”。直到打開房門,我才明白她的意思,原來我房間的名字就叫“飛翔”。在房間天花板上,懸吊著幾本打開書頁的書。打開頂燈時它們的影子投射在屋頂上,很像高高低低正在飛翔的鳥兒。房間里的上下床也很有特色,三層帶有深褐色骨架的廂式木床,配上米黃色的內壁,在色彩上十分和諧,烘托出寧靜雅致的氛圍。
![]()
施特勞斯古堡青年旅館的每個房間都有名字,而室內的格局和裝飾就以這個名字為主題。
一間叫做“牢房”的客房,房門特意做的又矮又小,上面還有一把當時的大鐵鎖,為了體現囚犯的生活,在客房墻上特意刻上了一排類似指甲摳出來的痕跡,表示囚犯用來計算時間的方法;一間叫做“輪子”的客房里,擺著一輛一百年前瑞士軍隊用的自行車;還有一間叫做“耙子”的房間,墻上掛著一個當地農民耙草用的鐵耙子頭,每個耙子尖指示著當地可以見到的著名山峰。
![]()
有一些客房的壁紙,設計成博物館里的彩色玻璃窗圖案和特別的展品圖案,以達到彼此呼應的效果。這些構思奇特和新穎的設計,不但用多種方式向客人介紹著當地的歷史和文化習俗,也大大提高了入住顧客對這座古堡探索的興趣。
人們似乎正在古堡里進行一次時間旅行。從簡到奢,從貴族到平民,從中世紀到現代。
![]()
在世界各地,我落宿過的青年旅館不少,如果用兩個字來概括施特勞斯青年旅館,我想用“講究”二字。雖然這個詞與以簡樸為宗旨的青年旅館挨不上邊兒,但在設計上它確實處處體現著獨具匠心的講究。
![]()
![]()
第二天是周末,早晨我在古堡院子里的露天茶座吃早餐。清澈的陽光透過百年大樹的葉間,灑落在卵石鋪就的地面上,撒下一片清涼。小桌上的水瓶里插著一束帶著露水的野花。我望著遠山發呆時大門那邊走進了一大群游客,原來今天這里要舉辦一場古堡婚禮。
自從施特勞斯古堡對公眾開放以后,古堡婚禮就成為這里最受歡迎的活動,夏季里幾乎每個周末都會有一兩次。盛裝婚紗、紅男綠女、鮮花彩帶、祝福寒暄,我意外地在古堡青年旅館觀看了一場現代的婚禮大戲。
![]()
![]()
在瑞士,青年旅館還有個重要的功能,就是為青年人提供一個集中活動的場所。像埃恩法斯古堡青年旅舍那樣被青年俱樂部或者民間小團體短期包租,作為訓練、研習和休閑的場所的情形不少。圣莫里茨青年旅館也是其中之一。
![]()
![]()
▌上:圣莫里茨青年旅館;下:住在圣莫里茨青年旅館的年輕人
我下了火車去圣莫里茨青年旅館的路上,馬上就感覺到一股有別于普通的旅游休閑的生機勃勃。在這個寸土寸金的旅游景區里,居然有一個非常大的露天運動場。許多青年男女正在跑道上進行訓練。旁邊的籃球場上也有好多人在打球,而青年旅館里也專門有租借山地自行車、甚至修理滑雪用具的車間。
圣莫里茨位于瑞士東部的恩加丁河谷,雄偉的阿爾卑斯山環抱著谷地一連串碧藍的湖泊。湖畔綠草如茵,環湖小路沿著湖邊蜿蜒,景色非常優美,是瑞士東部最有名的旅游勝地。又因為圣莫里茨在傳統上深受歐洲上流社會的青睞,因此是一個高端的旅游目的地。
![]()
![]()
在圣莫里茨的市中心,街道兩側的時裝店和奢侈品商店比比皆是,高級跑車也經常飛馳在圣莫里茨周邊的公路上。但是這里的美景并沒有被上流社會所獨享。普通的老百姓也來這里休閑度假。尤其是圣莫里茨得天獨厚的高海拔條件,它是來自瑞士各地和世界各國的滑雪和高山自行車等運動的年輕人的傳統集訓地。
![]()
他們在這里集訓時,一住就是一兩個星期,而青年旅館為這些運動員和戶外愛好者提供了理想的落宿之處。雖然這個旅游勝地的青年旅館,價格要比瑞士其它地方的青年旅館貴一些,但與圣莫里茨市中心酒店的動輒數百瑞士法郎相比,它的價格便宜了很多。
特別是如果住上兩晚,旅館會免費贈送一張高山纜車卡,可以用它免費任意乘坐圣莫里茨地區的所有高山纜車。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優惠,難怪游人說,如果去買一張高山纜車卡,費用恐怕比在青年旅館住一晚還貴。
![]()
![]()
青年旅館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為背包客提供旅行靈感和結交驢友的機會。早晨我在青年旅館一邊享用旅館提供的免費自助早餐,一邊打算著自己今日的行程。圣莫里茨我已經來過兩次,周邊的有名景點都去過了,這次想去小眾的地方走走。正巧同桌用餐的一個奧地利女孩向我建議了一條她剛剛去過的高山徒步線路。
“沒什么人,但景色極美。”她一邊說,一邊給我看手機里拍攝的照片。我立刻找到了自己今天想去的地方。我曾在地圖上尋找過這樣的線路沒能如愿,這位驢友正好幫助我實現了這個愿望。萍水相逢的人,口口相傳的信息,這就是在青年旅館可以獲得的獨有經歷。
![]()
說到在瑞士旅游,人們有一個共識:非常美但非常貴。住宿費用是每個人的旅行預算中的大頭,尤其是在瑞士大名鼎鼎的旅游勝地更是如此。采爾瑪特就是其中之一。
![]()
采爾瑪特位于瑞士的象征馬特洪峰山腳下,是人們到瑞士旅游的必去之地。而采爾瑪特的住宿費用之高是可想而知的。與瑞士所有的旅游勝地一樣,采爾瑪特村里酒店林立,各種檔次的都有,價格也比別的地方貴。在這些酒店中,采爾瑪特青年旅館為只想享受美景,并不能享受奢侈吃住條件的普通家庭和背包客提供了落腳之處。
![]()
采爾瑪特青年旅館建在俯瞰村中心的一個不高的山坡上,面對大名鼎鼎的馬特洪峰,是兩座非常普通的三層舊式小樓,既沒有現代華麗外表,也沒有裝飾成阿爾卑斯夏萊木屋的噱頭,甚至連旅游山區最常見的鮮花裝飾也沒有,完全一副素面朝天、清湯掛面的樣子,這在采爾瑪特這個瑞士數一數二的旅游勝地里太不起眼了。然而,這里是熟悉瑞士旅行的普通游人最青睞的投宿處之一。
![]()
▌采爾瑪特青年旅館的客房,雖然簡單樸素但干凈整潔。
在這所青年旅館里見到的除了一身戶外行頭,不修邊幅的年輕人,還有拖兒帶女旅行的家庭和退休的夫婦。客房的內部與旅館的外觀一樣樸素,除了幾張上下床外別的什么都沒有。當然,房間和被褥保證干凈整潔。食堂的飯菜也是冷熱都有,營養兼備。味道嘛,只為了追求舌尖享受的游客就不要奢想了。
可以想象,這樣的旅館最適合的是一家人,或者相識的幾個朋友同住,既經濟又隨意方便。如果是獨行的游客就要看運氣了。因為游客都是世界各地來的,素質不等,碰到相互尊重的人,同住會很愜意,但碰到文明程度不高的陌生人同住,就只能自認倒霉。
而我就是那個倒霉鬼,因為隔壁半夜還在旁若無人地大聲聊天,搞得我幾乎一夜沒睡,早晨不到五點就爬起來走出旅館去透氣。
![]()
![]()
眼前的景色讓我一夜的不快一掃而光。沒想到清晨的采爾瑪特村是這樣的美好!曙光已初上,村里的燈光尚未熄滅,在古老的夏萊木屋和小街上透出橘黃色的光。四處靜悄悄地,不見白天的熙熙攘攘和喧鬧,展現出一個真正的阿爾卑斯山村的原貌。
![]()
最讓我驚喜的是,晨光正在悄悄爬上近在咫尺的馬特洪峰,一點點把它染紅。我來過采爾瑪特幾次了,卻第一次看到這座瑞士最著名的山峰如此壯麗的日出景象。十幾分鐘里,我看著它從灰白變成粉紅,又變成彤紅,再變成金光閃閃,最后在蔚藍的天空下露出它銀白色的原貌。
采爾瑪特青年旅館,還是用馬特洪峰的日照金山美景,給了我最好的補償。
編輯|Lili、Kiki
文|秦昭
圖片來源|秦昭、視覺中國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