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連續下跌,多數家庭或將迎來這5大難題,快來了解看看!
北京售樓處以前多熱鬧啊,現在沒啥人去了。從年初到現在,全國百城房價連跌 7 個月。這不只是數字變了,更是經濟在慢慢轉型。2025 年上半年,全國商品房賣的面積少了 16.2%。賣的錢也少了 18.3%。房價一直跌不是短期的事,已經成了中國經濟的常態。這種趨勢會影響近半數中國家庭的未來生活。
![]()
我國住房市場正經歷從沒見過的調整期。今年 3 月,一線城市新建房價格同比跌了 4.2%。二手房更慘,跌了 6.8%。二三線城市跌得更厲害,有些地方跌幅超 15%。房地產是國家經濟的重要產業,它一變,千萬家庭的日子都會受影響。
2024 年底我國住房空置率 21.3%。比國際警戒線 10% 高太多了。現在人口增長慢,城鎮化也慢下來。“房住不炒” 的政策在往更健康的方向走。但這個轉變里,全國 4.7 億戶家庭中,近一半要面對五大難題。
第一個難題是家里的錢變少了。對大多數中國家庭來說,房子占了總資產的 70% 以上。全國房價平均跌 10%,全國家庭財富就會少 18 萬億元。一套原來 300 萬的房子,現在可能只值 240 萬。普通家庭一下就少了 60 萬,誰不心疼啊。
北京李先生就是這樣。2021 年他花 580 萬買了套學區房。今年想換套大的,卻發現房子只能賣 460 萬。短短四年虧了 120 萬。2017 到 2021 年高價買房的人,現在都在為房產貶值犯愁。
第二個難題是養老計劃得重新改。2024 年調研顯示,63.7% 的城里人把房子當主要養老保障。房價跌了,“以房養老” 的想法就難實現了。按現在的趨勢,未來三年房產可能再跌 20%。約 1.2 億 50 歲以上的家庭,得重新想養老的事。
![]()
上海 68 歲的張阿姨以前是老師。她本來想把市中心老房子賣了,換去郊區住。差價用來當養老金。可現在老房子跌了 30%,計劃只能擱置。她不得不繼續做兼職維持生活。大城市里,不少老人都面臨這樣的情況。
第三個難題是家里欠的債壓力更大了。到 2025 年第一季度,我國居民負債占收入的比例達 66.8%。其中房貸占了 80% 以上。房價跌了,很多家庭變成 “負資產”。就是房子值的錢比沒還的貸款還少。預計到 2027 年,全國會有 1800 萬家庭遇到這問題。
廣州陳先生 2020 年貸款 300 萬買房。現在還剩 240 萬貸款沒還。可房子只值 220 萬了。每個月要還 1.5 萬房貸。占了家里收入的一半以上,日子過得特別緊。他既不能賣房還債,又得接著還高額月供,生活質量差了很多。
第四個難題是教育投資的想法不管用了。過去二十年,很多家庭買學區房為孩子教育投資。現在學區房價格跌得厲害,有些地方跌超 40%。加上教育改革,這招不管用了。2024 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說,要讓義務教育更均衡,不那么看重學區房。
北京海淀以前熱門的學區房。每平米從 15 萬跌到現在 8 萬左右。全國已有 157 個城市實行 “多校劃片”。名校學區房更不值錢了。約 2300 萬想靠學區房給孩子好教育的家庭,得找新辦法。
第五個難題是社會階層難再往上走。以前很多家庭靠買房積累財富、提升階層。過去 20 年,約 42% 的中產家庭靠房產增值變有錢。現在這條路窄了,階層流動就難了。
2024 年全國家庭新增房產投資少了 35.7%。是 2000 年以來最低的。年輕人不想買房的趨勢很明顯。25-35 歲的人里,只有 28.3% 把買房當首要財務目標。遠低于 2015 年的 67.9%。約 1.65 億年輕家庭,得找買房之外的辦法攢錢。
面對這些難題,政府和市場都在想辦法。2025 年 5 月,國務院出了政策。里面有調首付比例、降房貸利率、多建保障房等措施。有些城市取消了限購。商業銀行的房貸利率也到了歷史最低。
金融機構也在弄新產品。工行有 “存房通”,房主能用房子抵押拿穩定收益。建行有 “安居貸”,幫負資產家庭重組貸款。這些能幫有困難的家庭緩解壓力。
房地產調整也帶來了新機會。房價回到理性,房子越來越回歸居住的本質。2025 年上半年,全國保障性租賃住房開建 71.3 萬套。比去年多了 25.6%。長租公寓市場規模達 1.3 萬億元,成了解決居住問題的重要補充。
專家說,房價持續跌是房地產從靠投資驅動,轉向靠居住需求驅動的必然結果。清華房地產研究所所長說:“中國房地產進入存量時代。房價回到合理區間能減輕居民住房負擔。促進消費升級,長遠對經濟健康發展有好處。”
普通家庭也在調整辦法。大家不再只靠房子理財,開始多方面投資。2025 年第一季度,居民新增投資里。股票、基金、保險等占了 43.6%。比 2020 年多了 18.3 個百分點。
年輕人也在變。在大城市,他們更看重學技能、發展職業。不再一門心思買房。25-35 歲的年輕人里,62.7% 把提升職業技能當首要投資方向。2018 年這比例才 37.2%。
![]()
農村房地產變化也得關注。現在城鎮化率快到 70%。農村房子空著的越來越多。2024 年農村住房空置率 28.7%。有些省份甚至超 35%。這既浪費資源,也影響鄉村振興。
針對這問題,多地在試 “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浙江、四川在搞農村閑置宅基地流轉試點。允許城里人符合條件時買農村房子當第二居所。這能盤活農村閑置資源,也給城里人新的居住選擇。
中國不同地方發展不一樣,房地產市場也分化明顯。一線和強二線城市因為產業多、有人流入。房價跌得少,未來調整幅度也有限。但部分三四線城市因為人往外走、產業不行。房價可能跌得更厲害,時間也更長。
回顧中國房地產 40 年發展。從 1998 年住房商品化改革,到 2016 年 “房住不炒” 提出。再到現在的深度調整,每一次變都改變著國人的生活和財富觀念。現在的調整雖然短期讓部分家庭難,但長遠能建立更健康的住房體系。
房子本來就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價回到合理水平,大家不用再當 “房奴”。能把更多精力和錢用在提升生活質量、追求個人價值上。這或許是當前房地產調整最大的意義。
本文章由齊家小編整理發布,部分作品來自互聯網,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直接聯系小編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